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噪声防治法
Ⅰ 噪声污染防治法
你好,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www.govyi.com) 收集整理 我要投稿 打印本法规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广东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69号,81901,,法律法规
[发布单位]:81901
[发布文号]:广东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69号
[发布日期]:1998-01-02
[生效日期]:1998-01-02
[失效日期]:0000-00-00
[发布单位]:81901
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69号)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已由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1997年12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1月2日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制定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政策和措施。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划定本辖区内各类标准适用区,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划出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专项经费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同级财政主管部门监督使用。
第四条 省、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公安、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对工业产品、设备的标准中规定的噪声限值实施监督管理。
铁路、民航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渔政监督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对火车、航空器、船舶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工商、建设、文化等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 5427希望对你有帮助!
Ⅱ 同志们,邻居扰民有办法解决了.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民法上讲,这是相邻关系,出现楼上楼下邻居的这种情况确实很烦人,佩服你的忍耐力,你是痛并快乐着…
Ⅲ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所定义的问题
社会生活噪声区别于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等噪声
这是一种区分
所以说,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即不包括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
Ⅳ 什么是社会生活噪音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第二条所规定的环境噪声污染,是指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也就是说,构成噪声污染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超标排放的客观现实因素,一个是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心理感知因素。对于前者的把握在于排放标准和监测数值的硬性对比;而对于后者,则因为噪声污染的特点和受害者当时的心境,难以抓住现场,更难于界定。 《噪声法》(1996年制定)规定,负有管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职责的部门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等;其中有行政处罚权的是公安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没有对人的个性需求给予关注。 笔者认为,只要存在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扰民现象,依据《噪声法》第七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于民事责任,可依据《噪声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有权要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对于行政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分清情况,定纷止争,依法妥善处理。 第一,依据噪声源,确定监管主体、适用条款和处罚。 对来自固定场所、设施、设备的社会生活噪声,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适用《噪声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对来自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噪声,则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适用《噪声法》,具体是:发自喇叭、音响、装修(竣工使用中)的噪声,适用《噪声法》第五十八条,即(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三)未按《噪声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于偶发剧烈噪声,《噪声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违反《噪声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即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另外,《噪声法》第六十条规定,违反《噪声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即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也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此条第二款依据各省情况而定)。 第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社会生活噪声种类繁多,法律、法规难以细数所有监管规定。但《噪声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既有分工,又各有侧重,互相配合,或直接处理或指导投诉,其中,环保主管部门是统一监管者,但绝不是直管一切、总管所有,更不是包揽全部。 环保部门有职责向居民解释社会生活噪声的相关规定、指导举报违规行为,解决纠纷;对符合法律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投诉,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环保局)
Ⅳ 噪音扰民的法律依据
噪声扰民可以报案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5)社会生活噪声防治法扩展阅读
噪音扰民的起诉
噪音扰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为。只要产生的噪声烦扰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产生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
《噪声法》对噪音扰民行为并没有提出声响一定要达到多少分贝才构成噪音扰民的必要条件。起诉噪音扰民需有能够证明噪音存在的证据,比如证人证言、录音、当事人陈述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Ⅵ 居民区噪音扰民时间规定
您好:根据规定,1类生活区域,昼间分贝超过55分贝,夜间分贝超过45分贝,2类生活区域,昼间分贝超过60分贝,夜间分贝超过50分贝,都属于噪音扰民;昼间是指6:00 至22:00 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 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小区里装修时间12时至14时、19时至次日7时才是不扰民。每个省份规定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居民正常休息时间内操作算扰民。容许装修的时间集中在7时到12时,14时到19时。晚11点到次日早7点,分贝高于80分贝,即为扰民。噪音扰民可以报警。根据声音的大小来判断,如果达到噪音级别,可以报警处理。根据《城市区域噪声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1、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2、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3、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4、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三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四)“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五)“机动车辆”是指汽车和摩托车。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第四十一条本法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四十二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情况。
第四十三条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关于噪声标准的界定
这个……相关争议问题请咨询你们先环保局管理科。具体的划分有他们负责,而版且在划分的同时,他们还要权综合太多的考量因素!这一切看法条这是没用的!就比如说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就算你给他一本康熙词典,他也不可能写出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