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

发布时间: 2022-02-12 02:09:10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 急急急

(1)合伙协议关于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按规定,合伙企业可以委托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未接受委托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其他合伙人不再执行合伙企业的事务。但注意,合伙企业处分不动产、改变企业名称等事项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2)甲聘请王某担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符合法律规定。按规定,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3)张某没有成为(未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依据《合伙企业法》规定,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先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乙反对征得甲的同意,没有征得丙丁的同意,故不能成为企业的合伙人。

㈡ 经济法概论的案例分析题。请解释。谢谢

答案:(1)不正确。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应当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2)不正确。刘某虽然与其父母共同居住,但经济上独立于其家庭,是用个人财产举办个人独资企业,只能由自己承担无限责任。

㈢ 经济法概论试题 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1.
(1)B公司的承诺有效。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生承诺,按通常情况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本案虽然承诺到达要约人时间超过承诺期限,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时限而不接受承诺外,故该承诺有效。
(2)C公司承担标的物灭失的风险。公司法规定,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的,出卖人对标的物交付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即由灭受人承担。
(3)B公司对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因为A、B两公司合同已生效,B公司不履行即违反合同,故B公司应承担责任。
(4)B公司对C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B公司按时供货,已尽合同规定之义务。货物灭失属不可抗力,故B公司不承担责任。

2.虚假广告 违反不正当竞争法

3.参考答案
(1)甲某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不符合法律规定.《会计法》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甲某在拟销毁的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中发现未结清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时,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3)A公司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A公司会计档案监销存在的问题是,应由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而不是由生产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

㈣ 关于经济法概论的案例分析题,求高人指点,希望给出详细解题过程,谢谢!~

(1)该煤矿招收工人中存在违法行为。
其中20名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是不回能再行签订合同的。答一定要在原合同到期后再行签订新合同,否则这20名工人将对原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此外婚丧期间还应支付工资等。
(2)该合同的签订程序违反了法律程序:如一定要签合同,其中20名工人应先依法解除与原单位的合同,再行签订新合同。
(3)该份劳动合同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原因同上。

㈤ 经济法概论 案例分析题

1\发起人符合法律要求
2\符合规定
3\不符合规定,监事长不能兼财务负责人

㈥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是采用确定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的方式进行的。因而自有法律以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广泛的存在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性质和结构不同,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价值观念不同,因此,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社会中受重视的程度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就不同。中国古代有“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也就是根源于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认识有所不同,由于经济不发达,整个社会对权利义务的侧重有偏颇,形成了只重义务不重权利,古代社会基本上都是倾向与义务本位。因此,“无讼”、“厌讼”、“耻讼”的观念横扫整个中国法制历史。

在古代诉讼中,刑事案件叫做“断狱”,民事案件称之为“听讼”,因此“无讼”、“厌讼”、“耻讼”的说法主要是从私法的角度上说的。私法主要保护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由于古代经济并不发达有“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说,政治、文化也相对匮乏,又有“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无讼为贵”的法律思想来主导。造成了古代“守法”内涵的片面化。古人仅以守法法理解为遵守法律的义务,称之为“良民”,“好讼之子,多数终凶”,被称之为“刁民”。然而现代社会,正在从重义务逐渐的演变为注重权利,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权利为本位的社会。因此,“无讼”、“厌讼”、“耻讼”的传统将会一步一步的被打破,中国现今各类诉讼案件逐年递升,人民法院真正成为了维护人民权利的机构。

权利本位体现了当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当代法的价值追求是权利而非义务,法的价值中最高位的权利就是人的自由权,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要法律至上、权利本位。随之“守法”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遵守法律义务这重消极的守法以外还包括实现自己的权利这种积极的守法,从而保证法的正确实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当前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要以社会主义法治与之相对应,而权利本位是法治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人权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关注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权利实现。并且与法治、人权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也是当代诉讼案件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只有坚持以权利为本位,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机制,使公众能得到更公平、正义的审判,是当代法制建设不断追求的目标。

㈦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

1.本案为有效合同。因为张某的行为构成了表见代理。所谓的表见代理就是,行为人没有代回理答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了合同,如果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那么善意相对人就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该合同的效力,被代理人须对此承担责任的代理。简言之,即本无代理权,但表面上却足以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而按有权代理对待的行为。《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2.应判决甲公司向乙家电厂支付10万元的货款,之后甲公司可以向张某要求赔偿。因为标间代理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本案中的乙家电厂不知道张某被开除,为善意第三人,为维护市场秩序,保证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信心,应当对乙家电厂的利益甲乙保护。

㈧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

丁公司,不能,理由:债务未到期。

丙公司,可以,诉讼时效法官不能释明。题干说了,各债权人讨债无果,个人以为,时效中断

乙公司,不可以,债权为确定。

㈨ 经济法概论 案例分析

第一个案例
向证券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的有关人员送1000股
这是一种明显的违法行为

第二个案例
如果房屋产权不属于曹某的话,只有曹某和王某签订了委托书之后售房协议才算生效。并且,一处房屋先后卖给几人也是不对的,应该按协议订立的先后顺序来看协议是否有效。
曹某需要对朱某负违约责任,对于其他人曹某是否构成诈骗等罪责,lz可以查一下

热点内容
立法法修改前后对照 发布:2025-07-23 01:06:06 浏览:713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试题 发布:2025-07-23 01:05:52 浏览:203
惠州劳动法底薪 发布:2025-07-23 00:59:58 浏览:551
瓦格雷夫法官 发布:2025-07-23 00:54:01 浏览:904
公示催告程序法院 发布:2025-07-23 00:47:25 浏览:5
西南司法鉴定中心地址 发布:2025-07-23 00:43:10 浏览:661
珠海劳动法咨询电话 发布:2025-07-23 00:36:01 浏览:189
商法考试合伙人出资的形式包括 发布:2025-07-23 00:19:57 浏览:626
依法治国培训 发布:2025-07-23 00:15:59 浏览:431
婚姻法照顾子女和女方 发布:2025-07-23 00:09:42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