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婚姻法婚假规定
1. 13天婚假包含双休日吗 婚假13天含周末吗
13天婚假包含双休日吗?婚假13天含周末吗?对于有婚假的人来说,怎么休婚假是比较划算的呢?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说说3天婚假怎么休划算。
一、13天婚假包含双休日吗 婚假13天含周末吗
根据国家婚姻法和劳动法规定,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所以如果婚假比较长的,会包含周末。婚假需一次性使用完。除了公司有特别照顾外,按照规定,如周五请婚假,则周一需回公司上班。所以建议请婚假时避免这样的请法。如江苏婚假为13天,那么13天内必然包含了星期六日,则包含了的周末也算作婚假。婚假较好天或较后一天是法定休假日的,两个假应当连在一起休;但婚假期间碰到法定休假的,婚假应当包括法定休假,不应予以顺延,而且也是包含公休日的。
2019年我国法定婚假天数为3天,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婚假天数,例如北京市政府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即2016年二婚婚假具体根据本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
二、婚假什么时候开始休
婚假一般需要在领取了结婚证之后才可以休,从给单位请假后开始算。休婚假并不是领取结婚证之后立刻休,可以在领了结婚证之后的任何时候连续休,比如在举办酒席的时候。不少公司给出的规定是在领取结婚证之后一年内休完,需根据自己公司规定来看。但要注意的是,婚假只能连续的休,不能拆分开休。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法以及婚姻法等条例规定,劳动者在依法享受婚假、丧假、探亲假等假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家规定支付假期工资。即二婚婚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为有薪假期。
【婚假有效期说明】:国家法律上并没有对婚假有效期进行规定,一般公司或单位会根据自己的规章制度出一些相关的守则,有的为领取结婚证三个月内休完,有的为半年,有的为一年,每一个单位制定的有效期限并不是统一的。
三、婚假可以与假期同休吗
较好个问题已经回答过,婚假是包括周末及法定节假日的,所以婚假可以与假期同休。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婚假是不能分开休的,也就是说,申请婚假之后,得一次性休完,所以各位新人休假的申请时间要注意咯。
四、如何休婚假较合算
上面说了,婚假是不能分开休的,所以申请休假的时间点很重要。比如婚假为3天,如果在周五开始休,那么就是不合算的,因为婚假包括周末,那周一就得上班了。但如果你在周三休假,就能有5天的假期,是不是很合算呢!
如果碰到法定节假日,各位新人可以提前几天与法定节假日连休,或者法定节假日之后休婚假,这样一来,可以休的婚假总天数就边长了,更加的合算哦。
五、3天婚假怎么休划算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13天婚假包含双休日吗以及婚假13天含周末吗,如需了解单位的婚假要在领证后多久休的内容就在誉祥婚礼网。
2. 2016年婚假有几天
答:
(1)按照法定婚假规定:结婚的婚假,只有3天,3天,3天!
(2)另外,每个省份,每个单位执行的天数有所差异,你可以问问你们单位情况。
根据2016最新的《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仅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参考资料:2016年法定婚假规定http://www.wed114.cn/wiki/bentry_488.html
3. 再婚可以休十五天婚假
根据我国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二婚者和初婚者享有相同的婚假待遇。但如果二婚者是超过了晚婚的年龄,就不在享受晚婚婚假也就是15天婚假的待遇,二婚者只能享有法律规定的3天的婚假。如果是头婚的话,超过了我国规定的晚婚的年龄,女方要求是23岁,男方是25岁的年龄的话,那么就可以享受15天的晚婚假。二婚者和初婚者享有相同的婚假待遇。但如果二婚者是超过了晚婚的年龄,就不在享受晚婚婚假也就是15天婚假的待遇,二婚者只能享有法律规定的3天的婚假。如果是头婚的话,超过了我国规定的晚婚的年龄,女方要求是23岁,男方是25岁的年龄的话,那么就可以享受15天的晚婚假。结婚后每个人都想拥有一段相对比较空闲的时间去享受新的生活,婚假就可以满足的大家需求,所以婚假是现代社会中大家非常关注的劳动福利之一。婚假是国家法律规定员工可以享受的假期,各地的标准不一,有长有短,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在2016年1月1日施行。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保障措施,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根据目前《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晚婚初婚者可享受15天晚婚假(包含3天法定婚假);二婚者只可享受3天的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再婚的劳动者,只要结的是合法婚姻,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与初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并无不同。二婚与初婚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因此二婚也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但是每个地方休的婚假是不同的,国家家规定的婚嫁是三天,各个地方可以在三天的基础上增加假期。
法律依据: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十六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