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是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重要方面
1. 经济法是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之所来以是一个独立的法源律部门,决定于它有着特定的调整对象.
它只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不调整其他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与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也运行就是说经济法调整的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是有自己的特征的,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既不是交叉的,也不是重叠的。
2. 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区别
经济法是与市场经济活动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部门之一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经济立法、经济执法、经济守法活动,以及经济法学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学科,应当全面、完整反映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重要作用、立法意义和理论依据。
、经济法与经济法学
经济法与经济法学,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经济法的完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法学所提出的各种经济法学说、概念、理论、原理及对各种经济法制度建设的探讨为经济法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可借鉴的建议。经济法与经济法学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过,有学者在重新考察了经济在我国初始使用的含义之后,又发现,经济法被分化出了新的语义,这一语义使经济法在某些时候等同于经济法学。
二、经济的法与经济法
“经济的法”的观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因而凡是与经济有关的法统统可称之为经济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经济法,其法域几乎涉及部门法体制下的所有部门。“经济法”则是更多地从狭义的角度讲的,这一语义被严格限定在经济法作为部门法的特定范畴之内,即只有反映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干预、参与及调节经济,以及社会公益等经济法本质属性,且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才属于经济法的范畴。
三、经济法学与法经济学
法学和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集中体现在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法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方法来解构法律的成长规律、结构、效益及创新的学说,核心思想是“效益”。它侧重于用经济学的准则和价值观来评判法律问题,认为一切法律都应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一个部门法学,探讨经济法理论问题并揭示经济法规律的法学学科。它侧重于用法学的准则和价值观分析经济问题,研究对特定经济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或规制。二者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
(一)两者的联系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都是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现实和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理论,都涉及法学和经济学理论,都研究法律制度与经济运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两者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理论、目的的不同等方面。
1.在研究对象上
法经济学几乎涉及所有的部门法领域,既包括经济法,又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而经济法学则仅以经济法这一部门法为研究对象。
2.在研究方法上
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理论方法来研究探讨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运行及其他具体的法律问题,主要对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判例进行经济分析,它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在于它的研究方法的独特性;而经济法学运用法学理论方法研
3. 经济法是什么法律部门 a独立 b行政法c民法d重要
选a。经济法具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经济法所干预、管理和调控的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
4. 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而又重要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回现阶段,它答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的内涵包括:竞争法、消费者法、银行业法、证券法、财税法、劳动法、土地法规、环保法等
5.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基本内容
经济法与民商法
经济法与行政法
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
经济法与民法的两者都调整经济关系,两者的一些概念、原则、制度、手段可以通用。区别在于① 民法与经济法调整的内容不同。② 民法以个体权利为本位,在微观经济领域,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在宏观经济领域。③ 民法与经济法的主体系列各不相同。
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必要时也采取行政手段。但经济法与行政法又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①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 关系不同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②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系与行政法不同。③经济管理法律关系追求的是一定经济目的与经济效益,行政法的目的在于使得控制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调整经济关系,但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① 经济法主要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多是跨国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② 经济法的调整方式多为综合方式,国际经济法的则多为民事方式③ 经济法的责任方式多种多样,国际经济法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
要点精解
1、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比较鉴别的问题,其更多的关系到经济法是否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存在,1980年代中期,在法学界就曾经有过民法与经济法的大讨论。如今法学界一般认为经济法具有独立性,经济法的范畴也从“大经济法”理性回归到我们今天对经济法的理解上来。2、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有着其特殊的理念、本位、调整对象,调整方式以及基本原则等内容。社会本位就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之一,基于国家、社会、个人的三元结构划分,经济法在社会层面担负起了重任,与行政法和民商法共同构成了现代性的法律体系。3、经济法以其新颖性和活力形成了这样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可以用来突破法律部门之间旧有的疆界,并把从不同的传统规范、尤其是从传统的商法规范中引申出来的各种原理重新组合一个整体。这也是其与其他部门法相比的一个重要特征。
复习指导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前几年一直是考研命题中的热点,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点。比较困难的是一些比较边缘的题目,例如:试论述消费者权益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部门。这就不仅要求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着比较好的把握,更是要对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有何种联系和区别都要有着熟练的运用。可见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掌握是应付此类综合性较强的考题的关键。
6. 经济法学与经济法的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
1、经济法: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专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属发展规律的理论。
2、经济法学: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
二、起源不同
1、经济法起源:人类经济学起源于中国古代以实践为代表的价值观,均富、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代表的平等观,交相利、义利统一为代表的生产关系观,通功易事为代表的贸易观,农本工商末为代表的产业观等等早期经济思想。
2、经济法学起源:经济法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德国制定了《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煤炭经济法》、《碳酸钾经济法》、《防止滥用经济力法令》等一批经济法规范性文件。
这一新的法律现象引起了德国法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研究。随着经济法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一批经济法学著作相继出版,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经济法学理论,逐步产生了经济法学。
三、研究对象不同
1、经济法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2、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经济法学以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7. 【急】经济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经济法主要是适应经济类的问题
8. 简述为什么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不但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法律部门的划分应当根据调整对象来划分。一个国家之所以有许许多多的法律部门,是因为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多样性。根据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的不同,可以将一国现有的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就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因此,每个独立的法的部门都必定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为了对这些特定的对象加以调整,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或者方式来进行。如果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而没有特定的调整手段,不一定改变某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的地位。因此,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应当是调整对象,而不是调整手段或方法。
经济法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关键是看经济法是否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具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并且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以及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三类。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可以具体界定为四类: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市场运行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分为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四类。不管人们对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存在怎样的差异,或者在表述上有怎样的不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经济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它调整的是特定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是有一定范围的,而不是一切经济关系,即不象有的人所想象的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的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就是因为调整经济关系的不只是经济法,实际上基本所有的法都从一定程度上调整经济关系。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其中就包括经济关系;行政法、刑法等实体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
9. 为什么说国家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律部门!与相邻门类
有多方面的错综和交叉"这部分内容实用
性较强!考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
就国际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联
系作一简要分析"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关系!大体
上!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属
于国际经济法范畴!调整国际政治关系以
及其他非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则不
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一些综合性的国际
公约!既调整某方面的国际政治关系!也
涉及某方面的国际经济关系!则其中调整
国际经济关系的有关条款!属于国际经济
法范畴"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主
要体现在$首先!权利义务主体不同!国际
公法主体限于国家%各类政府间国际组
织!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则除国家%政府间
国际组织外!还包括民间国际商务组织%
国际商务仲裁机构以及不同国籍的国民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其次!调整的对象
不同!国际公法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外
交%军事等各方面的关系!国际经济法的
调整对象则是国家%国际组织相互之间的
属于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以及国家或国
际组织与异国国民之间%不同国籍的国民
之间的属于经济领域的各种关系#再次!
渊源不同!国际公法的渊源主要是各种领
域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国际经济法
的渊源则主要是经济性的国际条约和国
际惯例!也包括国际私人商务惯例以及各
国国内涉外经济立法"总之!国际经济
法与国际公法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既
密切联系!又明显区别"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关系!这里
的国际私法是指(冲突规范)!即指定含有
涉外因素的民商事关系应当适用哪一国
法律作为准据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
冲突规范的国际私法包括调整涉外私人
间经济关系的冲突规范!以及用以调整涉
外私人间人身关系的冲突规范"前者属于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后者则不属于"国际
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首
先!权利义务主体不同!国际私法的主体
常限于不同国籍国民及各种民间国际组
织机构!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般不作
为国际私法的主体!只有在国家和政府间
国际组织以非主权实体的身份即一般私
法法人的身份从事超越一国国籍的经济
活动时!才可能成为国际私法的主体!而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则通常包括国家和政
府间国际组织"其次!调整对象不同!国际
私法调整超越一国国界的私人间人身关
系和经济关系!国际经济法调整超越一国
国界的私人间经济关系!以及私人%国家%
国际组织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再次!发
挥调整功能的途径或层次不同!国际私法
是关于民商法的法律适用法即冲突法!不
属于实体法!本身并不直接确认当事人的
权利义务关系或者解决有关的讼争!而国
际经济法既包括冲突法!也包括实体法和
程序法#复次!法律规范的渊源不同!国际
私法的渊源主要是有关法律适用方面的
国内立法%国际惯例以及国际条约!而国
际经济法的渊源则不包括国际私法上述
渊源中有关人身方面的法律适用规范!而
突出了其中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冲突规
范和法律适用规范!还包括属于实体法和
程序法性质%有关经济领域的国际公法规
范%国际私人商务惯例以及各国的国内涉
外经济立法"
国际经济法与内国经济法的关系!
内国经济法泛指各国用以调整各种经济
关系的各种国内立法"根据属地管辖权!
各国对于部分或者大部分在本国境内开
展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享有管辖权#根
据属地优越权原则!各国的国内法在管
辖本国境内的涉外经济交往活动%调整
本国境内的涉外经济关系方面!应当优
先适用"因此!各国国内经济立法中适用
于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当然是国
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各国调
整本国境内涉外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
范!其立法形式分为(涉外涉内统一)和
(涉外涉内分流)两种!前者是指某些法
律规范既适用于内国某种经济关系!又
适用于境内同类的涉外经济关系!后者
是指调整内国经济关系和调整涉外经济
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分别的!不能混用"对
于(涉外涉内统一)立法的经济法!其既
是内国经济法!又是国际经济法"确认各
国经济立法的涉外部分属于国际经济
法!要注意排除来自某些强权发达国家
的两种有害倾向!一种是排除或削弱弱
小国家涉外经济立法的(域内效力)!另
一种是无理扩张或强化发达国家涉外经
济立法的(域外效力)"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关系!
国际商务惯例主要是指由各种国际民间
团体制定的调整国际私人经济关系的各
种商务规则"国际商务惯例是国际经济法
的渊源之一!但是其与国际经济法的其他
渊源相比!有重大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
于$第一!国际商务惯例的确立并非基于
国家的立法或者国家间的缔约!而国际经
济法的其他法律渊源则都必须经过国内
立法或者国际缔约等程序才能确立#第
二!它对于特定当事人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来源于当事人的共同协议和自愿选择!而
不是来源于国家主权!而国际经济法的其
他法律渊源的效力则直接来源于国家强
权或其他强制权力!其约束力不依赖于当
事人的意志#第三!当事人对于国际商事
惯例可以全盘采用!也可以有所增删!而
对于其他国际经济法法律渊源!尤其是其
中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则没有选择的自
由#第四!国际商务惯例对当事人的约束
力虽然不是直接来源于国家强制力!但是
其实施或者兑现则需要借助于国家的主
权或者其他强制权力"
10. 经济法作为一个新的法律现象和法律部门,请区别于传统法律部门在
法法的调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