楚雄州少数民族婚姻法
㈠ 56个少数民族的婚姻法规定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集区形成了自治区、自治版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权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五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变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㈡ 少数民族结婚年龄2021年新规定
㈢ 少数民族彝族离婚有什么条件
从下面的论述和法律链接希望能给你启示。
《民族自治地方婚姻家庭法的实施》
第一节 民族婚姻家庭关系及其立法
一、民族婚姻家庭的特征
民族婚姻家庭,是指少数民族在民族内、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婚姻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庭关系。包括结婚、离婚、复婚、扶养、监护、收养等。
民族婚姻家庭通常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在民族婚姻家庭的主体中,双方或一方为少数民族。(2)民族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我国目前共有56个民族。各少数民族都有不同的生产条件、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些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其婚姻家庭生活内容的较大差异。(3)民族婚姻家庭各方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散居多、聚居少的特点,主要是在边疆地区较为集中。由于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地理区域不同,民族婚姻家庭往往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之间、居住在不同区域的同一少数民族间,婚姻家庭的生活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4)民旆婚姻家庭具有强烈的传统习俗特色。民族婚姻家庭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特别受制于各自民族特有的婚姻家庭的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二、国家对处理民族婚姻家庭问题的一般要求根据国家民族政策,我国处理民族婚姻家庭法律问题应从总体上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同民族间的通婚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我国各少数民族对不同民族通婚的态度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有的有通婚的习惯,有的是宗教教规不允许与外族通婚,有的则因民族间的隔阂而不许与某种民族通婚。我国法律并不限制不同民族通婚。根据《宪法》和《婚姻法》规定的精神,对不同民族间的通婚问题,应以尊重民族习惯、维护民族团结为基本原则。
凡本地区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或补充《婚姻法》的规定中允许不同民族间通婚的,就应按照补充规定执行。对于补充规定中未规定允许不同民族通婚,而当地的民族习惯或宗教教规又不允许与外族通婚的,则应尽可能说服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尊重民族习惯,不要结婚,以免引起群众反感和民族纠纷。
若经过做工作,双方当事人仍坚持结婚的,则应向有关人员宣传婚姻法,使他们能依法办事,尊重男女双方婚姻自由的权利,准予他们结婚。但是,如果该民族习惯要求与本族结婚者须加入该民族或尊重少数民族习俗要求的,原则上应予以遵守。
(二)民族婚姻家庭纠纷的处理原则
对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不尊重对方习俗而引起的纠纷,应劝导汉族一方为了家庭和睦相处,遵守对方的习俗。对于其他不同民族间的婚姻家庭纠纷,应从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既要依照婚姻法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或补充规定办事,又要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妥善处理。对故意利用婚姻家庭纠纷,影响民族团结的,应予以批评教育。
(三)异族通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子女的民族从属问题
依照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公安部有关部委制定的《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的),其民族成分在年满18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18周岁者由本人确定,年满20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分。更改民族成分由户籍部门进行。
三、民族自治地方对《婚姻法》的变通或补充性立法
我国《婚姻法》虽然是适用于全国各民族的法律,但是它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汉族婚姻家庭的情况制定的。由于少数民族婚姻的特殊性,1980年《婚姻法》第3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这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修改后的《婚姻法》第50条更具体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洲、自治县制定的变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常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这种变通或补充规定的立法原则有二:一是必须符合《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二是必须适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实际情况,以满足调整民族婚姻家庭关系的需要。
在立法程序了,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婚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需要对《婚姻法》作出变通或补充规定的,应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或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自治州、自治县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须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区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从立法状况看,自1980年我国《婚姻法》颁布以来,许多民族自治地方先后制定颁布了贯彻执行《婚姻法》的变
㈣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结婚年龄 男方20岁 女方21岁能结婚吗
不能,少数民族也要遵守我国的《婚姻法》,即男方满22周岁,女方满20周岁
㈤ 楚雄彝族自治州婚姻法,是不是少数民族男的20岁可以结婚,女的少数民族18岁可以结婚。请各位指教谢谢了...
不能,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变通规定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也就是说必须首先是少数民族,然后必须在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如果你住在北京或者其他非少数民族聚居区,你们是不允许领结婚证的,就象在新疆的汉族不能按变通规定领结婚证一样。你可以再等一年。
㈥ 少数名族 婚姻法 少数名族 婚姻法
你是河北人的话,只适用《婚姻法》。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有关少数民族的相关政策请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上)”
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比如考虑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目前,我国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作了变通规定。比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
应该明白了吧
㈦ 婚姻法汉族与少数民族
政权概念上的“中国”是由华夏族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缔造者为汉族专。承认汉族在中国的主属体性与所谓的“大汉族主义”并不一样,因为汉族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前身建立了中国,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不争的客观事实。根据对现代人以及各个时期的古代人类遗骨的DNA验证推算,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对汉族的血统贡献约占70%。汉族有大约20%的古代百越·三苗民族的血统,而百越·三苗人与华夏族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同源共祖。汉族人有不到10%的游牧·渔猎民族血统,主要来自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人,另外汉族人还有极少量的突厥、蒙古、通古斯血统。汉族血统够纯正的了。
㈧ 婚姻法 第五十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
那是给少数民族的习惯法,人家老祖宗的习惯法,不能因为你汉人专一句话,就废除。属具体需要看看你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对婚姻法作了变通规定,将回族男女的结婚年龄规定为,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毕竟人少。
㈨ 昆明少数民族彝族女的18岁可以领结婚证吗我男朋友是楚雄那边的傣族23岁我们可以领结婚证吗
昆明少数民族彝族女的18岁可以领结婚证!男朋友是楚雄那边的傣族23岁我们可以领结婚证!
你们是少数民族,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应该可以领结婚证!
具体如何办理,请咨询你们当地的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
《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本民族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 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比如考虑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目前,我国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作了变通规定。比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
西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地址:马街中路
安宁市婚姻登记服务中心
地址:金方路57
晋宁县婚姻登记处
地址:郑和路511
电话:(0871)67807194
富民县婚姻登记处
地址:昆明市富民县
呈贡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
嵩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地址:秀嵩街160
嵩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黄龙街)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
㈩ 少数民族男女多少岁可以领结婚证
我国是一个大民族的国家,包括了有55个规格小小的民族。我们统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领结婚证的时间也是在男子不早于20岁,女子不早于18周岁。但是各个民族也都定了补充规定,都是要求提倡晚婚晚育。
我国法定结婚年龄是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法定婚龄是指法律上规定的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双方或一方低于法定婚龄是不得结婚。达到或者高于法定婚龄后才允许结婚,这样规定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它的基本精神是限制早婚。鼓励晚婚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