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74条规定

合同法74条规定

发布时间: 2021-12-20 11:30:01

⑴ 《民通意见》第130条与《合同法》第74条怎么理解

合同法里抄的撤销,应袭该是确认法律行为无效的意思。因为合同具有相对性,所以只有合同当事人可以确认申请确认合同效力,而合同法第74条,其实是对民法通则意见74条的补充,如果赠予被确认无效,那么就会涉及财产返还等一系列问题,而赠与本身如果确系债务人和第三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那么全然否定赠与协议效力是不利于保护受益人利益的。举例说明:债务人有到期债务10万元,而债务人有价值100万元的房产一套。债务人为了逃避法定义务,将房产赠予第三人,债权人可以代位受偿,但剩余的90万元,仍然需要明确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属于效力待定)。换言之,在债务人和第三人无恶意串通的情况下,在解决了10万元债务之后,第三人仍可主张就90万元赠予有效。

⑵ 民法问题:为什么说债的保全中的撤销权(《合同法》第74条)不属于形成权

《合同法》第74条是这样规定的“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内产,对债权人容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得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实施的行为的权利。
合同保全中的撤销权不是说不是形成权,而是指不是纯正的形成权,因为对于债务人和第三人交易损害债权人债权实现或者债务人自己损害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债权人有权要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同时,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对债务人非法处置的财产受偿,这就是一种请求权,所以,合同保全的撤销权不是完全的形成权。

⑶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74条中的“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

"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是指受让人知道"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务人与受让人双方都有过错.所以债权人可以主张权利.但不能认定为债务人与受让人恶意串通,因为双方无恶意串通的行为

⑷ 合同法第七十四条可用于夫妻离婚协议吗

你应该直接花钱找当地正经的律师咨询啊。房子那么贵,你舍不得花点小钱去咨询保护一下吗?咨询费和你房子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吧

⑸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74条规定的撤销权力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理解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

引起撤销权发生的要件是有损害债权的行为。债务人实施损害债权的行为主要指债务人以赠与、免除等无偿行为处分债权。无偿行为不问第三人的主观动机均得撤销。债务人、第三人若以有偿行为损害债权,则以债务人实施行为时明知损害债权和第三人受益时明知其情形为限。

即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货物价值与价款悬殊,显失公平,故意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倘若第三人受益时主观上无恶意,则不能撤销其善意取得的行为,以保护交易之安全。

受益的第三人包括直接受益人和间接受益人,直接受益的第三人称为第一取得人,第一取得人又将该物转给他人受益,受益的他人为间接受益的第三人,间接受益人又称转得人,转得人可以是第二取得人、第三取得人以至更后的取得人。

目前一些企业借分立为转移财产,留个“空壳子”对付债权人,亦是一种损害债权行为。损害债权的行为有时还发生于担保行为之中。

例如,责任财产仅能或者已不够清偿现有债权,但债务人却又将责任财产抵押、出质给新的债权人,害及原有债权人;或者将责任财产抵押、出质于债权中的一人,害及其他债权人。

损害债权的行为应是法律行为,倘若是事实行为,如债务人毁损责任财产,则无从撤销。债务人、第三人实施上述行为减少责任财产,害及债权,使债权人不能得以清偿,即可发生撤销权.

债务人、第三人有损害债权的行为,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可以向债务人、第三人提出,也可以诉请法院撤销。债务人、第三人的行为被撤销的,其行为自始无效。

债务人若以无偿行为损害债权,第三人无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无论是直接受益人还是间接受益人,债权人均有权撤销其行为,恢复财产原状,保护债务人的责任财产。

债务人以无偿行为损害债权,直接受益的第三人又将取得的财物以公平价格售给他人时,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和第一取得人行使撤销权,不能追及有偿取得人,第一取得人应当将所得的价款返还债务人。

债务人与第三人以有偿行为损害债权的,无论第三人是直接受益人还是间接受益人,债权人均有权撤销其行为,恢复财产之原状,保持债务人的责任财产。

倘若债务人与直接受益的第三人以有偿行为损害债权,第一取得人又将取得的财物以公平的价格转售他人,或者第一取得人虽又以廉价转售,但他人主观上没有过错,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和直接受益人行使撤销权,不能追及善意取得人,直接受益人应当将所得的价款返还债务人,以维持债务人的责任财产。

企业分立应当债权债务一并分立。债务人借企业分立转移责任财产,害及债权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其分立行为。

债务人通过担保方式害及债权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其抵押、出质行为。物的担保被撤销后,担保合同不影响主合同的存在,主合同依然有效。

例如,甲向乙借款,将责任财产抵押于乙,害及原有债权,原有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抵押行为,然借款合同不因抵押合同被撤销而失效,出借人和其他债权人一样,都是无特别担保的债权人。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恢复责任财产,是保全全体债权人的利益,故行使撤销权的范围,应以保全全体一般债权人的总债权额为限度。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对保全的责任财产无优先受偿权。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费用,应由债务人和有过错的第三人偿付。

撤销之诉的既判力,应当及于未行使撤销权的其他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败诉的,其他债权人不得就同一行为再行诉讼,否则造成一事二理。

(5)合同法74条规定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七十四条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⑹ 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如果债权人起诉

你当时起诉时要附加财产保全,这样对方就不能转移财产了,吋间在起诉受理算起,没超五年就行

⑺ 合同法第74条中的“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可否认为是债务人与受让人恶意串通损害债权人利益

可以这样认为。
所以法律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内人造成损容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这与合同的生效要件中的规定一致,即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⑻ 合同法第74条中撤销权中撤销的财产是否指合同中的财产

你这个问法不具体,有失偏颇。你的问题只有用实务证据来回答。一般情况下版买卖合同,权赠与合同,贷款合同等等都是具有债权债务的单务或双务合同,以举证原则来讲,用合同中确认的债权(包括无形、有形,动产,不动产)是最有效,有力的证据,但是,74条(的撤销权指的是作为债权人的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在司法实践中很少使用。原因在与你说的债务人对于他人的债权你很难拿得出证据来,例如你说的“合同中的财产”你如何去拿到债务人对于他人的到期债权的合同原件呢?

⑼ 《合同法》第74条行使撤销权的其中一条件“放弃到期债权”是什么意思

比如张三欠李四钱。在另一债权债务关务中,王五又欠张三的钱,且已经到还钱的时候,这时张三为了不还李四的钱,放弃向王五要钱的权利,这就是放弃到期债权通俗的例子

⑽ 合同法第74条受让人知道该情形问

个人观点是,是既要知道“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又要知道“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因为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并不会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并不具有撤销的权利

热点内容
法院网上拍 发布:2025-08-27 03:58:17 浏览:907
劳动行政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27 03:54:02 浏览:390
被女朋友道德绑架 发布:2025-08-27 03:41:32 浏览:462
非法学录取分数线 发布:2025-08-27 03:36:36 浏览:3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条 发布:2025-08-27 03:36:12 浏览:871
邓杰律师 发布:2025-08-27 03:35:06 浏览:785
2017法律硕士考试点 发布:2025-08-27 03:30:54 浏览:813
行政法监督是由哪几个部分 发布:2025-08-27 03:17:50 浏览:345
北京设立行政法院 发布:2025-08-27 03:16:26 浏览:304
合肥市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27 03:14:03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