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定金和违约金的关系
① 合同法的三金(定金、违约金、赔偿金)适用规则
在合同纠纷中,定金、违约金和赔偿金(以下简称“三金”)的纠纷较为常见。为最大限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拟参照、及其司法解释,谈谈“三金”在合同中的适用。 所谓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由一方按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金钱或其他代替物。我国《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为保证合同顺利履行,一方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担保,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里的“双倍返还定金”即为合同法上所称的“定金罚则”。 违约金,是指由当事人通过协商预先确定的在违约发生后作出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以外的给付。违约金的约定虽然由当事人自由约定,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受限制的。我国《合同法》第114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由于违约金是在订立合同时事先约定的,因此,它与违约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一致,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减少或增加,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赔偿金,是指一方当事人因对方违约而造成损害,从而要求违约方赔偿与损害结果相当的金钱或财物。事实上,定金和违约金都具有赔偿金的性质,只不过定金和违约金都是当事人事先约定的,而赔偿金则要以实际发生的损失为前提。在赔偿金中,非违约方对损害后果证据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非违约方在违约发生后不能证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害,则不能适用赔偿金。因此,当事人在选择适用“三金”时,最好是事先根据情况约定违约金或定金,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三金”的关系中,除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并用外,定金和赔偿金、违约金和赔偿金是能够并用的。我国《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由此可见,定金与违约金虽然都具有制裁违约的性质,但是,针对同一违约行为两种责任是不能同时并用的。由于定金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形式,其适用不以实际发生的损害为前提,所以,定金不能替代赔偿金,也就是说既不能将定金作为赔偿金的最高限额,也不能在计算赔偿金时将定金列入其中,定金和赔偿金是可以并用的。违约金也不以实际损害为前提(即不管是否发生了损害,只要违约违约方都应当支付违约金),但由于违约金本身可以视为约定的赔偿金,因此,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合同中适用违约金后就不能再适用赔偿金。当然,如果违约金的支付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受害人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定金和违约金虽然不能同时并用,但在合同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的情况下,是选择适用定金还是选择适用违约金其结果却大不相同。 适用“三金”后合同是否还应继续履行呢?那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在适用违约金的情况下,由于违约金的支付是独立于合同履行之外的,因此违约金的支付并没有给予债务人一种违约的权利,债务人支付违约金后还应继续履行合同。在约定定金的情况下,如果双方约定的是违约定金(指当交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另一方可以没收定金;反之,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则违约方承担定金责任后,还应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当事人特别约定定金是解约定金(以定金作为保留合同解除权的条件,即交付定金的人可以抛弃定金来解除合同,收受定金的人也可以双倍返还定金来解除合同),则当事人可以在抛弃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以后解除合同,不再履行合同。支付赔偿金后合同是否应继续履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由当事人协商而定。
② 定金 违约金 损害赔偿金的区别及适用原则
定金来、违约金、赔偿金的区别及适用自原则,比较如下:
一、违约金与定金
1、《合同法》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2、出现违约情况,不能同时适用,由非违约方选择最有利的一个。
二、定金与损害赔偿金
1、功能互补,一个是惩罚性的,一个是补偿性的,因此可以并用。
2、《买卖合同解释》第二十八条:定金和损失赔偿的数额总和不应高于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三、违约金与赔偿金
1、原则上不能同时用,都具有补偿性。
2、违约金小于损失的,可要求增加;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的,可要求适当减少;违约金高于损失但不过分,适用违约金不再调整。
(2)合同法中定金和违约金的关系扩展阅读:
1、定金、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三者的适用规则如下。首先,定金与违约金的适用关系。由于我国的定金在性质上属违约定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两者是不可并罚的。
2、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了当合同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违约方选择一种对其最有利的责任形式。应当注意:这条规定是针对同一违约行为同时存在违约金和定金责任的情形。
③ 合同法中违约金和定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
定金:定金是先期交付的货币保证 。一方违反合同 导致合同不能执行的 如果是交 定金方违反 收定金的就不用退还了。反之 收定金方要双倍返还定金(即你交100定金 他给你200,注意不是100+200)而违约金仅仅是约定合同违反方赔偿的一个金额,不用先期交付。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时 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收取违反方的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不能极大超过合同金额的正常范围。另外 既收了定金 又约定违约金的 由遵守合同的一方向违约方提出其中任意一种方式的赔偿而不能两种方式一起赔偿。
④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违约金和定金,能否同时适用。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违约金和定金,不能同时适用。因《合同法》第118条已明确规定:“当事人既主张约定违约金,又主张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
⑤ 合同法中 定金 违约金 赔偿金 的关系 紧急 谢谢~
定金和违约金是较为严格的合同法概念。
定金是一种担保形式,交付一定数回量的定金答,交付定金的人违约,对方可以无偿取得定金,收到定金的人违约,要返还两倍的定金。
违约金,顾名思义,就是合同一方在违约的情况下要承担的不利于己方的后果,一般也就是给对方一定数量的钱。
再简单点,违约金是一种对违约者的惩罚,而定金则是对合同顺利履行地一种担保。两者的确是不能并用的。
赔偿金,则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属于日常用语,跟前两者不是同阶概念,完全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一方由于一定先行行为导致对方一定损失,而后续用于弥补对方损失的一定数量金钱。
⑥ 定金和违约金可以在同一合同中适用吗
我国《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内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容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由此可见,同一合同中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是不可以同时适用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对自己有利的原则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