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题
⑴ 合同法简答题
1.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单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五种:
(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只有其致使合同目的完全不能实现时,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享有合同解除权。
(2)因拒绝履行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这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于这种情况,另一方可不进行履行催告,径直行使解除权。
(3)因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债务人无正当理由,若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在债权人催告后仍未履行的,债权人便可享有合同解除权;若在合同履行期间届满,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债务,则债权人可不进行催告即享有解除权。
(4)因迟延履行或有其他违约情形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违约形态有多种,包括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履行地点不符合合同约定等。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规定,当以上情形都没有出现,而法律规定其他情形合同也应该解除时,合同就解除。这实际为将来法律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同时也防止法律出现漏洞。
⑵ 关于合同法的题目
(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因此甲乙买卖沙发行为适用合同法调整。
(2)简单的说要约送达到对方后生效,对于不特定人的要约(例如商业广告、自动售货机等),一经作出即生效力,对特定人的要约,若以对话方式(相对人可以同步受领)作出的,自相对人了解时生效。若以非对话方式(相对人不能同步受领)作出的,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要约生效后,相对人才取得承诺的资格。
(3)要约是否可以撤销要看要约的内容,例如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等这样的就不可以撤销。要约撤销要满足三个要求:1)发出撤销的通知;2)撤销的通知须于相对人发出承诺的通知之前到达相对人。3)要约属于可撤销的要约。本案中,乙于4月20日,乙公司向甲公司回复,称目前没有布艺沙发,是否用皮沙发代替。已经形成了新的要求,即销售皮沙发给甲方,但是甲方没有回应,案例中也没有明示要约回复日期,因此,乙公司可以撤销该要约。
(4)导致要约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1)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2)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3)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4)拍卖中,竞买人的要约因出现更高的出价而失效;5)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仅适用于向特定人发出的要约)。本案中,乙公司在收到甲公司的要约后做出了实质性的变更,由皮质代替布艺,因此在甲收到乙回复时,甲向乙的要约就失效了。
(5)乙向甲回复,对于甲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因此甲向乙的要约失效,属于乙向甲发出一个新的要约。
综上,甲乙之间合同未成立,因为甲向乙发出要约后,乙做出了实质性变更,甲的要约失效,乙向甲发出的新的要约,甲未理睬,因此甲没有承诺,所以甲乙间未形成合意,合同不成立。
⑶ 关于《合同法》的一道题目
这道题目是司法考试的题目,我当年考试有碰到过做过。
第一,引用《合同法》144条肯定是错误的,正如楼上说的,144条讲的是出售在途中的货物,例如,火车的货物(卖家可以在运输途中寻找买家,这时候如果有买家接手,那就属于144条的情形了)。
第二,乙已经取得货物所有权。法律依据《合同法》
第一百四十五条【交付地点不明的风险承担】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第一百四十一条【标的物交付的地点】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受人;
(二)标的物不需要运输,出卖人和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出卖人应当在该地点交付标的物;不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应当在出卖人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交付标的物
第三,交付风险转移是本题的关键。
如果甲交付以后风险不是直接转给了乙而是转给了丙,那么乙就可以向甲提起违约之诉了。如果甲交付了以后就视为风险转移给乙,那么乙只能提起侵权之诉。
个人觉得,甲交付以后风险转移给丙更合同,不然丙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当然不利于整个工作的运行。风险转移给丙也更有利于解释乙向丙请求损害赔偿这个问题。
第四,关于交付对标的物的风险转移有何影响?现在通行的观点有两种:即所有权主义和交付主义。
所谓所有权主义,是指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由所有人承担,以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为风险转移的时间,无论实际占有是否转移。
所谓交付主义,是指标的物的风险由占有人负担,以标的物实际占有的转移为风险转移的标志,而不问标的物的所有权在何时转移。
个人觉得采用交付主义更合理。假设采所有权主义,也就是说甲把货物交给丙,乙就完全获得货物所有权,并承担风险,那么丙承担什么呢?
货物坏了,乙去维权,找甲,甲说所有权转移,根据风险由你承担了,要不你去找丙;
乙去找丙,并说所有权是你的,风险也是你的,你和甲有合同,去找甲谈谈吧。
假设采用交付主义,甲将货物交给了丙,所有权变成了乙,但是风险却暂时转移给了丙。这样就很好解释了。
货物坏了,乙去找甲,虽然所有权转移了,但是风险还没转移,甲和丙当然要对这个损害承担责任,由于乙与丙没有合同,所以可以起诉甲违约(所有权是交给我了,但是这个货物坏了,也就是违约)。乙可以起诉丙,货物所有权是我的嘛,但是风险暂时在你身上,你弄坏了,当然要承担责任。
因此,乙有权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乙也有权请求丙承担侵权责任。
总结,核心在所有权转移是否意味着风险一并转移。
主要理论:所有权主义和交付主义
⑷ 合同法自测题
周某与郑某是老邻居,周某单位分了新房子准备搬家。搬家时,见郑某家因经济一直比较困难没有冰箱,自己搬新家准备买台新冰箱,就将原来使用的一台单门冰箱送给郑某,并对郑某说,这台冰箱用了12年了,但一直都很好用,没出过毛病,如不嫌弃就留下使用。郑某说,旧的总比没有用强,于是留下冰箱。半年后,这台冰箱在使用中突然因故障起火,烧毁了郑家的大部分财产。郑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周某没有告知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可能会引起火灾,导致他接受了冰箱,造成家庭财产的损失。要求周某对他家的经济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试分析:
(1)郑某诉由是否有法律依据?说明理由。
(2)应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解答
(1)郑某诉由没有法律依据。《合同法》第191条规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周某送郑某冰箱时没有要求郑某承担任何义务,所以,周某赠与的财产即使有瑕疵也不需承担责任。况且周某在送冰箱时告知郑某此冰箱已使用了12年,郑某在接受冰箱时对冰箱的现有品质是知悉的,所以也不存在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的情况。
(2)依上述理由,赠与人周某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郑某应当对家电使用寿命具有一般人所能了解的知识,使用了12年的电器一般会存在不安全因素。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3条第2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该冰箱已使用了12年,超过了10年的行使请求权期限,在我国冰箱未明确标明安全使用期,所以郑某无法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请求损害赔偿。
⑸ 合同法的题目
5月31日合同生效。2,乙违约后果自负。3.乙自认倒霉,合同有效
⑹ 有关合同法的选择题
对法人超出经营范围经营的行为,在相对人善意时(A)。
A: 对法人无效 B: 对其他人有效 C: 对法人有效 D: 当法人予以追认时有效
4、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后由(B)。
A: 出卖人承担 B: 买受人承担 C: 担保人承担 D: 相关的第三人承担
5、甲有一台旧电脑闲置不用,弃之可惜,遂委托乙商店出售。甲与乙商店的法律关系是(C)。
A: 居间合同 B: 承揽合同 C: 行纪合同 D: 代理合同
6、在合同文字或条款的含义发生歧义时,按照习惯或惯例的含义予以明确的解释的方法属于(D)。
A: 符合合同目的解释 B: 历史解释 C: 体系解释 D: 参照习惯或惯例解释
7、甲乙两公司于某年10月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后因乙公司违约致使该合同的履行对甲公司而言已成为不必要,此时(A)。
A: 甲公司有合同解除权且无须通知乙公司 B: 甲公司有合同解除权但应通知乙公司
C: 甲公司有合同解除权,但在乙公司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之前,甲公司不能终止履行合同
D: 甲公司无合同解除权
8、对撤销权的行使首先应审查撤销权的主体、产生条件、行使范围,该审查权由(B)依法行使。
A: 人民法院 B: 仲裁机关 C: 工商管理部门 D: 合同审批机关
9、共同承揽人对定作人(D )。
A: 不承担连带责任 B: 承担连带责任 C: 谁的过错谁承担责任 D: 由法律作出规定
10、 “若帮我去威胁某人,我送你五千元”,对此说法,正确的是(D)
A: 这是一个附条件的赠与合同 B: 这是一个附期限的赠与合同 C: 这是一个附负担的赠与合同 D: 该合同为无效合同,所附条件不合法
⑺ 求助!合同法的作业题
第一题:
要约→承诺,该合同依法有效;2.适用中国法律。第一百二内十六条第一款:涉外合同的当容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3.合同依法有效,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货物质量问题属于主要合同义务,已构成根本违约,守约方可解除合同。
第二题:
传真是要约邀请,报价是要约,回复是承诺;2.买卖合同成立。买卖合同自买方承诺到达时合同成立。虽然回复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但书面合同只是合同形式,不涉及合同实质内容,不影响承诺的效力;3.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期间:《合同法》第七十五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三题:
1.乙方可依法解除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三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2.违约责任,按合同金额的2%支付违约金。
⑻ 合同法案例分析题
(1)丙有追认的权利。追认期限为一个月。
(2)乙商场撤销合同的行为不合法。因为追认期一个月已经过去,丙未表态,表示拒绝追认,此时合同已经无效,谈不上撤销不撤销。
合同法47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人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同志的方式做出。
⑼ 合同法单选题目
第41题 (2.0) 分 关于我国《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当事人遵守合同和法官解决纠纷都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B、合同的履行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C、合同成立以前、终止以后,当事人不承担合同义务,包括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义务
D、合同的解释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选C,终止后,成立前仍会有义务
第42题 (2.0) 分 甲向乙发出购买100辆自行车的要约,要约规定每辆车的单价不得高于200元,乙回信,表示可以提供200辆自行车,但单价不得低于210元。此例中
A、甲的要约继续有效,双方仍可进行磋商
B、乙的回信构成新的要约
C、乙的回信构成承诺
D、甲乙双方合同成立
选B,改变了要约实质性内容--价格,构成新要约
第43题 (2.0) 分 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买卖合同,约定8月5日前交货。8月1日,甲公司通过律师搜集的证据表明,乙公司在以往的交易中多次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遂决定中止履行。双方因此产生纠纷。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甲有权中止履行
B、甲应先通知乙才能中止履行
C、甲应及时将中止履行的情况通知乙
D、乙提供担保时,甲应当恢复履行
选B,属于行使抗辩权
第44题 (2.0) 分 一份买卖合同的卖方依约定应于10月将自己珍藏的一幅油画交给买方,但其9月份却将该画卖给了第三人。为此,买方决定通知其解除合同。该解除合同的通知
A、发出时生效
B、送达卖方时生效
C、10月份生效
D、自合同签订时生效
选 B,问的是通知本身,那么简单的依到达主义即可。
第45题 (2.0) 分 下列选项中不受合同法调整的是
A、自然人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
B、自然人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
C、自然人之间的收养合同关系
D、平等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选项AB为何重复了??似无答案
第46题 (2.0) 分 下列行为有效的是下列行为有效的是
A. 10岁的儿童花了10 000元购买高档手表
B、甲将从乙处借得的一幅名画出售给丙
C、5岁的儿童接受价值10万元的赠与
D、甲将一幅齐白石画的仿制品谎称真画卖与乙
选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做纯获益行为是有效的
第47题 (2.0) 分 李某为13岁的女儿李立到某公司购买钢琴一台,由于逾期没有支付价款,经公司催告后仍没有支付。为此,公司决定解除合同,该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
A、送达李立时生效
B、送达李某时生效
C、送达李某并李立时生效
D、送达李某或李立时均生效
选B,合同相对人为李某
第48题 (2.0) 分 如果一方的订约建议不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则该提议为
A、承诺
B、要约
C、要约邀请
D、无效合同
选C,无法构成要约的建议
第49题 (2.0) 分 甲公司分立为乙公司和丙公司。在分立过程中,乙公司和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丁、戍、己、庚的债务达成协议。乙公司承担丁、戍的债务,丙公司承担己、庚的债务。后因丙公司无力承担己、庚的债务而发生纠纷。乙公司和丙公司达成的债务承担协议的效力是
A、该协议无效
B、该协议有效
C、该协议可撤销
D、该协议效力未定
选B,该协议对内有效,但丁戊己庚公司仍可选择向丙或乙公司要求偿债,因为此协议不对债权人有约束力
第50题 (2.0) 分 要约失效的情形之一是
A、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B、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变更
C、要约人撤销要约
D、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受要约人
选A,此题因为单选,所以只能选A,因此只好理解为C项中,要约人的撤销可能是在特定的不可撤销环境下发生的,因此无法使要约失效;D项是不是打错字了,拒绝要约的通知应当是受要约人发出的啊?如果是“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那么理论上D项也当选。 此题问题很大啊。
答题完毕~~希望您满意~~
⑽ 合同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法理分析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规定了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主要包括承担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等内容,这三种违约责任形式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适用,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适用两个或全部责任形式。
(1)甲油料厂要求供销社继续供货是有法律依据的。因为,双方合同约定由供销社供应甲油料厂黄豆30吨,现黄豆只供应了10吨,所以甲油料厂有权要求继续供货。
(2)若合同没有明确约定是否继续供应黄豆,依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甲油料厂有权要求供销社继续供货。《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订立合同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履行合同获取预定的利益,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对方就无法实现权利。如果违约方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对方(受损害方)认为实现合同权利对自己是必要的,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违约方不得以承担了对方的损失为由拒绝继续履行合同,受损害方在此情况下,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所以供销社不能只赔偿损失或者只支付违约金而不继续履行合同。
重点把握哪些行为属于违约责任;一旦对方有违约责任的形式;违约责任规则、原则的阐述;
原题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ce7e60100bt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