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与社会调整

法与社会调整

发布时间: 2022-03-28 20:23:18

Ⅰ 法律和道德调整的范围关系式什么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社会都离不开硬控制和软控制,所谓硬控制,是指通过强制力来保证实现,如法律、军队、警察、监狱等;所谓软控制,是通过思想政治道德的教化来控制。人具有生物的本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们要想在社会中很好地生活,就必须要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有的属于法律范畴的,但更多的是属于道德范畴的。雨果说:“对于人民来说,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于个人来说,惟一的权力是良心。” 在礼教社会,道德就相当于今天的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复杂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已不足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人们不肯为了讲究“划地为牢”之类的“信誉”而去牺牲生命了,这时法律便应运而生了。法律和道德都是行为规范,所不同的是法律具有强制性。也许有人会想,现在是法制社会,维持秩序要靠法律,而不能靠道德。我们当然毫无理由忽视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但也应该清楚,法制是建立在道德良心基础上的,连起码的道德良心都没有了,谁还会去认真执法呢?对于违法犯罪的人来说,真正能使他们弃恶从善、悔过自新的,主要是道德的力量。一个人如果真的丧尽天良,六亲不认,丧失人性,法律对他只能起到刑罚作用,而起不到约束作用。尽管与法律相比,道德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在更宽泛的领域,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起约束作用的还是道德,而不是法律。道德良心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是每一个人内心的警察,有了它,人们便各自安分守己,没有它,个人贪婪的欲望就会像阿拉伯神话中魔瓶放出的魔鬼一样为所欲为,造成社会的混乱。世界上只有一个未曾中断过自己历史的国家,那就是中国。其根本原因是华夏文明哺育和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无数的人为国捐躯,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无数的人为民请命?不是法律,而是道德情感!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法律是解决“罪不罪”问题的,道德是解决“对不对”问题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大多数“罪不罪”就含在“对不对”之中,但是,许多“对不对”却不是“罪不罪”的问题。当道德与法律相冲突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绝不可以打着道德的幌子干违法乱纪或践踏法律的勾当。

Ⅱ 如何正确看待法律和政策在社会调整中的不同作用

法律是普遍性、长期性的规定,政策是结合实际情况做的现时要求和规定。政策的制定不能与法律相背。

Ⅲ 法律在社会关系调整中的作用

法律的社会作用就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但并不是能够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调专整法律化的社会关属系,即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就是法律主体之间由于作为或者不作为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冲突。因此实体法中的每一条律条,都是调整某一个法律关系,也就是调整某方面的社会关系。所以,你看看法条,它规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就是在解决符合这种法律关系的社会上矛盾。

Ⅳ 法律如何调整社会关系

法律和社会之间有着密切而且复杂的关系。归纳来说,法律来源于社会,由社会的经济基回础所决定答,同时反过来法律又维护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对于不同的时期或是对比不同的社会环境,法律有着各不相同的内容形态,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先说法律的起源,法律不是原来就有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前,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产品实行平均分配,个人与集体浑然一体,利益基本一致,这使他们只需依靠传统习惯就可以把经济关系调整好了。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原始社会的氏族联盟和氏族习惯就逐渐被国家和法律所代替。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秩序,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律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
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为了调整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应运而生的,法律不能脱离社会。

Ⅳ 试阐述法律是怎样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的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是一种社会规范。不同于宗教、道专德、社会习俗等属其他社会规范,法律具有以下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规范,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国家意志的法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 (2)法在国家权力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而其他社会规范只对特定成员在特定范围内有效,如宗教中的教规,只对教徒有约束力。 (3)一切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法不同于一般社会规范的特点就在于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是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道德、宗教以及习俗的实施一般不具有像法律一样严格和细致的实现程序。

Ⅵ 法律与道德同为社会调整规范,两者同为社会主导性调整机制

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法与道德都具有社会规范应有的规范性、概括性、连续性回、稳定性、效率性等属性,但答在程度上存在差别。(一)本质联系:“恶法非法”(自然法学派)、与“恶法亦法”(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二)内容联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三)功能上联系:近现代以来,法律主治成为普遍主张。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一)生成方式(二)行为标准(三)存在形态(四)调整方式(五)运作机制(六)强制方式(七)解决方式</SPAN></p>

Ⅶ 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

对的。
法对社会的探制和调整主要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的。法对利益的调控,具体表现为:(1)利益表达。法表达利益的过程,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立法者应当坚持利大于害的选择,消除有利无害、一本万利的幻想性选择。在表达利益要求时,绝不可回避利益冲突。(2)利益平衡。对匮乏社会资源控制的不同导致了利益差别,利益差别构成了利益冲突。法对利益关系的协调、对利益冲突的平衡一般是通过某些基本原则规定和制度设计体现的,例如诚信原则,就能够维持民商事活动当事双方及社会三者利益的平衡。
mr.emily

Ⅷ 与其他社会调整方式相比,法律调整有哪些特点

法律调整的特点:

(1)法律调整是与国家和法同时产生的,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关系所作是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性和组织性的中介;
(2)法律调整具有目的、有组织、有结果的性质,并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

热点内容
郑州法律援助上班时间 发布:2025-06-28 21:32:50 浏览:212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发布:2025-06-28 21:27:22 浏览:892
小律师有大作为第一季 发布:2025-06-28 21:26:42 浏览:176
司法鉴定机构选择 发布:2025-06-28 21:22:26 浏览:544
道德与法治姐姐和妹妹 发布:2025-06-28 21:06:18 浏览:88
农村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2025-06-28 21:01:53 浏览:798
信阳免费法律咨询电话 发布:2025-06-28 21:00:32 浏览:409
法院二审收费 发布:2025-06-28 20:59:29 浏览:646
根据刑法持有 发布:2025-06-28 20:54:37 浏览:28
武大民商法考 发布:2025-06-28 20:44:18 浏览: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