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电力法与合同法冲突时

电力法与合同法冲突时

发布时间: 2021-12-26 08:48:17

A. 有关电力法律法规的问题!!!

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中国特色之路。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路
民事法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公民或法人(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民事法律行为特征:
(1) 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为的法律事实
(2) 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表意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述为要素
(4)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
(3)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4)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视听资料形式。4、默示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为一独立的概念,并且其实质为合法行为,但在实际中,民事行为不必然合法,因此,我国民法创制了上一位阶的概念--民事行为。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纯获利民事行为有效,其他民事行为要经过其代理人的追认,因此可视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民事行为需要经过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认,在未追认期间效力待定);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其中,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确定无效,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为可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另外,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期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届满时生效。

B. 采取负控预付费方式有法律依据么

没有的,如何付费,完全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采取负控预付费方式,当然是允许的。但原则上,不能强制推行。强制推行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当前之所以大力推广预付费装置,在电力系统,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部分用户拖欠电费的问题,但从更深层看,实际上是由于供电企业内部考核与电力法规的冲突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

供电部门要求结清当月电费,而电力法规规定只有跨月欠费才能停止供电。采用预付费装置绕过了法律红线,但是规避法律风险同时时却增加了公司管理上的风险,也增加用户的经济负担。

(2)电力法与合同法冲突时扩展阅读:

常见预存方法

预存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代码式,一种为写卡式。

代码式原理为:管理系统将用户信息和购电信息结合起来生成一组加密代码,并交给用户自己输入到电表中,电表经过正确解密后得到预存电量或金额并保存。

写卡式:将预购电量或金额写入专用电子卡(存储器)中,交给用户持电子卡到对应电表上进行通讯,预购值自动送入电表中。

电子卡或称IC卡,也称购电卡,都是由专用的IC芯片经过特殊封装后而成,常见购电卡按通讯方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接触式的有:卡片卡、钥匙卡,非接触式的有:射频卡、遥控卡。

工作原理

电能表由两个主要功能组成:

一是电能计量部分,采用专用的集成电能计量芯片将电压和电流的采样信号进行计算,产生代表电能的计量脉冲直接用于电能误差校验,并同时给MCU 的功能处理部分进行电能计数。

二是微处理器MCU 控制部分,根据计量部分的电能脉冲进行电能计算,并通过射频卡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同时采用宽温度范围的LCD进行显示,并按设定参数控制磁保持的继电器对用户用电进行控制。

C. 电力行业法律法规有哪些

《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等等,看你需要哪方面的了。

D. 电力法、合同法、民法典哪个大

电力法,合同法只是民法典中分类条款的一部分,所以说民法典大。

E. 供电局有权要求与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吗,不签会怎么样

这个不全是说的那么不好,虽说有些条款有待商议,但签供电合同时为了双方把损失降到最低。签订合同供电局也要更好的确保供电质量。当供电局需要停电时可以及时通知客户做好准备,避免客户损失,或者因不可避免灾害停电供电局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这是双向的吧。

F. 电力法与森林法发生冲突时该如何解决

收藏推荐 某些供电企业在电力设施的新建、改建和维护中,由于对《电力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了解、重视不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工程进度。为此,笔者建议电力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新建、改建电力设施需砍伐林木,应当依法申请采伐许可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种植的或自然生长的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电力企业应依法予以修剪或砍伐。”显然,电力法规并未授权电力部门有不经批准强行修剪或砍伐树木、竹子的权力。《森林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除外。”对此,笔者认为,电力部门在新建、改建电力设施过程中应当做到两点:一是依法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二是要求收益单位或个人依法办理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后再进行施工。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前,电力部门不能强行砍伐林木。

G. 电力合同法

该法已经明确适用范围包括你讲的这个行业,不依法办事,你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问题即可。

H. 电力法有哪些规定

《电力法》的第十一、十九、二十四、三十四、五十二、 五十三、五十四条对安全用电作出如下规定:(1)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变电设施用地、输电 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2) 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 国家对电力供应和使用,实行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计划用电的管理原则。(4) 供电企业和用户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 措施,做好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计划用电工作。(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 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 的作业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经批 准并采取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 内修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 安全的物品。

在依法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前已经种植的植物妨碍电力 设施安全的,应当修剪或者砍伐。(1) 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 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电力管理部 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I. 合同法第176条内容和179条内容是什么

一、《合同法》第176条: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内电费的合同。
二、《合同法》第容179条:供电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供电人未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造成用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J. 合同法的颁布机构是全国人大,而电力法的颁布机构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那是不是合同法是上位法,电力法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高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你的理解正确。

一、合同法是上位法,电力法是下位法;依据:制定机关的不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

1、第七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第九十七条规定: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的例外: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司法适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当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且下位法无效。但是,如果下位法的制定根据上位法的授权或下位法是对上位法的实施性规定并且没有违反上位法的规定,则会出现“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的例外: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一) 变通规定的“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立法法》第81条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作变通规定的,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的规定。”

(二) 实施性规定的“下位法”优先适用: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下位法对上位法作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性规定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地方性法规更是如此。因此,法律、行政法规的有些规定往往只能比较概括,以适用各地方的不同情况,这就为地方性法规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下位法“实施性规定”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妥善处理其与上位法的适用关系的重要性。

四、在处理电力领域的问题时,要注意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是面与点的关系,一般来说,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适用,特别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普通法。但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是:普通法与特别法之分只能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并且规定的事项为同类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区分。而上位法与下位法则不囿于同一部门法。因此,合同法虽是普通法,却是全国人大制定的;电力法是特别法 ,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显然,应当先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当然,在现实中,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对于普通法与特别法,其主体可一样,可不一样。当其主体一样时,其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区别很清楚。关键是当制定主体不同时,与上位法与下位法如何区别。这种区别对法律的运用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原则是,要看有无法律的授权。若权力位阶较高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有明确授权规定,即为普通法与特别法之关系,否则即为上位法与下位法之关系。

热点内容
法院仲和 发布:2025-08-24 19:04:01 浏览:473
2013河北政法干警民法真题 发布:2025-08-24 19:02:58 浏览:135
口头保证的录音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4 19:01:27 浏览:898
建筑工程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24 19:01:26 浏览:54
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庭 发布:2025-08-24 19:00:25 浏览:400
学术道德内容包括 发布:2025-08-24 18:55:30 浏览:562
工资协商法 发布:2025-08-24 18:55:30 浏览:832
刑法张宇琛几岁了 发布:2025-08-24 18:49:54 浏览:722
行政法制外部监督指 发布:2025-08-24 18:47:23 浏览:896
机动车管理法规 发布:2025-08-24 18:29:31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