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罪与罚社会与法

罪与罚社会与法

发布时间: 2022-01-01 17:40:44

❶ 《罪与罚》的总体思想

1866年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其中一些具有转折意义,包括《罪与罚》的写作.《罪与罚》的最初构思可以追溯到50年代,小说家对中心人物形象酝酿了大约15年.早在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给长兄写道 :"你是否还记得,我曾对你讲过一部忏悔录式的长篇小说……我将把我的全部心血倾注在这部小说上.早在服苦役期间,当我躺在通铺上,愁肠百结,发生思想裂变的时候,我就开始构思它了……这部忏悔录将最终确立我的名声 ."散见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和笔记中的一些记载均证明,他所说的《忏悔录》就是指拉斯柯尼科夫的故事.在服苦役期间,在那些被抛弃的人们中间,他对人的个性有了新的理解.他周围那些杀人犯完整的内心世界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使他感到吃惊."看来此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苦役犯奥尔洛夫曾这样描写道,"可以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也藐视一切苦难和惩罚,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使他感到畏惧.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力量 ."作家就这样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一个容易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有权犯罪的问题,这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现代个人
主义者和否认道德规范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去干任何事情,尽快地攫取权力,大发横财,行凶杀人的想法在他身上已经成熟.《茨冈》是普希金长诗中最酷爱自由的一部,在这部长诗中,特别有力地响彻着诗人对当时专制国家的奴役制度的抗议.阿乐哥的行凶杀人和被人抛弃,是拉斯柯尼科夫行凶杀人和孤独生活的主要根源之一."阿乐哥杀了人……他意识到他本人配不上他自己的最高理想,那种理想折磨着他的心.这就是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笔记中这样写道.无限度地追求
自由解放,不可遏制的反抗意向,导致普希金的主人公在残酷报复和行凶杀人之后精神彻底崩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这就是犯罪与报应的悲剧事实,这种悲剧也把他笔下的拉斯柯尼科夫给毁了.1860年在阅读法国刑事案件汇编时,一篇题为《拉赛内尔诉讼案》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皮埃尔-弗朗索瓦 拉赛内尔是里昂市一个商贾的儿子.他面孔清癯,风度优雅,嘴角上总是挂一丝嘲讽的微笑,他曾想埋头于研究法律.1829年,在一次决斗中,他杀死了著名政治演说家邦雅门 孔斯坦的儿子.这次决斗结束了拉赛内尔生活中的第一幕,并成了他尔后与一些性格罕见的特殊人物呼朋引类,互相勾结的起因. 狱中释放出来以后,他打算从事文学活动—— 写诗.但文学活动也不能使拉赛内尔感到满足;他又跟那些狱友们来往.由于饥饿,由于对金钱和享乐怀有无法遏制的欲望,他开始参与他们的盗窃活动.时过不久,他决心干更大的犯罪勾当:行凶杀人,抢劫财物.在蹲监狱期间,他出版了一本诗集.他在一大群作家,法学家和医生们面前,尽情地发挥他关于文学,道德,政治和宗教的思想.他那精辟的见解,清
晰的记忆力和广博的知识,使所有的听众惊诧不已.这类喜欢发表抽象议论的罪犯或满口空洞理论的杀人凶手,以其心理上的各种矛盾引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极大兴趣.在他看来,若能对这类人物加以浪漫主义的体现,是会大有成效的.艰难困苦,严峻可怕的1864年,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艺术构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长兄死后,为了摆脱物质上的困境,他像发热病似地到处寻求资金,他经常在各种借据上签字,偿还债务,他随时都有被关进债户监狱的危险,他不得不经常同区警察所所长,彼得堡的高利贷者,各种各样代理人和生意人打交道. 在物质状况极端恶劣的这一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向他那位年迈的莫斯科姑妈库马宁娜借过1万卢布的债.作家在自己家中也十分真切地感觉到了拉斯柯尼科夫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孤苦无靠的年轻生命,已故长兄的孩子们,另一方面是一位年迈昏聩的老太
婆,她掌握着库马宁家不可胜数的资本,并立下遗嘱要捐献一大笔钱给教堂,以备将来超度她的灵魂《罪与罚》是一部为人类感到伟大的隐痛的书,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凶残不仁的最强有力的世界文学作品之一.无路可走,这是小说的主旋律.穷人连自杀都是一种奢侈,正是这种情况推动人们对自己进行道德的犯罪,破坏道德是犯罪,不破坏道德在对亲人的关系上也是犯罪.整部小说充满着大城市日常生活的普通的悲惨的景象,这种生活的平日的司空见惯的噩梦.拉斯柯尼科夫梦见的被人一边笑一边往眼睛上抽打,打得几乎送命的,痛苦的,禁不起过分的重荷而疲累不堪的驽马的形象,是小说中的一个具有概括意义的,抒情的与悲剧的形象.卡杰琳娜 伊凡诺夫娜临终时听说的几句话 :"把驽马给骑累了!……力气用尽了呀"与此相呼应.在引导拉斯柯尼科夫犯罪的动机里,交织着"拿破仑式"主题和无业游民式的绝望反叛主题,作者倾向于第一种主题,可是毕竟在小说中保留了第二种方案的许多东西,他向索尼娅阐明第一种方案,向冬尼
娅阐明第二种方案.拉斯柯尼科夫全部理论的最重要一点即是:所有的人被分成"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两种.平凡的人必须俯首贴耳,唯命是从,没有犯法的权利,因为他们是平凡的人;而不平凡的人就有权利从事各种犯罪行为,形形色色的犯法,归根结蒂是因为他们是不平凡的人.波尔菲利这样阐明拉斯柯尼科夫的思想,而拉斯柯尼科夫认为这样阐述是完全正确的.这一切完全符合后来尼采的"超人"思想.第二种方案在拉斯柯尼科夫与妹妹的谈话中得到集中的体现,"拿破仑气质" 和拉斯柯尼科夫的资产阶级无政府性的抗议原来只是个人主义的放纵的各种不同形态而已.这种放纵总是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害怕.他在小说中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真理: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才产生出针对它而发的资产阶级形式的抗议,这些形式是在无出路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一些社会抗议和革命斗争的真正的形式,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但不想看到,并且力图用自己的小说去诬蔑他们.《罪与罚》的题材的意义及其内在的感动力究意在什么地方呢拉斯柯尼科夫进行着奇怪的"实验", 要解答: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能不能够"破坏原则 "他是不是一个不平凡的,特选的人,能够毫不感到良心责备而去完成为获得统治权,在他生活的社会里获得成功——包括罪行在内——所必需做的一切 他是不是用真正的统治者,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赖以造成
的材料造成的 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这件事,应该会回答他这个问题.犯罪后得出的结论:他不是,不是用那种材料造成的.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说 :"人是必须征服的 !"《罪与罚》的题材意义和内在感动力却可以用以下的话来表达:不,人是不可征服的!拉斯柯尼科夫之所以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并不是因为他像高略德金那样太软弱的缘故.据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拉斯柯尼科夫很强大.作者强调指出,不管是罗季昂 拉斯科尼科, 还是气质上与之相似的妹妹, 都属于选中一个什么思想就始终为之效命并不惜忍受痛苦的那种人.拉斯柯尼科夫之所以自首,是因为他——虽然不是用理智,而是凭他整个的天性——不再相信他的残忍的"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信给卡特科夫说,拉斯柯尼科夫自首是不得不然的.不得不然,是为了纵然死在狱中,却可以重新接近人:他在犯罪后立刻感染到的和人疏远和隔离的感觉,折磨了他.他在犯罪之后,脱离了整个人性的东西.他恐惧地注视着,他丧失了拥有人类感情的可能,他最爱的是母亲和妹
妹,可是怀着对她们和对自己的反感,他开始憎恨她们.因此,在《罪与罚》里表现出对于完全违反人和人道的生活法则所感到的战栗.所以,小说里真正的"罚"不是服苦役,而是折磨着他的和人性脱离的苦恼,是争取自己是一个人的可能性的斗争,是针对良心的斗争,这才是最大的罚.悲剧发展的主线是围绕拉斯柯尼科夫展开的,从未被次要情节打断过.马美拉多夫一家的悲剧是拉斯柯尼科夫的理论和行为最强有力的动因,正像母亲来信中提到的支配着妹妹命运的斯维里加洛夫的动机一样(地主老爷有权占有一个穷苦的姑娘).小说通过索尼娅式的屈从,宣扬逆来顺受鼓吹以
宗教信仰来代替反抗,这无疑是反动的,就像列宁在论述托尔斯泰时曾深刻指出他"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具有同样的矛盾.不过,《罪与罚》 对黑暗现实的描绘和批判,如他揭示的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对卢仁的冷酷卑鄙和极端利己主义,对地主斯维里加洛夫的荒淫无耻的
批判,都突破了作家的反动说教,闪耀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光芒.因而,这部作品才具有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❷ 罪与罚 主要内容

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离他住处不远有家当铺,老板娘是个高利贷者,心狠手辣。一天晚上,拉斯柯尔尼科夫乘她一人在家,闯入室内,把她杀死。此时老板娘的异母妹妹外出返回,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慌乱中又杀死了她。次日清晨,他收到警察局的传票,惊恐万分,后知是为追交欠款时才松了口气。他在离开时无意中听到警官谈论昨晚凶杀案,紧张得昏厥过去,引起一警官注意。他清醒后回到家里就卧床不起,几天不省人事,后来病情有所好转,但内心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
几天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偶然见到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马尔美拉陀夫。他要求警察将伤者送回家中,马尔美拉陀夫到家后就死去。拉斯柯尔尼科夫同情孤儿寡母的不幸,拿出母亲刚寄来的25卢布接济她们。律师卢仁想用欺骗手段娶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杜尼娅,由于遭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极力反对而告吹。卢仁怀恨在心,企图以诬陷索尼娅偷他的钱来证明拉斯柯尔尼科夫行为不端——将母亲的血汗钱送给坏女人。拉斯柯尔尼科夫当众揭穿了卢仁的无耻行为,索尼姬十分感激他。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尽管没露痕迹,但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❸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究竟想表达什么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罪与罚》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罪与罚》内容概括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2,《罪与罚》内容简介

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

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采取某种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 因内心处于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失败了。所以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2,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❹ 谁知道《罪与罚》的内容简介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他抑郁寡欢,贫居在彼得堡一个窄小的房间。他经常典当物品,换得金钱以勉强度日。掌管当铺的阿里拿伊夫诺太太,为人吝啬,只付极少代价来收购学生们典当的物品。拉斯科纳夫认为阿里拿伊夫诺太太贪婪有罪,乃“替天行道“。以斧头砍死她和她那无意间目击现场的同父异母妹妹威里,并拿走珠宝与钱财。

从此他想尽办法应付司法人员的调查,同时也在自身罪恶感的折磨下,受尽痛苦。这期间。拉斯柯尔尼科夫自行离开来访的母亲和疼爱的妹妹,认识了心地善良的妓女索尼娅,受到笃信宗教的索尼娅影响,他终于主动向警方自首,坦承杀人罪行。经审判,获从轻发落,拉斯柯尔尼科夫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刑八年,索尼娅全力支持他,她安排好弟妹的去处,跟随拉斯柯尔尼科夫一起到西伯利亚。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罪与罚》核心人物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性格塑造,着力凸显“罪与罚”的主题,为该书挖掘出难得一见的深度。拉斯科纳夫是无神论者,个性矛盾、多变,甚至荒谬。他傲气、自豪,既是慷慨、善良的人道主义者,有时却又冷酷无情、麻木不仁,到了失去人性的地步。

(4)罪与罚社会与法扩展阅读

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因参加反沙皇的秘密集会,触怒当局而被捕,次年被判刑流放西伯利亚,服四年劳役。与罪犯共度的苦痛生活,使他对俄国社会的阴暗面有着极为深刻的观察,也对人类生活、人性中的善恶及俄国人的性格有了新概念,这些观察及概念即呈现于《罪与罚》之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罪与罚》之前就作了充分的构思,这部小说是他多年酝酿的艺术结晶。早在1859年他在给其兄米哈伊的信中就说到要写“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而且自信地认为“这部忏悔录会确立他的名声”。他关注当时俄国社会的犯罪诉讼事件,这些社会新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他在1866年的一封信中提到要写这样一部小说,他向当时的《俄罗斯导报》出版者卡特科夫述说了这部小说的纲要。在这年8月他回国开始了写作。他对自己的第一稿并不满意。在他看来,小说是诗意的事业,应当去用心写。于是出现了第二稿和第三稿,直到1866年底,《罪与罚》终于问世。在创作过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经历了人生许多波折,这深深影响了他在《罪与罚》中的结论。

❺ 《罪与罚》好看么具体讲的是什么啊作者的简介也要

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19世纪的不朽名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罪与罚》是他的一部卓越的社会哲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他艺术风格的成熟。小说成功地反映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俄国生活的各个方面,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社会哲理问题,但小说也暴露了作者世界观的全部矛盾。小说于1866年一发表,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
《罪与罚》是一本好书,但不是一道好菜。它会让幸福单纯者突然间笑容冻结,吃不下、睡不好。《罪与罚》所传达的是一种空前的紧张和极度的痛苦,即使是相隔百年,那字里行间的意境,也仍会随着书页的翻动将脆弱的心再度揪紧。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非凡的艺术力量塑造出来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所有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心中。《罪与罚》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值得一读再读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伟大的天才,就艺术描写力来说,只有莎士比亚能与他相媲美。
--高尔基

读《罪与罚》会有一种压抑得内心想呼喊的心境。陀氏的作品在今天世界各国久传不衰,原因在于它展现了人欲横流的世上,人们受苦死亡、到处奔突的生活,传达了那种瞬息万变、惶惶不安的社会气氛,那种能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地的普遍愿望。同时在艺术上,陀氏强化了主体意识,使幻梦般的变化、难以捉摸、要死要活的紧张转折都成了描写对象,从而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
--著名教授 钱钟文

《罪与罚》绝对经得起最挑剔者的细读,拉斯克里涅科夫关于"超人"理论的几段表白值得反复推敲。地主司维特里喀罗夫等人物在小说中的突然出现和奇特的行为使作品自始至终充满紧张之感,这种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值得仔细研究。
--《世界文学史》

《罪与罚》是一部心理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部小说中的种种非理性的表现和反传统的手法,为后来的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开了先河。
--著名翻译家 张铁夫

站在20世纪面前的文学先知

当尼采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后,他跟朋友说他受到很大的震撼与感动。这两个深深影响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从未碰过面,但是对时代的不安思索却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男主角拉斯克里涅科夫以其聪明绝顶却与世隔绝的头脑建构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透过《罪与罚》中的对话,先知卓见地提出他的质疑:罪恶真的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在人性深处尚有其他邪恶是导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号相关?拉斯克里涅科夫显然不相信改善社会制度之路,他认为这世界就是需要伟人,伟人配拥有权力,伟人也够资格在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他举的例子就是拿破仑。

尼采说《罪与罚》引发他的感到震撼的因素当然很多,但让我们稀奇讶异的是拉斯克里涅科夫的确说出尼采的"强力意志"观点。在尼采的"强力意志"观点底下,人类的确是有上等人下等人的阶序的,只是这阶序不是用道德价值来区分,而是用强力意志来区分。在这样的区分底下,敢有大胆的支配力、敢有大胆的实现自我主张,就是强人。反之,牺牲奉献无我的道德宗教精神,是颓废的、懦弱的、奴隶的下等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完全没有与尼采接触的背景下,能够透过普遍弥漫的各式各样的纷陈学说,预先透过拉斯克里涅科夫指出"伟人的福音"观点与尼采相应,这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同被评为"时代先知"的原因。 �(陈韵琳)

❻ 有关《罪与罚》

作者早年因参加农奴解放运动,被判死刑,临刑前一刻钟改判西伯利亚的流刑,服刑四年后,又当了六年小兵,才回到故乡,从事写作,每一本书都是洞悉人心、剖析人性的伟大作品。

罪与罚是以主角的内心世界为主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主角犯罪与否的挣扎和良心谴责、以及亲情、友情的感化等交织成一则感人的故事。

一开始主角因生活困顿而找上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然而受到冷酷且傲慢的对待,渐渐引起杀机,幻想自己可以替天行道、为社会除害,行动后,却无法自圆其说而饱受良心的谴责,日复一日滨临精神崩溃的边缘,最后终於俯首认罪,接受惩罚。

这本书深刻的描写了灰暗与光明的一面;虽然他因种种的偏激思想的作祟,而犯下大错,所幸有了爱人的感化、亲人的温情、好友的开导、刑警的劝诱下,让他的灵魂获得重生;作者以易近人的写作笔法,写出了现下社会常有的无奈与不公平,只有平淡如白开水一般的笔法,却也有令人隽永难忘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

❼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罪与罚》的内容详细简介

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
离他住处不远有家当铺,老板娘是个高利贷者,心狠手辣。一天晚上,拉斯柯尔尼科夫乘她一人在家,闯入室内,把她杀死。此时老板娘的异母妹妹外出返回,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慌乱中又杀死了她。次日清晨,他收到警察局的传票,惊恐万分,后知是为追交欠款时才松了口气。他在离开时无意中听到警官谈论昨晚凶杀案,紧张得昏厥过去,引起一警官注意。他清醒后回到家里就卧床不起,几天不省人事,后来病情有所好转,但内心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
几天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偶然见到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马尔美拉陀夫。他强烈要求警察将伤者送去医院然后送回家中,马尔美拉陀夫到家后就死去。拉斯柯尔尼科夫同情孤儿寡母的不幸,拿出母亲刚寄来的25卢布接济她们。律师卢仁想用欺骗手段娶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杜尼娅,由于遭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极力反对而告吹。卢仁怀恨在心,企图以诬陷索尼娅偷他的钱来证明拉斯柯尔尼科夫行为不端——将母亲的血汗钱送给坏女人。拉斯柯尔尼科夫当众揭穿了卢仁的无耻行为,索尼姬十分感激他。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尽管没露痕迹,但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热点内容
律师商务照 发布:2025-08-23 08:32:08 浏览:506
阐述畜牧兽医行政法的组成 发布:2025-08-23 08:30:41 浏览:158
云南省法律援助第七条 发布:2025-08-23 08:30:34 浏览:715
十几岁能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3 08:29:54 浏览:17
组织的规章条例越多 发布:2025-08-23 08:29:14 浏览:568
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 发布:2025-08-23 08:29:12 浏览:34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几本 发布:2025-08-23 08:24:38 浏览:575
商法分论 发布:2025-08-23 08:24:37 浏览:910
对法院的决定书不服怎么申请复议 发布:2025-08-23 08:23:35 浏览:955
四星级酒店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3 08:19:19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