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心理访谈啃老
A. 看社会与法频道的心理访谈:妈妈我恨你的感悟
没看到。
B. 33岁女大学生啃老十年,哭诉:父母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翱翔,为何
说到啃老,不管是父母辈的人还是年轻一辈的人,都很唾弃这种行为。父母养大一个孩子,最后不仅没能迎来幸福晚年,还背负了一个“巨婴”的负担,着实让人生气。
33岁女大学生啃老十年,称父母欠我一个道歉
央视出品的《心理访谈》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位在家啃老10年的女大学生范成金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范成金23岁大学毕业,出去工作过几个月,后来因为性格原因辞职回家,一待就是10年。这10年里,她都没有经济来源,依靠啃老过日子。年迈的父母尝试过赶她出门上班,但都没有用。
说起自己啃老,范成金认为父母有很大责任,她说父母从小就喜欢打击自己。小时候她喜欢设计和科学,还曾经自己设计并做了一双鞋子给父母看。结果父母一顿骂,说她不务正业,还揍了她一顿。
范成金认为是父母的贬低打击式教育让她自卑,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不敢出去工作。面对镜头,她哭诉:父母欠我一个道歉,他们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翱翔。
这其中究竟孰是孰非?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范成金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一言两语也难以说清楚。范成金怪父母从小打击她,让她变得自卑敏感,和别人社交都会觉得紧张,最后干脆就不进入社会了,在家啃老。
虽说范成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确实不对,但这不是她啃老的理由。就算是得到了父母的道歉,范成金真的能克服社恐吗?答案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说,与其抱怨父母,不如想办法克服眼前的困难。
但通过范成金的经历,我们也不难看出,父母“打击式”教育的弊端:
①影响孩子自尊心
父母的贬低和打击,对孩子的人格完整不利,会让孩子感到得不到尊重。长时间被父母贬低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会降低,觉得自己很差劲。比如《少年说》这档节目里,曾经有一位名为璟颐的女孩,上台吐槽自己的母亲总是打击自己:“你总是打击我,会让我觉得我自己很差劲。”
育儿寄语:
中国父母的贬低式教育,除了语言暴力外,还有否定孩子的自谦。比如别人夸奖孩子的时候,父母都会自谦一番,说孩子平时很笨的,这次只不过走了狗屎运。总而言之,父母应该要抛弃这种想法,孩子聪明厉害,就要多夸奖一下,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在只擅长的领域继续前进。
C. 心理访谈的主持人介绍
姓名: 阿果所在单位:中央电视台 十二频道《心理访谈》
职业: 主持人
出生: 6月7日
出生地: 四川省大凉山
族别: 彝族
主要 工作经历:1994年 —2002年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
2002年—2004年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
2004年—现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
栏目箴言: 打开心灵之门,倾听心理故事,倡导快乐人生。心理的故事一旦打开——比天空更广阔,比海底更深邃,比我们看到的世界更让人回味无穷。 女,文学博士,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主持人,主任播音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曾任《山东文学》杂志社编辑,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全国普法办公室与山东电视台合办的《金剑之光》栏目制片人、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主持人。曾短期兼任《社会经纬》、 《新闻调查》栏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
199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金士明杯”第二届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社教类金奖。
2001年获得第五届“金话筒奖”。
1996年、1998年两次获得“金剑奖”全国优秀法制节目主持人奖。1995、1999年分别获得第二届、第四届金话筒奖银奖。
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编辑”。作为策划人和撰稿人、主持人参与制作大型系列节目《法治中国》,获1999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参与2003、2004年度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推出活动,担任央视记者节特别节目主持人、撰稿人,其中03年度的节目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特别节目类一等奖。 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1996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先后在《半边天》栏目和《生活》生活栏目担任编导。
2001年到《讲述》栏目任编导,后担任该栏目主编。
2004年10月开始参与《心理访谈》栏目的筹备工作,并担任主编。
寄语: 让每一个心灵,都有一个休息的港湾;让每一段人生,都更加精彩和成功。
D. cctv12《心理访谈》是在哪年哪天开始播出的
观察心理个案 打开心理话题 探索心理路径 促进心理健康 实现和谐人生
请观众朋友们注意: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名牌栏目《心理访谈》
首播时间: 每日 11:15
重播时间是次日的: 14:45 23:25
就是说心理访谈的首播和重播时间都改变了,上午的比以前提前是20分钟,下午的提前了40分钟,晚上的比以前晚了15分钟。
随着我们的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常常使人们处于失衡状态,个人的亚健康情绪及亚健康心理的积累,以至于有人说: “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而诱发的众多的社会矛盾也与此密切相关。为此,央中央电视台在新开播的社会与法频道(12频道),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全新打造出了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大型日播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同时,这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也将为那些极需要抚慰与疏导的心灵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家园。
E. 女大学生毕业后啃老十余年,接受采访为何说是父母害了自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只是这样的心愿有多少能够实现呢?为了促使子女成龙成凤,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选择了打压式的教学方法,常常抱怨子女一事无成,可是他们并未想过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取决于父母最开始的教育。你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那样的人。
教育孩子,首先是要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这个“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更是指心理健康,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懂得换位思考,用更宏观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亲手把孩子用来飞翔的翅膀掰断。
F. 央视法制频道一线栏目有几个女主持人
沙玛阿果,中央电视台法律频道《心理访谈》节目主持人 。毕业于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她是四川大凉山彝族的后代,姓沙玛,因家里人都亲昵地称她的名字阿果,到中央电视台后就这样叫开来。
路晨,女,吉林长春人。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在《大家看法》、《一线》栏目,担任主持人、编导等工作,致力成长为集采、编、播多种才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主持人。
元元,女,汉族。199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本科,同年进入中影公司任德文翻译,1994年调入北京电视台,先后担任记者、主持人、制片人、副主任等职务。中央电视台法制节目主持人
张小琴,山东莱芜人,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央电视台《讲述》、《心理访谈》主持人。《道德与法制》栏目士山东电视台和全国法制节目中唯一一档连续播出14年的名牌栏目,目前该栏目已连续8年获得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
CCTV-12法制频道的《庭审现场》栏目节目主持人齐奇
张越,1965年10月出生于北京,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198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
1989年,在北京财会学校任教。在此期间做了一段时间的自由撰稿人,并开始尝试电视编剧,参与了《我爱我家》、《临时家庭》等电视剧的编剧。1995年底,担任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主持人。2004年3月29日,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人生》栏目主持人。后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夜线》栏目主持人。2006年,获得“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荣誉称号[2] 。2010年,再次获得“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荣誉称号。
G. 有什么关于心理访谈之类的节目
大型心理栏目《心理访谈》
观察心理个案 打开心理话题 探索心理路径 促进心理健康 实现和谐人生
请观众朋友们注意: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名牌栏目《心理访谈》的播出时间09年更改了:
现在的播出时间是:
首播时间: 每日 11:15
重播时间是次日的: 14:45 23:25
H. cctv12心理访谈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抄名牌栏袭目《心理访谈》的播出时间更改了:
现在的播出时间是:首播时间: 每日 11:15
重播时间是次日的: 下午 14:45 和 晚上 23:25
就是说心理访谈的首播和重播时间都改变了,上午的比以前提前是20分钟,下午的提前了40分钟,晚上的比以前晚了15分钟。
I. 求cctv12心理访谈节目的联系方式
CCTV-12(“社会与法”频道)的
中央电视台12频道 - 建立“社会与法”频道,是中央内对“法治”的容实施和“德”治国之道和建立“和谐社会”,并采取重大举措的目标。 “
”公民公正的公共服务“是”“的核心理念和诉求的渠道。
”社会与法社会与法“频道以稳定社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她补充说,迎接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满足在社会生活中公民的需求。“社会与法”频道将努力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力求好看,有用的,它会依靠央视通信资源长期的积累,我们观察社会,伦理,法律,为各种节目形式的新闻的主要内容,特点,访谈,直播,电视等地建立了道德观渠道活跃和生动的形象,保持通道迷人的魅力。播出栏目道德观察(日播版)今日在世界剧场戏剧的视野半径法第一线的法律讲堂时空规则,说天网法庭心理访谈自白
J. 33岁女大学生,在家啃老十年,现在怎样了
老生常谈的教育,茶余饭后的子女,永远是父母谈论的重心。可是,又有多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后化成现实呢?时间在流逝,那些顽固的父母却从未消失,有的常常抱怨子女一事无成的父母,从未想过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没有人天生就是无用的,也没有人天生就是不聪明的,所有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取决于父母最开始的教育。
2、与父母关系严重不和,难以化解裂痕
言语的好坏影响两个人关系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恶劣的言语变多,双方的关系只会变得更加不和谐,难以重修。
3、童年产生阴影,容易导致一事无成
童年与父母的相处能够影响未来人生的走向,对于一个从小受到父母大家孩子来说,这种打击言语只会成为一种压力和阻力,使孩子无法前行,严重将导致一事无成。
03如何避免"打击式"教育?
1、父母要多检讨自己的教育,不要自欺欺人
为人父母有责任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无论好与坏,都需要从孩子身上获得反思,只有真正去深思教育的内涵,才能有助于孩子发展,而不是自欺欺人钻牛角尖,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
2、不要让拙劣的言语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恶劣的言语很容易成为打击人心里设防的利器,对于拥有脆弱心灵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和讲话,避免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3、尊重孩子的成长和选择,给予支持和赞美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和赞美的话,每个父母都需要做出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好,尊重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选择,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结语: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脆弱的,不要让打击成为毁掉孩子一生的利器,只有尊重和理解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成长。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