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之承诺题

合同法之承诺题

发布时间: 2022-02-09 21:17:35

合同法中的承诺的定义是什么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内达要约人,合同即告容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

承诺的方式:

(1)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示承诺,这是表示承诺的一般方式。

(2)以行为方式表示承诺。

《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这就是说,承诺的法律形式是通知,通知的方式是指受要约人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承诺,包括采用对话、信件、电报、电传明确表达承诺的意图。但是,合同法关于承诺方式的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定,要约人完全可以在要约中确定其他特殊的承诺方式。同时,根据交易习惯,也可以采用法律不禁止的承诺方式。如果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内容并不禁止以行为承诺,则受要约人可通过一定的行为作出承诺。

② 中国合同法如何规定要约和承诺问题

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构成要件主内要有:

(一)内容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人与人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说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话,一般是可以实现。

承诺是受要约人按照所指定的方式,对要约的内容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要约和承诺是一种相对人的行为。因此,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作出。被要约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约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

(2)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所谓有效时间,是指要约定有答复期限的,规定的期限内即为有效时间;要约并无答复期限的,通常认为合理的时间(如信件、电报往来及受要约人考虑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有效时间。

(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

③ 合同法中承诺的定义是什么

您好,所谓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
根据《合同法》
第二十一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二十二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二、承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作为使合同得以成立生效的承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必要条件是: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要约是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的,受要约人是要约人选定的交易相对方,受要约人进行承诺的权利是要约人赋予的,只要受要约人才能取得承诺的能力,受要约人以外的第三人不享有承诺的权利。因此,第三人进行承诺不是承诺,只能视作对要约人发出了要约。如果订约的建议是向不特定人发出的,并且如果该订约建议可以构成要约,则不特定人中的任何人均可以作出承诺。不过实际上,最后能够作出承诺的,只能是特定的人。比如悬赏广告。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是受要约人与要约人订立合同,当然要向要约人作出。如果承诺不是向要约人作出,则作出的承诺不视为承诺,达不到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目的。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这是承诺最核心的要件,承诺必须是对要约完全的、单纯的同意。因为受要约人如果想与要约人签订合同,必须在内容上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否则要约人就可能拒绝要约人而使合同不能成立。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中对要约的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者变更,便不能构成承诺,而应当视为对要约的拒绝。但认为同时提出了一项新的要约,称为反要约人对要约简单地回答同意并不多见,因此,必须对受要约人的承诺进行分析。
如果仅仅是表述的形式不同,而不是实质的不一致,则不应当否定承诺的效力。如果承诺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条件,就要分析这些新的条件是否从实质上改变了要约的内容,如果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要约则应当认为是对要约的承诺,如果从实质上改变了要约的内容,则不应认为是一项承诺,而应是对要约的拒绝并可能构成反要约。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如果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则承诺应在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如果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则承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如果要约的承诺期限已过,或者已超过一个合理的时期,则不应再作出承诺。如果承诺期限已不能视为是承诺,只能视为是一项要约。原来的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他可以不答应受要约人,当然也可以答应,如果答应,是作为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的要约。

④ 合同法的问题 以及沉默是否就是构成承诺

甲乙的电扇合同不成立,理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条、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3)承诺期限届满,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30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保持一致,受要约人对于邀约做出实质性变更,为新要约。关于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格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的变更为对于合同的实质性变更。
本案中,甲给乙发电报“购500电扇,如能降价百分之十,购1000台。”
乙回电“同意降价百分之十,但现货只有500,令500一个月后发送。”
甲给乙的电报视为要约,但乙对于要约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将发货的数量从1000降到500,令500一个月后发出,那么乙的电报因对于要约做出实质性变更,应视为新邀约,甲方一直未予以回复,直到乙派业务员到甲公司进一步沟通,得到正式通知,已从他处购得电扇,不再需要。
鉴于,乙对要约做出实质性变更,乙发给甲的电报不能视为承诺,应视为要约,对于乙的要约,并且甲一直未予以回复,不回复是甲的权利,那不叫默认,因为只有甲通过承诺通知乙,并且甲的承诺与乙的新邀约保持一致,才能视为双方合同成立。司法依据《合同法》25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本案中乙对于甲发出要约,甲未予以回复,说明乙没收到甲的承诺,没有承诺,自然双方合同不成立。
解答完毕

⑤ 关于《合同法》的承诺

这到题目答案肯抄定是D,解答如下: A 答案不构成承诺,因为并非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B 未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视为拒绝承诺。 C 此广告为要约邀请。理由:按照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广告一般为要约邀请,内容明确并明确表示受约束的非人身性质的广告视为要要约。此题干中的的广告明显为要约邀请,一者,并没有明确签约的表示。二者,内容并不具体。连标的,价款等基本的条款都没有。 D 此为要约,因为内容明确具体,且明确的表明了受约束。所以选项为D 参考法条:第十四条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
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希望你帮到你,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⑥ 合同法中的承诺能否被撤销

我国合同法规定,承诺在作出到达要约人之前是可以撤回的,但不能撤销。承诺一旦到达要约人即视为合同成立。此时应为合同的撤销问题。

经济法中合同法题目

(1)要约邀请:家具厂1997年2月1日致函Z机关(以每套1000元出售办公桌椅)为要约邀请; 要约:【要约的定义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 要约成立的条件:【a.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如果没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受要约人难以做出承诺,即使做出了承诺,也会因为双方的这种合意不具备合同的的主要条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谓“确定”,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则无法承诺。b.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拘束。】 所以,这里:要约为【家具厂于2月4日又发函Z机关,同意Z机关提出的订货数量、交货时间及方式、付款时间及方式,但同时提出其每套桌椅售价1000元已属优惠价格,考虑Z机关所订桌椅数量较多,可以按每套桌椅900元出售】,满足要约成立条件。 承诺:定义【依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 所以,Z机关2月6日发函表示同意为承诺。(2)承诺生效时间:【《合同法》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势订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知道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所以承诺生效时间:2月6日(3)合同成立时间:【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2月7日,家具厂回函告知收到邮件,没有异议,合同即成立。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上的承诺是什么

承诺是受要约人抄同意要约的袭意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
任何有效的承诺,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要约和承诺是一种相对人的行为。因此,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作出。被要约人以外的任何第三者即使知道要约的内容并对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认为是承诺。被要约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约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承诺都具有同等效力。 (2)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所谓有效时间,是指要约定有答复期限的,规定的期限内即为有效时间;要约并无答复期限的,通常认为合理的时间(如信件、电报往来及受要约人考虑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有效时间。 (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

⑨ 合同法对承诺有什么规定

1、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专(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属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2、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3、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4
合同法,承诺
1、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2、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3、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4

⑩ 合同法的题目

D
商业广告一般是要约邀请,但如果有明确的标的,价格和数量的话视为对不特定人发出的要约。因此对其的行为构成承诺。

AB两项都错在不是由特定人向特定的人发出的

C这个问题如果放在CISG《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里肯定是不行的,中述“缄默或不行为不视为承诺”。我国《合同法》意见稿中曾有类似规定,但最终没有否定默示承诺。不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还是不要选C,另外要看是单选还是多选。

热点内容
关于防疫法律知识的手抄报图片 发布:2025-07-25 21:20:11 浏览:401
cctv2016年2月16号早社会与法 发布:2025-07-25 21:19:56 浏览:241
罗马法在西欧社会生活中完全消失 发布:2025-07-25 21:16:34 浏览:921
各国通常有统一的行政法典 发布:2025-07-25 21:04:11 浏览:648
民法训诫 发布:2025-07-25 20:59:19 浏览:632
芜湖法律援助中心在哪 发布:2025-07-25 20:56:42 浏览:718
刑法第三节 发布:2025-07-25 20:53:54 浏览:253
双星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07-25 20:52:01 浏览:347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 发布:2025-07-25 20:50:27 浏览:850
刑法176条缓刑条件 发布:2025-07-25 20:49:29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