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画像

社会与法画像

发布时间: 2021-12-23 06:51:45

『壹』 未经他人允许,使用、传播他人肖像(比如照片、图片)之类的行为,并加以恶搞算不算侵犯肖像权

肖像权的内容包括: (1) 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 (2) 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 就是侵犯肖像权。

『贰』 民法总则里的肖像权规定和民法通则的区别

作为一个法学研究僧,阔以来回答一下。

《民法通则》关于肖像权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民法总则》关于肖像权的规定:因为正在编纂的《民法典》准备将肖像权等属于人格权的条文独立成《人格权编》,在《民法总则》中未具体规定肖像权内容。在这里摘录一下《民法典人格权编一审稿草案》关于肖像权的规定:

第七百九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本法所称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七百九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歪曲、污辱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他人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的权利人不得实施将肖像作品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涉及使用或者公开肖像的行为。

通过《民法典人格权编一审稿草案》可以看出,明年即将完成的《民法典》对肖像权的保护作了重要修改,“以营利为目的这一必要条件”将会被删除,意味着2020年《民法典》出台后,只要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就可能构成侵权。

修改后的《民法典》将会对肖像权进行更好的保护,“以营利为目的”这一争议也将一锤定音。当然二审稿以及最终稿会如何修改还不清楚,拭目以待。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肖像权法简明的内容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3)社会与法画像扩展阅读: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

对于侵犯肖像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肆』 画像“竹林七贤”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

南朝砖刻珍品。计出土三套,1959年南京江宁西善桥出土一套,1968年江苏丹阳胡桥吴家村和丹阳建山金家村各出一套,内容、形式大体相同。人物刻划极为生动传神,突出地表现了每个“贤人”的性格、气质。动态、神情都符合史籍记载。例如善弹琴的秘康、嗜酒的山涛、喜弄如意的王戎、闭目沉思的向秀和挽袖拨阮的阮咸等,都放荡于竹林丛树之间,较深刻的表现了当时没落土大夫崇虚无、尚清淡、悲观、放达的一种思想感情。画面具有浓郁的装饰风,运线纤细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技法和风格,与流传至今的晋代绘画摹本非常相似,有学者推测是顾恺之或戴逵等名家的画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由统一到分裂的混乱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奇异地飞跃发展起来。这里包涵着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战乱流离虽给社会造成破坏,但却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是佛学的兴起,导致美术的兴盛;三是士族的产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挣脱了正统儒学的精神羁绊,个性得到张扬,绘画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壁画、漆画从技法到形式都趋于高超。卷轴画开始兴起,卫协、曹仲达、顾恺之、陆探徽、张僧繇等一批优秀画家脱颖而出,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大师。此时,人物、山水、动物题材展现于画面,但尚未脱尽传经载道的窠臼,可见传统影响之深远。绘画理论的研究开始发端,谢赫的《画品》提出绘画的社会功能和品评标准,无疑这种专业评说使绘画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伍』 关于肖像权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回,不得答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拓展资料

肖像权的内容

1、肖像制作专有权

就摄影而言,即通过照相将自然人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胶片、相纸或其他物质载体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转化为肖像的全部过程。

2、肖像使用专有权

肖像一旦固定的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制作出来),使独立于世,可以为人们所支配、利用。尽管肖像的利用价值有普遍的意义,但享有使用专有权的只能是肖像权人。

3、肖像利益维护权

肖像利益是公民专有的人格利益,他人不得干涉和侵犯。

『陆』 cctv12普法栏目剧 抢钱,用画像破案,是什么名

大案终结者第3、4集,罪之脸

『柒』 最近社会与法频道播出的电视剧名字,用素描嫌疑人画像破案的电视剧!里面的主角名字叫张欣!

全国首档大型原创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其中第三集有他的故事。

『捌』 扫黄打非画像法三个基本要点

建立信息齐全、要素完整、便于查询。

简介:

“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扫黄”是指扫除有黄色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2018年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四部门,联合修订并发布新的《“扫黄打非”工作举报奖励办法》,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杜格律师 发布:2025-08-26 08:13:02 浏览:338
针对实际需要宣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26 08:08:39 浏览:946
2017年深圳劳动法底薪多少 发布:2025-08-26 07:39:57 浏览:885
威胁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6 06:48:46 浏览:144
经济法劳动合同中的医疗期 发布:2025-08-26 06:47:38 浏览:917
老丈人说支持他女儿做传销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6 06:43:54 浏览:397
社区法律知识讲座信息 发布:2025-08-26 06:43:20 浏览:427
实级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08-26 06:34:04 浏览:341
法检法律知识基础真题 发布:2025-08-26 06:33:21 浏览:233
外包适用于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26 06:33:14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