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下面选项属于社会法的

下面选项属于社会法的

发布时间: 2022-03-06 14:34:22

A. 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社会作用的是

法律的社会作用
法律的社会作用是相对于法律的规范作用而言的,指法律对社会和人的行为的实际影响。英国法学家拉兹对法的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将法的社会作用又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而把法的直接作用归纳为预防和鼓励行为、为私人安排提供便利、提供服务和分配财富、处理未规定的争端四种第一位的作用和改变法律程序、执行法律程序两种第二位的作用.美国综合法学派学者霍贝尔则将法的基本作用(功能)归之于维护秩序:安排人际关系、设定权力、处理案件、在生活条件变化时重新规定个人和集体间的关系等。国内法学界通常以法律社会作用的领域将社会作用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我们侧重从法律满足的主体的角度对法的社会作用进行分析,这样可将法的作用分为法对社会整体的作用、法对社会集团的作用、法对个人的作用,这三者相互联系但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法对个人的作用核心就是权利保障,将在相关章节论述,这里略而不论。

1.管理公共事务。任何社会要生存下去,都必须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法律最初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免受赤裸裸暴力的危害。我国古代的许多法律规定与管理公共事务有关。社会越进步,法律对社会整体的作用越重要;法律的科学化、民主化、理性化程度越高,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越明显。法律发展的方向是要从维护一己统治的历史局限性中走出来,成为为全社会谋福利的工具。这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安排人际关系,解决纷争,发展生产、水利建设、交通运输、文教卫生,保护环境和资源,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控制或发展人口等等。

现代法律对社会整体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其任务主要包括:(1)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生活秩序,例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制止各种反社会行为,保障社会安宁,反对恐怖活动,制止侵略战争,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等;(2)对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予以规划和指引;(3)对经
济和技术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予以控制,例如,对颓废文化的控制、制止吸毒等等;(4)对不测事件的受难者予以救济和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险。例如,对自然灾害
的受难者予以救济和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险。

2.阶级性作用。法律的阶级性作用长期被极端夸大了。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法律作用被极端化、单一化为阶级镇压。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镇压”逐渐演变为“阶级统治”、“调整阶级关系”,同时开始引入法律的社会作用,这是一大进步。我们认为强化法的阶级统治职能的观念是阶级意志法本质论的演绎结果,是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观念,它与我国古代以法御民观念一脉相承。它是法方法论的“主客体思维”的产物,也与国人特别的法律经验有关。

将法的作用单纯归结为阶级斗争工具、阶级镇压工具在当今法学界已成苦涩的笑柄,然而在缺乏法学修养的法律匠人和民众中间似乎这还很有市场,在法学界,将阶级性作用作为主要作用,社会作用作为辅助作用的人还不在少数。在法治成为共识的今天,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认识法律的阶级性作用应当注意:(1)阶级性作用只与法律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长达数千年的原始法和无阶级社会的法律都没有法的阶级性作用;(2)即使在阶级对抗时代,法的阶级性作用也只与部分法有关,并非与全部法律有关;(3)在法治社会里,法律的阶
级性作用可能还会有遗留,但已经不具有合法性。因为维护阶级特权的法律有违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也违背我国《宪法》第33条的规定。
同时,我国是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当尊重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我国也已经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应当接受这些世界人
权法的规约。既然如此,人人具有平等的法律人格就应当是我国法律的精神所在,法律为某一阶级谋利的传统在当代中国已经不具备合法性。

B.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关系的是

A.两种划分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划分的
B.两种划分法是互相排斥的
C.两种划分法是互相补充的
D.应该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C. 以下哪些选项是社会保险法的特点

您没有提供选项,所以无法解答您的问题
社会保险简称社保,按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D.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文学艺术。

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等。例如:天体运行、四季变化、社会运动、人体行为。社会意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例如,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繁衍生产行为。

我们要发现意识,全面了解和掌握意识的特征,必须通过意识的表现形式这座桥梁,通过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等意识的彰显部分才能够实现,舍此再无其他道路。

其主要特征:

意识的表述形式是人所创造的概念、理论、观点、知识等。

现绝大多数人所说的意识形态,是指狭义、具体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意识是人关于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和行为的意识、意念、愿望、理想、方案、路线、观念。我们通过观察人的社会活动和行为就可以发现社会意识、了解和掌握社会意识的本质和特征。

社会意识的表述和传播形式是社会个人创造的思想、观点、理论、主义、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图画、法律、规章等。

E. 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源以及国际条约。

所以,选C

F. 18.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监督的有( )。A.人民政协对法律的监督 B.社会舆论的监督 C.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选择ABCD.原因如下:
社会监督即非国家机关的监督,是指各政党、各社会组内织和公容民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和多种途径广泛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法的实施的一种监督。中国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包括:
1.各政党的监督:各政党的监督主要为执政的共产党的监督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2.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是指人民政协、社会团体对法的实施的监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亦即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的组织,长期以来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团体的法的监督,主要是指由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消费者保护协会等所进行的法的监督;此外,还有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进行的法的监督。
3、社会舆论的监督:这是一种十分广泛的社会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发表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对国家各方面工作以及社会法律生活进行监督。在法的方面的监督,主要是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遵纪守法。

G. 下列属于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的是( ) 选项: a、习俗 b、道德 c、宗教 d、法律 e、文化

ABCD

--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根据社会规范的价值领域的范围,可分为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四种形式;
(1)习俗。
习俗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仰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习俗来自习惯。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共同生活的基本秩序,最初都是由习俗来调整与维持的。人们按照习俗行为办事,产生了原始的社会秩序。
习俗的首要特性是广泛性,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举手投足,着装打扮,生产休闲等无不受到习俗的影响。习俗的第二个特性是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习俗很形成,便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以致世代沿袭。第三个特性是地域性。这是习俗在空间上显示出来的特征。亦称作乡土特征。
习俗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是一种软控制,是靠人们把规则内化为意识,成为一种习惯来发挥作用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习俗的社会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2)道德。
道德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以荣辱和善恶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相互 关系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总是和社会发展的持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永恒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的控制,使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意识,让人们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越轨。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是自觉的,而不是强迫的,即道德的控制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压力、监督和人内在的良心认识来实现的,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与习俗相比,道德对人们的控制要强一些。一般地说,"不从俗"不会引起社会较大的关注,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但不道德则往往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与法律相比,道德虽然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性,但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更广泛,更普遍的约束力。法律不能涉足的地方,道德即可起作用。
(3)宗教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思想中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与习俗、道德一样,宗教教规也是通过教育手段来发挥作用的。但教徒对教规的格守要比习俗、道德更强、更自觉,是约束教徒行为的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宗教规范的社会作用是消极的。
(4)法律
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机构保证实施;法律规范肯定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又以全民的形式出现,不同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意愿,因此也具有普遍性、继承性和发展性;

H. 下面哪个法不属于社会法

社会法包括劳动法,工会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内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容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法,仲裁法,社会保险法,退休待遇解决办法,探亲待遇解决办法等。

I.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法正确的选项是

如果电脑没有,那么我们无法将我们想表达的告诉计算机,计算机无法作出相应的响应。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来实现我们与电脑的沟通(将我们的指令转成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而D项,与计算机的性能,它是互相对应的,一个好的配置没有一个好的来支持,硬件再高也是不行的,有的会有很多冗余的内存调用。导致浪费电脑资源从而影响电脑性能。一个好的没有一个适用它的硬件环境,也不能起到它的最大作用。

热点内容
口头答应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9 10:00:19 浏览:421
经销商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9 10:00:09 浏览:582
户口本和身份证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9 10:00:09 浏览:856
社会与法带血的掌纹 发布:2025-07-09 09:41:28 浏览:412
法院有前途吗 发布:2025-07-09 09:21:02 浏览:88
公司法律制度心得 发布:2025-07-09 08:49:24 浏览:729
刑法的宗旨是 发布:2025-07-09 08:40:03 浏览:221
刑事诉讼法考点图 发布:2025-07-09 08:33:22 浏览:555
行政诉讼法第43条 发布:2025-07-09 08:32:25 浏览:778
浙江省2015综合法律知识考试时间 发布:2025-07-09 08:26:39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