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英美法系合同法对价原则

英美法系合同法对价原则

发布时间: 2025-07-21 20:41:13

『壹』 英美法律师常说的“对价”,来了解一下|法务英语

在英美合同法中,合同的有效性往往依赖于对价的存在。然而,“对价”这个概念却让法律界人士感到困惑,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法律人,都难以完全理解其含义。这个术语源自未知的源头,但其功能在于区分合同与非法律关系的社交行为。对价证明了合同双方有达成法律关系的严肃意图。尽管如此,“对价”的存在并不能保证交易的公平性,而是表明双方经过了“讨价还价”的过程,不是随意的行为。这与法律中理性行为的概念相似。

“对价”在司法实践中被用作分析工具,法官可能会否定或创造对价,以符合公平正义或公共秩序。虽然“对价”本身只是一个形式,但其背后真正关注的是公平正义与公共秩序。案例法中展示了各种对价原则及其例外情况,使得“对价”理论在实践中显得模糊不清、相互矛盾。

有时,法官为了维护协议效力,会创造某种“对价”。例如,在 Da La Bere v Pearson 案中,被告发布广告接受读者财务咨询,原告写信请求推荐股票经纪,被告推荐了破产经纪,导致原告损失。虽然原告未提供对价,但法院认为报纸通过提供咨询专栏增加了销量,销量的潜在利益构成了对价。

修改合同是否需要重新提供对价?一般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基于对价原则。法院要求提供对价是为了保护当事人利益,防止一方通过敲诈或胁迫迫使另一方接受修改。例如,甲向乙购买货物,后乙擅自提价,甲被迫接受,事后甲可以以受到胁迫为由提起诉讼。法院认为,乙未提供对价,合同修改无效。

然而,“对价”理论在实践中存在争议。例如,在 Roffey 案中,被告向面临破产的原告提供资金,最终工程完成,但被告拒绝支付余款。法院支持原告请求。法院认为,被告获得的实际利益构成对价。这种理论在提供货物或服务时适用,但对于以较少金额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仍然需要对价。Pinnel's 案规则的局限性在于保护债主免受债务人压力接受较少偿债金额,与“实际利益”理论形成冲突。

人们对于“对价”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模糊不清的适用、违背常规认知的规则。尽管存在争议,但“对价”理论在英美法律体系中根深蒂固,难以革除。人们寻求改进这一理论,如废除“修改合同需重新提供对价”的原则,或采用“允诺禁反言”规则。然而,这些尝试并未完全取代“对价”理论,而是试图修正其弊端。

在实际应用中,法律人需在“对价”理论与新的规则之间作出权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随着法律实践的演进,对“对价”理论的讨论与探索将继续进行,以期找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法律规则。

『贰』 英美合同法中的“对价”(consideration)的历史发展过程谁知道啊 请问!急~

对价(Consideration),也称约因,它是英美法上所独有的概念。在英美法上,对价最初来源于合同法上的对价原则。按照1875年英国高等法院在Currie V. Misa案的判决中所下的定义,所谓对价是指合同一方得到的某种权利、利息、利润或其他利益,或是合同另一方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项权利或遭受某项损失,或由此而承担的某种责任。
约因学说的确切起源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英美法上的约因学说起源于16世纪中叶,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至19世纪集其大成。关于约因的起源,有人认为,约因产生于债务的补救;也有人从英国合同法的交易性质方面寻找其起源;有人认为,约因是由关于损害赔偿诉讼的原始侵权性质决定的。在霍姆斯之前,一般认为约因是由衡平法院从罗马法中借用、在做了修正后引入了普通法;但是,霍姆斯认为这是有疑问的。他认为,最早是以quid pro quo的形式将约因和公平联系起来的。科宾也认为,“当今的著述者们都相信,从来没有人找到过任何具体而明确的‘起源’,也没有一个单独的定义可以被说成是唯一‘正确’的定义,而且,也从未有过一个可用以推论地确定强制执行性的简单而统一的‘学说’。”不管怎样,基于上述观点,可以肯定的是,约因学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衡平法的产物。
自产生以来,约因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由19世纪英国法官们提出的“获益—受损规则”和由霍姆斯提出的互惠交易理论;之后又产生了允诺禁止反言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约因学说的衰落。

『叁』 英美法律师常说的“对价”,来了解一下|法务英语

英美法律中的“对价”是合同法的一个核心原则,强调了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以下是关于“对价”的详细解析:

  1. 定义与重要性

    • 定义:在英美合同法中,对价是指合同一方为换取另一方承诺所给予的某种东西,它可以是金钱、货物、服务或其他有价值的利益。
    • 重要性:对价原则是合同有效性的基础之一,它确保了合同关系的严肃性和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
  2. 司法实践中的灵活性

    • 法院在解释对价时,会运用公平正义的精神,灵活地创造并解释对价的具体含义。
    • 例如,在Da La Bere v Pearson案中,法院以咨询报纸销量的潜在收益作为对价的创新性诠释。
  3. 合同修改与重新提供对价

    • 当合同需要修改时,重新提供对价往往是保护各方免受不当要求的保障。
    • 如甲乙之间的货物交易,若甲在压力下被迫提高价格,未经重新谈判和明确对价的合同变更可能被视为无效。
  4. 实际利益理论的局限性

    • “实际利益”理论主要适用于货物和服务交易,并非简单地机械套用“重新提供对价”的原则。
    • Pinnel’s案和Foakes v. Beer案揭示了区分“提供货物或服务”与“清偿债务”的复杂性。
  5. 对价理论的争议与弥补

    • 尽管对价理论在英美合同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它也饱受争议。
    • 法律学者们试图通过引入“允诺禁反言”这一创新规则来弥补对价理论的不足。该规则要求承诺方不能随意否认已存在的合同关系,即使没有明确的对价,合同仍具有效性。
  6. 与“允诺禁反言”等新规则的交织

    • 对价原则与“允诺禁反言”等新规则共同构成了英美合同法的复杂网络。
    • 法律实践者需在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则时寻找平衡,以确保交易的公正与公平。
热点内容
学支部条例 发布:2025-07-22 01:55:16 浏览:361
黔江有名的律师 发布:2025-07-22 01:47:24 浏览:485
我们身边的经济法无处不在 发布:2025-07-22 01:46:00 浏览:97
劳动法中有关的病假条件 发布:2025-07-22 01:45:51 浏览:904
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22 01:32:06 浏览:935
劳动法退休年龄的规定2015年 发布:2025-07-22 01:31:21 浏览:4
法院调市委 发布:2025-07-22 01:25:25 浏览:340
银行员工骗客户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2 01:20:41 浏览:947
西藏法律援助中心电话 发布:2025-07-22 01:16:29 浏览:388
关于人性和道德作文 发布:2025-07-22 00:58:27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