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罗斯福
❶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是天天吃“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
(1)报纸、议员、胡佛的言论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指责罗斯福新政一些触犯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做法;罗斯福则认为他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仍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2)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对银行、农业、工业分别进行了调整。在银行、农业等方面的调整,有国家政府的经济保障。在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中,1933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行业的工业企业必须遵守的规章,并保障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通过自选代表与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规定了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这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某些局部利益,因此遭到急功近利的资产阶级各方面的批评。 (3)资产阶级在如何发展资本主义上存在分歧,在调整经济危机的方式上也存在矛盾,这是资产阶级不同政党主张上的差异,在本质上并无根本冲突。新政调整了垄断资产阶级同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资产阶级的长远和整体利益。 ❷ 罗斯福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当时的美国政治和经济各有什么作用 “新政”初期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侧重于社会经济,主要内容有:1、建立民间护林保土队,安排失业者到国有森林里去工作,从事重新造林、控制洪水与土壤保持等工作;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针对十八岁到二十五之间青年人的《民间护林保土植树造林法》,并成立了民间护林保土队,建立了新政时的第一个救济机构,因为这部分青年人通常缺乏技术和经验,失业率特别高,把这部分人用于资源保护和植树造林等工作,不但使他们得到妥善安置,并且他们的薪饷每月扣除一部分汇到他们家,这样也就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2、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措施。1933年5月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拨款5亿美元,用于千百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的某种紧急救济,雇佣失业工人搞公共工程建设。在1935年又颁布了《紧急救济拨款法》实施以工代赈,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成立工程振兴局,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建立全国青年管理署,在其成立七年内,为60万大学生和150万中学生找到了半工半读的工作。3、实行抵押救济。抵押救济是用来帮助中产阶级房产主的⑦。颁布《住房再贷款法》、《国有住宅法》,并于1934年6月设立了联邦住宅署,该署是一种联邦抵押保险体制,该署在确保中产阶级住宅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房屋建筑业的发展。 ❸ 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
1、健全国家体制 ❹ 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原因是当时金融危机下,人们纷纷失业,政府为了促使人们就业,缓和劳资矛盾,巩固工农业生产,下令举办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河治水,如民工队植树造林等等。 ❺ 罗斯福在新政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面包,牛奶白送 ❻ 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叫什么方式? ❼ 罗斯福新政中社会保障措施的 看法 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成员在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内在稳定器”,只有做好社会保障,才能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等方面来回答此问。复兴美国工业为美国新政首要目标,但只有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才能促进经济恢复。《社会保障法》的通过,表明美国新政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来确保社会保障,有利于长期稳定局面的形成.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