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法怎么产生的

社会法怎么产生的

发布时间: 2025-07-15 20:06:25

1.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不仅如此,资产阶级社会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成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主色调,斗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第二,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受压迫的劳苦群众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新的社会。

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是社会革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如果不这样,它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夺取政权,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其后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



2. 法的起源的产生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 ① 生产力的发展、② 社会经济的发展、③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④ 国家出现而产生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一)根源·法产生的根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原始社会的氏族联盟和氏族习惯就逐渐被国家和法所代替。法的产生有着经济的、阶级的、社会的根源,同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具体而言:
1.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从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导致了法的产生。法是为了维护某种所有制、调整一定经济关系和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前,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产品实行平均分配,个人与集体浑然一体。利益基本一致使他们只需依靠传统习惯就可以把经济关系调整好了。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产品的交换,逐渐促进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使得财富向少数人的积累,公有制因此逐渐地解体了。
后来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公有制的解体,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在这些所有制的背后,存在着各种不同利益的集团,其中在对抗性的所有制经济关系中,还存在着两个对抗性的社会利益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各个不同利益的社会集团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着保护一种所有制和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斗争,这就使社会的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之中。如何才能调整这些经济关系呢?如何才能迫使广大劳动者——奴隶服从当时奴隶主所有制的劳动条件进行生产呢?靠原来的习惯显然是不行了。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社会各集团在毫无限制的冲突和争夺中同归于尽,于是就根据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一些特殊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来维持社会秩序,以保护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限制甚至消灭那些不利于奴隶制发展的经济,这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可见,法是为了维护某种所有制、调整一定经济关系和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2.阶级的产生是法产生的阶级根源。法是为了维护和调整一定阶级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以前,人们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那时的习惯也是符合氏族公社全体成员利益的,人们能自觉遵守。后来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公社制度的解体,私有制和阶级开始产生。私有制的发展促使私有者吸收更多的劳动者为其创造剩余产品,战俘不再被杀死而是作为奴隶保留下来,奴隶制开始萌芽了,随着个体劳动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产生了个体家庭私有制和子女继承制,社会逐渐向两极分化:一些氏族部落首领通过剥削和掠夺而成为贵族和奴隶主,而广大自由民由于货币、高利贷以及土地所有权和抵押的开始出现而沦为债务人,进而沦为奴隶,社会逐渐分裂为奴隶主与奴隶、贵族与平民、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他们由于根本利益冲突而进行着不可调和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习惯已不能调整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了,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它的统治地位,除了组织国家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外,还把它的阶级意志制定为法,把被统治阶级的活动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并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及统治者与同盟者的关系。显然,这种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特殊社会规范,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是不行的。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需要有表现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调整新的社会关系,需要一种特殊公共权力来确定和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于是法就应运而生了。
3.社会的发展是法产生的社会根源。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
(二)标志·法产生的主要标志
① 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② 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与③ 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是法产生的三个主要标志。
1.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彻底改变了社会规范的特征。在原始社会,社会规范即习惯是人们在共同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是凭借氏族成员内心的信念、自幼养成的行为惯性以及氏族首领的威信来保证实施的,其作用的范围限于本氏族,而现在社会规范中的法则是国家这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公共权力系统认可、制定、实行并用强制力保证实现的,法的适用范围则依国家权力所及的地域来界定。
2.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原始社会的习惯是从维护氏族生存的共同需要中形成的、世代沿袭并变成人们内在需要的行为模式。依习惯行事,是无所谓权利和义务的。
现在,社会成员之间却形成了权利和义务观念,出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分离。这种分离,
首先表现为在财产归属上有了“我的”、“你的”、“他的”之类的区别;其次,在利益(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分配上出现了不平等,即出现了特权;再次,在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别,有的人(贵族和富人)仅享受权利,而大多数人仅承担义务。
3.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在原始社会,氏族内部围绕着生产、分配、婚姻的纠纷或争执,一般情况下由氏族成员即当事人自己自行解决,氏族之问的争端和冲突如边界争执、人身伤害、财产抢夺,则往往通过战争来解决。
在法产生之后,一切当事人不能自行解决的严重冲突而要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由此出现了司法活动和不断专门化的司法机关。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文明的诉讼程序取代了野蛮的暴力复仇,使得人们之间发生的争端可以通过非暴力方式解决,从而避免或极大地减少了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恶性循环的暴力复仇现象,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三)区别·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区别
法与原始社会规范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点:
① 两者都属于社会规范,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② 都要求人们普遍遵守,并且有一定约束力;
③ 都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各自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方式、反映利益、保证措施、适用范围】
1.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原始社会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2.两者反映的利益和意志不同。法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原始社会规范反映原始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和意志。
3.两者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原始社会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传统力量和氏族部落领袖的威信保证实施的。
4.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法适用于国家主权所及的地域内的所有居民;原始社会规范只适用于同血缘的本氏族部落成员。

3. 社会法的起源

社会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英国16—17世纪颁布的救贫法,但现代意义的社会立法出现在19世纪。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但劳资冲突亦空前激烈。由于长期忍受恶劣的工作条件、超长的工作时间,领取吃不饱、饿不死的“饥饿工资”,广大劳工被迫不断与资本家进行斗争,社会因此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在不断蔓延的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再加上社会舆论对劳工人权的普遍同情,西方工业国家的政府终于意识到必须妥善、公正地解决劳工问题,由此启动了社会立法。
180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保护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案,这被视为现代社会立法的开端。1811年,德国国王威廉一世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19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工会法、工厂法等,保护童工、女工的基本权利,并逐步发展到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等。此后,劳动法的兴起成为各国社会立法的重要方向。

1883年至1889年,德国的俾斯麦政府先后颁布了包括疾病保险、灾害保险、养老保养等在内的一系列保障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险法案。此后,针对劳工的社会保险立法开始在西方各国推行。

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以保护劳工权益和实施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立法,开始逐渐扩展为以增进全体国民福祉为宗旨的福利性社会立法。其中,身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发祥地的英国,再次成为各国的立法样板。在二次大战期间,英国发布的“贝弗里奇报告”已经为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描绘了一幅蓝图,上世纪40年代末,英国先后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助法等一系列适用于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立法,进而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此后,“福利国家”的模式风靡西方世界,在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国家纷纷设计了“社会福利计划”,并通过社会立法予以法制化。有分析表明,“二战”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较为稳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颁行了以社会保障法为代表的社会立法,并成功发挥了“经济稳定器”、“社会安全网”的功效。

4. 世界法律的起源和由来

法作为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关系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法的产生具有多个层次的原因。

首先,私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出现,是法律产生的经济根源。私有制的形成促使人们拥有个人财产,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为了规范这些新的经济关系,维护所有制的稳定,法律应运而生。它旨在保护私有财产,调整经济关系,并维持社会秩序。

其次,阶级的产生为法的形成提供了阶级根源。法作为一种统治工具,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当社会上出现了不同阶级,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法律被用来调节阶级之间的关系,防止阶级矛盾激化。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表现形式。

最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法产生的社会根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增加,社会资源的分配变得复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望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法律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关系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法律的形成不仅是经济、阶级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

5. 法律的起源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法的起源问题,存在过神创说、暴力说、契约说、发展说等。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1、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从法的最初起源看,正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导致了法的产生。法是为了维护某种所有制、调整一定经济关系和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2、阶级的产生是法产生的阶级根源。法是为了维护和调整一定阶级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3、社会的发展是法产生的社会根源。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

(5)社会法怎么产生的扩展阅读

法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

2.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发展过程。

3.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浑然一体到法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的分化、法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

6. 论述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答案】:法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民族和社会中有不同的形成过程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具体如下:
(1)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必然产生法,国家与法都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法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这就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
(2)法的起源经历了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①国家和法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渐地、同步地进化而产生的。在国家逐步产生的同时,原始习惯开始转变为对每个氏族成员都有约束力的、具有特殊强制力的习惯法。这种由习惯到习惯法的转变是质的飞跃,标志着法的产生。习惯法是法律化了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②随着社会的进一步推进,法律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习惯法又发展为国家的广泛立法,出现了更为完善的法律形式—成文法
③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对人们行为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是由自发形成的规范到自觉制定或认可的规范的过程
(3)法的起源过程受到宗教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最初的法律总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道德痕迹。
随着社会管理经验的积絜和人类文明的进化,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和宗教规范所调整行为的类型开始由混沌走向分化。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和宗教调整相对区分开来,是一个共同的大趋势。

热点内容
山东省税收保障条例 发布:2025-07-16 03:33:52 浏览:833
2011年10月自考婚姻法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7-16 03:32:18 浏览:738
电大劳动法在线答案 发布:2025-07-16 03:25:21 浏览:655
湖北法治建设 发布:2025-07-16 03:09:33 浏览:336
总法律顾问是什么岗位 发布:2025-07-16 03:07:25 浏览:236
方志平2017民法音频 发布:2025-07-16 03:03:17 浏览:399
北京李凯律师 发布:2025-07-16 02:30:40 浏览:445
福清市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7-16 02:29:59 浏览:370
中国建筑注册人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6 02:29:52 浏览:211
清溪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16 02:27:38 浏览: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