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发布时间: 2021-12-25 04:56:06

『壹』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以下几点供参考:
首先,你不用去劳动部门反映了,直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是,你要准备相关的证据,从而证明你在该公司工作,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公司的工资单,劳动者工资卡收款明细(这个到银行可以打印),其他员工证言(当然这样做会影响其他员工以后的工作),如果上下班刷卡,那么还可以提供该磁卡,而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上下班记录。
另外,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是劳动者本人不愿意签订合同的情况。如果是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那么他要支付赔偿金而不是经济补偿金。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和赔偿金的规定详见:
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47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87条: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贰』 关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不交保险就是违法,没有合同也是属于单位违法,都是要被处罚的,并且还可以要求补缴。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你就可以相关部门投诉,维权!

你可以先向原单位所在山东省莱芜市(不知道下面有没有区)劳动监察大队反应问题,如不接受处分,或调解不了,可凭劳动监察大队出具的处理结果,向法院起诉。

你这都快一年了,不知道有没有一年的期限限制,你可去找法律网站咨询下。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好像可以越过劳动监察大队这一步,直接起诉。

辛苦半天也没分,如有不明之处下次再说吧

『叁』 我目前的情况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的第六条所述一致,我给公司发了未签合同通知后,公司给我发了签

即使是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公司也应当和你签订书面合同,双罚到签定书面为止。与一年时间没关系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为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甲乙丙三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由于用工单位经营方式调整,将部分业务外包给甲方,造成用工单位与乙方的劳务派遣协议无法继续履行。基于此原因,乙方无法按照约定为丙方提供派遣工作岗位。
第二条 乙方与丙方协商一致,决定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甲方按照不低于乙方和丙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为丙方提供劳动岗位,并与丙方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三条 乙方与丙方解除劳动合同后,丙方同意乙方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在甲方和丙方签订劳动合同后,未来一旦出现法律规定必须向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时,丙方在乙方的工作年限,一并计入甲方向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
第四条 各方同意,如乙方在与丙方签订劳动合同前,丙方通过其他劳务派遣单位,在中国石化所属企业以劳务派遣制员工方式工作且未出现中断、解除、终止等情形的,此段工作年限,在甲方和丙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出现法律规定的必须向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时,一并计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
第五条 综合第三条、第四条约定,在甲方与丙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出现法律规定的必须向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其他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将丙方派遣到中国石化所属单位,以劳务派遣方式使用丙方的工作年限。
(二)乙方作为用人单位,以劳务派遣方式使用丙方的工作年限。
(三)甲方作为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制员工方式使用丙方的年限。
按以上约定确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必须符合以下前提条件:在2015年12月之前,丙方在中国石化所属企业的用工关系必须是连续的、无中断的,如有中断,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以最后一次劳务派遣连续用工的起点时间为起始时间。
第六条 因履行本协议发生的劳动争议,甲乙丙三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和甲方依法制订的规章制度执行。
第八条 本协议自三方盖章或者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叁份,具有同等效力。甲乙丙三方各执壹份并妥善保管。

『伍』 如何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二款

应当理解为:例如劳动者入职日期为2014年3月6日,用人单位当年8月8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该条款规定,截止到当年4月6日,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从当日4月7日开始计算双倍工资,双倍工资计算至当年8月7日。
另外,《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签订劳动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7条,应理解为:劳动者入职日期为2014年3月6日,至2015年3月6日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应从2014年4月7日计算至2015年4月5日,即11个月的双倍工资。

『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我觉得你回答的不够完整,我将你的回答在加上我的答案,我觉得这样才完整。
属于法。
1. 我国立法权限划分
1)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权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务会
①制人大定法以外法
②人大闭会期可不违该法原则部分修人大定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只能由人大修改)
③撤国务院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是撤违法的,不是撤不适当的)
④撤下级权力机关定法

2)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机关的立法权限
国务院
①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②根据人大及常委会特别授权定法
③撤地方行政机关定法(不能撤地方性法规)
下属部委可根据国务院行政法规发布规章、命令

3)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权限
省级人大及常委会可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大市人大及常委会可定地方性法规,报省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自治区人大可制自治区条例及单行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务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人大有权制定,常委会无权制定自治区条例!)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注意同上)
广东、福建、海南人大及常委会可制定经济特区单行法规
本级人大可改变或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决定
地方各级人大可撤下级人大、本级和下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

4) 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
①省级及大市可制行政规章、
②县级以上有权发布决定和命令、有权撤下级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之所以是规章,是从其制定机关进行划分的。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和法规的区别,主要在于制定机关的不同,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个是国务院或地方人大等机构。再次,其效力层次也是不同的,法律的效力大过法规的效力。

『柒』 双倍工资除了劳动合同法82条,劳动法实施条例第6条-第7条外,还有没有其他相关法律可依谢谢

1、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的规定除了劳动合同法第82条、劳动合同法实例条例第6条-第7条外,暂时没有其它规定的。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如何理解

就是说最多有11个月的双倍工资,且计算时间最早从2008.2月开始计算。
参加工作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第一个月也是不计算双倍工资的。

『玖』 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适用吗

很简单,11个月。

请看实施条例第七条。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拾』 关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的问题

职工本人不愿签的,一般是拿不到双倍工资的。而且职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这种情况,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用给经济补偿金的。

热点内容
不是法院 发布:2025-08-25 04:17:39 浏览:483
临汾市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 发布:2025-08-25 04:12:58 浏览:16
海洋观测预报条例 发布:2025-08-25 03:55:32 浏览:448
赵泰律师 发布:2025-08-25 03:47:25 浏览:10
黄陂司法局地址 发布:2025-08-25 03:46:37 浏览:702
维护司法保障 发布:2025-08-25 03:21:46 浏览:49
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是 发布:2025-08-25 03:21:44 浏览:959
刘宇律师 发布:2025-08-25 03:19:27 浏览:662
法院说起立 发布:2025-08-25 03:05:27 浏览:915
民法总论知识点 发布:2025-08-25 02:56:00 浏览: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