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15号之前入职

劳动合同法15号之前入职

发布时间: 2022-02-13 07:51:18

A. 公司规定,每月15日(含)前入职,试用期当月不计,是否合乎相关规定

这个是不合规的,不管几号入职试用期都是要算工资的,你们所谓的15号或15前入职只是自己公司的一个规定,属于违规的一种做法。

B. 上月15号之后入职,这个月15号之前离职,公司要给他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吗

您好,需要缴纳。不缴纳的话,员工可以要求补缴。望采纳。

C. 劳动合同的签订日期必须是入职当天吗

是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3)劳动合同法15号之前入职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要求规定: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 劳动法是否规定每月15号之前发工资员工入职多久老板必须发工资我入职两个月,老板一直没发工资。

法律没有规定15号发工资。法律规定发薪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也就是说上月的工资必须在本月最后一天前发放。

E. 劳动合同开始日期与入职时间不符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与入职时间不符,应以入职时间为准。因为员工入职后只要在一个月之内签订劳动合同即可,这也就造成了劳动合同签订时间往往比入职时间要晚。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指的是公司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入职时间指的是员工第一天工作的时间。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F. 劳动法是否规定国企15号之前报到工资应该怎么结算

没有明确规定,不过一般国企都是采取15号前算全月,15号后算半月,看单位有没有相关规定;私企一般都是规定从上岗之日算的,有多少算多少,这样比较合理吧。

G. 劳动合同日期和入职日期是否要一致

劳动合同日期和就职日期不一定要一样。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应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入职日期和劳动合同签订日期可以不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致协商达成的协议,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可以监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履行承诺,尽应尽的责任,一旦任何一方违约,按照相关约定,违约方向另一方进行赔偿。
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签订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同时,要注意劳动合同的内容,这是履行劳动合同和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依据;
4、既要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又要结合实际;
5、合同内容可简可繁。劳动合同签订时要因人、因地、因事而异;
6、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H. 公司规定,每月15日(含)前入职,试用期当月计算一月,15日后入职,试用期当月不计,是否合乎相关规定

不合法。试用期以一个自然月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8)劳动合同法15号之前入职扩展阅读:

职工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就应该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试用期也不例外,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

热点内容
非公企业法律知识讲课稿 发布:2025-07-22 03:40:05 浏览:285
民法典涉及企业 发布:2025-07-22 03:38:38 浏览:309
劳动合同法最新第87条 发布:2025-07-22 03:32:28 浏览:230
郑州大学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怎么样 发布:2025-07-22 03:24:37 浏览:930
山东省法律服务质量监督卡 发布:2025-07-22 03:19:10 浏览:250
民法典七章 发布:2025-07-22 03:10:17 浏览:545
诈骗案件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22 03:09:35 浏览:891
合同法未履行合同 发布:2025-07-22 03:06:57 浏览:633
郑航经济法试卷 发布:2025-07-22 02:58:16 浏览:39
郫县律师事务所电话 发布:2025-07-22 02:48:30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