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有关的病假条件

劳动法中有关的病假条件

发布时间: 2025-07-22 01:45:51

Ⅰ 2024新劳动法病假可以休几天

2024年新劳动法病假最长可以休24个月。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具体规定如下:


*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此外,病假期间的工资标准也有明确规定。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工资数额的计算还需考虑劳动合同约定、员工月固定工资以及病假天数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病假期限的长短由具体的病患情况决定,而病假期间的工资标准则与劳动者的连续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劳动者在享受病假权利的同时,也应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确保病假期间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有任何疑问或争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

Ⅱ 江苏劳动法病假规定

法律主观: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法律客观:

病假,雇员每月或每年可照拿工资的病休天数或时数。劳动法如何规定病假的呢?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病假规定相关知识: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3个月;五年以上的为6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6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9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为12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18个月;二十年以搜烂上的为24个月。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第6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3、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4、劳动法第四十八条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猜漏信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5、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穗轮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Ⅲ 新劳动法中对请病假的规定

新劳动法对请病假的规定如下

一、病假待遇

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依法享有病假待遇。病假期限的长短,根据员工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等综合因素确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员工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二、病假申请流程

员工需请病假时,应首先向用人单位提供有效医疗证明,如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等。然后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病假休息。员工应尽量避免事后补假或未经批准擅自休假的情况。

三、病假期间的保障与限制

在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如基本薪资、社会保险等。同时,也应对员工的请假情况进行合理限制,确保病假不被滥用。对于长期病假或病情严重的情况,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员工提供再次的医疗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四、病假结束后的复工要求

员工病假结束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康复证明,以便顺利复工。若因特殊情况仍需休息,应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并办理续假手续。对于长期病假后复工的员工,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岗位安排或调整。

新劳动法对请病假的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员工在请病假过程中遵守用人单位的相关规定和流程。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Ⅳ 新劳动法中对请病假的哪些规定

新劳动法中关于请病假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 员工在病假期间应获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的病假工资。
    • 员工的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也应按时缴纳。
  2. 病假的申请流程

    • 员工需按照公司的规定流程进行申请,通常需提前告知所在部门的主管或领导。
    • 员工需提供医院的相关证明,如诊断证明、病历等。
    • 在病假期间,员工应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与单位保持联系。
  3. 病假的时长和次数限制

    • 具体的病假时长和次数根据员工的工龄、病情以及公司的规定而定。
    • 在特殊情况下,如员工因病需要长期治疗或休养,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
  4. 病假期间的权益保护

    • 公司不得随意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也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员工的工资待遇或拒绝支付相关的福利待遇。
    • 公司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确保员工在病假期间的身心健康。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并确保公司在员工因病需要请假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Ⅳ 劳动法对病假的规定

(1)工龄不满十年且不足五年者,休假时间设定为三个月;
超过五年但未满十年者,休假时间延长至六个月。
(2)工龄超过十年且不足五年者,休假时间设定为六个月;
超过五年但未满十年者,休假时间延长至九个月;
超过十年但未满十五年者,休假时间延长至十二个月。
(3)工龄超过十五年但未满二十年者,休假时间延长至十八个月;
超过二十年者,休假时间延长至二十四个月。
【法律依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2、病假工资规定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热点内容
法院是政法委管 发布:2025-07-22 07:36:07 浏览:555
双城区法院法官 发布:2025-07-22 07:18:49 浏览:935
法学注释体例 发布:2025-07-22 07:16:44 浏览:13
法院的社会责任 发布:2025-07-22 07:15:29 浏览:664
劳动司法关系 发布:2025-07-22 07:13:02 浏览:994
颁布和立法 发布:2025-07-22 07:06:36 浏览:977
税务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22 06:57:53 浏览:781
思考和法学 发布:2025-07-22 06:57:42 浏览:394
行政法学基础教程 发布:2025-07-22 06:51:19 浏览:376
公司法中小股东 发布:2025-07-22 06:50:46 浏览: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