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经济法基础
A. 2010年初级会计中的经济法基础要不要记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率和扣除数
晕,都回答什么,不要记了,考试会给,不过一般很难出个人所得税,最近几年都没出,尤其是工资,如果要给出,会占很大的卷面。
【2010年初中级考试大纲+电子教材+mp3课件+doc讲义】
我的网络空间有下的。
发点经验给你
初级会计实务: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录),综合。
经济法基础: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全部都是税务,每题5分,3题),综合。
初级难度真是不大。我告诉你一些学习经验。
如果你是学会计的,那么初级不难,相比从业来说,账务处理强化了一下,报表也强化了,多了点税务知识的皮毛。
学会计最重要是归纳对比记特殊:
1.打个比方,归纳就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核算内容你可以归纳,再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等,这些可以归纳,但要注意区别。
2.对比就是流动资产对比流动负债,如果你这么学,花同样的时间会有两遍的效果。
3.学会计实务,注意会计账务处理,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讲的。
A初始计量
B后续计量
C处置
4.经济法基础难点在税务,考试3个计算15分会出税务的计算,注重计税基础如计税价值计税数量,哪些该计,哪些又不该计入。这个很重要。与房子有关的税务年年会考,你可以看看历年题,证实我的说法。
5.初级会计实务新增的一章,也是难点,尤其对于非会计专业的考生,财务管理基础,尤其注意算资金时间价值,实际上就是数学里面等比数列求和,还有反推公式一样的,主要不要去死记,这一章与专业的财管相比较,不难,但是对于历年来没有的这一章,新增的确是难点。单利复利好算,关键是年金终值现值,刚开始学有细节的,年金分种类,一般是普通年金也就是后付年金,每期期末收入或者支出的,但是这里不要死记,打个比方,光记得每期期末,比如12月31日收入或者支出,如果题目给出1月1日的怎们办呢?可以相当每年12月31日的,所以这里是注意的地方,也是技巧。
详细的不多说了。
建议你看看题目,网络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有初级的模拟题的2009年初级会计职称的课件。看一看题目类型。
如果你是在要报培训,我建议你报网校比较好,毕竟你考试报考后,买初级的参数考,不管你用轻松过关,还是用梦想成真,都是网校主编的。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加我网络HI。
B. 有谁可以帮忙解答初级会计中的经济法基础的第四章个人所得税
要扣的,3500其实相当于个人的基本生计费用,为了保证个人基本的生存费用,这版部权分费用不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中都规定了3500元的扣除标准。
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扣除费用
C. 2015会计职称考试 经济法基础 个人所得税部分 书上有道例题,计算股息利息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每月不超过4000元的,收入额减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不超过800)、再减800,按20%计算应交税额,超过4000元的,减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800为限),乘以80%,再按20%税率计算应交税额。储蓄利息暂免征收所得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收入,持股一个月以内的,20%计算全额征收个税,一个月到一年的,减半征收,一年以上的,按20%税率计算,再按25%比例征收。
D. 初级会计经济法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这题怎么算
初级会计经济法和初级会计实务,判断题打错了,要倒扣分的,一题倒扣0.5分,最高扣分是该判断题大题的总分数。
E. 个人所得税怎样计提
先给你个个人所得税9级累进税率表. 结果在底下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2000元/月(2000是目前的个税基准点)
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公司负担)
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
库存现金
缴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公司负担)
其他应付款——个人所得税(个人负担)
贷:银行存款
也可将个人负担部分与公司负担部分并在一起核算,算工资时直接扣除个人部分,一并上交
F. 经济法基础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
第二个。当月因相同事情产生的劳务费,应合并计算个税。不久前我在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刚刚咨询过税 务局的专管员,就是这么答复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