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人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吗
A. 保险经纪人和经纪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吗
代理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保护,应该属于合同法范畴。
B. 保险代理人适用新劳动合同法
省省吧,代理人自己不赚钱啊,没佣金谁还跑业务啊,保险行业也就点内勤有社保
不签劳动合同当然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了
没保障他们自己怎么不买保险??
总说保险好自己还不买,出事也不能怪别人
喝什么彩
C. 保险公司代理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代理合同和劳动合同本来就是两码事。
还有,关于少发工资的事情(其实是佣金),这个只要有合同在,需要按照合同来的!具体哪家公司?
至于请假扣工资?
跟他们领导要《基本法》看看!
只要基本法上面有这一条,那就让他门扣(100%保证没有这一条!)
再不行,保监会!!!!!!!
要不就往上披露这家保险公司,现在保险公司都很顾忌面子的!!!!
D. 最近听到说做保险的员工和保险公司签的是代理合同,还不属于劳动合同法
保险代理权是保险代理人得以保险公司的名义从事保险活动的资格。保险代理人的代理权不仅受到代理合同的限制,也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
保险代理人签的不是劳动合同,而是代理人合同。所以,根本不受劳动法约束。
保险公司说的没错,但是代理人合同也是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真的是公司的问题,可以去保监会投诉或者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E. 人事代理人员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吗,与正式工有何区别
如果人事代理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可以适用劳动合同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F. 保险代理人怎样用新劳动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是代-理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根据保险代-理合同确定,不能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受劳动法保护。
根据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保险法第117条及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企业营销员非雇员取得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处于代-理关系,不属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虽然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聘用合同,还有必须遵守保险公-司规章制-度的内容,如不得无故缺勤,每天因参加公-司的晨会等具有劳动关系属性,保险公-司也通常采用除名的方式来处理保险代-理人的旷工行为,但保险代-理人是依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在保险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在报酬上,保险公-司根据代-理人所做的业-务量支付一定的佣金,而不是约定的工-资数额,该佣金也不受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限-制,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代-理人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责任,所以,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
G. 在平安保险公司签的代理人合同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一、个人代理人的工作性质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25条明确规定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他们并不加入保险公司成为其成员而且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劳动或工作工作上没有定量的目标和工作时限人员流动性和脱落率非常高只要不想为这家公司代理业务合同自然废止代理人立即就可以离司。而劳动合同关系中的劳动者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成为其雇员履行相应的合同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因此保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的关系同劳动合同关系根本不是一码事,根本不是劳动合同关系。
二、个人代理人取得劳动报酬的方式区别
个人代理人的劳动报酬是按所收取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手续费佣金收入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保费数额就是说无论代理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若是没有保费进帐就得不到任何报酬。这与劳动合同的内容也不相同劳动合同的标的是一定的劳动行为劳动者只需要按规定参加用人单位的集体劳动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而不论单位的经营成果如何劳动者都应享受规定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因此保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的关系不是劳动合同关系。
三、个人代理人的佣金构成区别
保险个人代理人实行佣金制是国际通用的付酬方式首年佣金比例占新单保费的20-40左右尔后逐年降低连续领取3-5年。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公职人员或企业员工正常的劳动报酬。这是因为代理人佣金包括他在展业时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以及对长期保单客户的售后服务所需费用。并且在佣金发放时除按政策正常扣税外保险公司没有扣留他们的任何费用。
而在一般公职人员或企业员工的工资构成中除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奖励工资外尚有交通补贴、住房补贴、养老补贴等等他们除工资之外从劳动积累中还应提留公积金、福利基金等为将来退休养老筹集资金。而个人代理人不享受社会福利待遇人老了只能靠自己平时积蓄支付老年生活费用。这也说明保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
四、对个人代理人管理方式不同
个人代理人在展业过程中实行的是单兵作战的形式无论他到哪里去展业以及去多长时间每天有什么工作量化标准保险公司不能完全掌握和控制唯一能够掌握和考核的就是其工作业绩即收取保费的数额。
尽管各家保险公司强调加强对其个人代理人的管理例如实行早会制、夕会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实行团队编制等等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模式。而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同一单位尽管每个劳动者的职责可能不同但其工作时间、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都是相同的并且大多属于集体劳动需要互相配合、协作其管理是按章有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的关系也不是劳动合同关系。
五、保险代理合同的内容不同
《个人代理人保险代理合同书》的签订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整个合同书没有一处体现劳动合同字样在合同内容尤其是双方的权利义务方面规定的是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在违约责任方面规定的也只是一方给予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时应为对方承担经济损失责任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时可直接到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而《劳动合同书》签订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合同的内容完全是调整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权利、义务也集中于劳动的付出获取和工资、福利待遇的获得支出在违约责任方面规定的是获得解除劳动的权力或赔偿相关对应损失在合同争议处理上明确规定需到本企业主管部门或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服仲裁可到法院起诉。两者本质上完全不同因此保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的关系不是劳动合同关系。综上所述按照《保险法》第六章有关规定保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所签订的《个人代理人保险代理合同书》只构成保险代理关系而不是劳动合同关系。
(7)保险代理人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吗扩展阅读: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H. 保险人和保险代理人
1、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将保险代理人定义为:“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这里所指的保险代理人特指保险行业从事营销工作的个人,也称为保险营销员。中国现有保险代理人队伍,在整个行业的人事制度基本采用的是“代理制”——代理人不是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们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代理合同,保险代理合同适用于合同法、保险法,不受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既然不是保险公司员工,也就不能享受保险人的任何福利和津贴,收入由佣金构成,完全依赖业务提成,保险代理人在领取佣金时还需要缴纳营业税。
2、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又称“承保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在中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两种形式。保险人是法人,公民个人不能作为保险人。保险人的具体形式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互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国营保险公司及专业自保公司。
3、保险代理人与保险人的关系,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这是一对矛盾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独立性表现为双方在民事活动中的独立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双方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二是双方在民事活动中平等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三是双方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I. 保险公司非销售人员(内勤工作)签订代理合同后是否不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内勤人员与保险公司签的是劳动合同,而销售人员与保险公司签的是保险代理人合同(属于是代理关系,比如社保养老,社保医疗等不在合同范围之内),也就无权享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不过保险公司会根据人员在职的长短承担医疗保障责任和养老金等保障(一般入职会有一点意外伤害保障;三个月转正后会有意外伤害和医疗的保障,主任或更高职级保障不但会提升,并且会有一部会的养老金保障),代理人的工资与业绩,人员挂钩,公司给你的保障也是同样的,职位越高你所享受的待遇就越高。
J. 保险业务员是否受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代理合同也是合同,受国家保护,但代理合同不是劳动合同,不受劳动合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