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18劳动法年假部分

2018劳动法年假部分

发布时间: 2025-05-24 20:17:43

㈠ 鍛樺伐骞翠紤鍋囧姵鍔ㄦ硶瑙勫畾

鍔冲姩娉曠鍥涘崄浜旀潯锛氬浗瀹跺疄琛屽甫钖骞翠紤鍋囧埗搴︺
鍔冲姩鑰呰繛缁宸ヤ綔涓骞翠互涓婄殑锛屼韩鍙楀甫钖骞翠紤鍋囥傚叿浣撳姙娉曠敱鍥藉姟闄㈣勫畾锛屽嵆銆婅亴宸ュ甫钖骞翠紤鍋囨潯渚嬨嬨

骞村亣璁$畻鏂规硶锛
鎸夈婅亴宸ュ甫钖骞翠紤鍋囨潯渚嬨嬭勫畾锛岃亴宸ョ疮璁″伐浣滃凡婊1骞翠笉婊10骞寸殑锛屽勾浼戝亣涓5澶;宸叉弧10骞翠笉婊20骞寸殑锛屽勾浼戝亣涓10澶;宸叉弧20骞寸殑锛屽勾浼戝亣涓15澶┿傚浗瀹舵硶瀹氫紤鍋囨棩銆佷紤鎭鏃ヤ笉璁″叆甯﹁柂骞翠紤鍋囩殑鍋囨湡銆備絾鏈変笅鍒楁儏褰涔嬩竴鐨勶紝灏变笉鑳戒韩鍙楀綋骞村害鐨勫勾浼戝亣锛1銆佽亴宸ヤ緷娉曚韩鍙楀瘨鏆戝亣锛屽叾浼戝亣澶╂暟澶氫簬骞翠紤鍋囧ぉ鏁扮殑;2銆佽亴宸ヨ蜂簨鍋囩疮璁20澶╀互涓婁笖鍗曚綅鎸夌収瑙勫畾涓嶆墸宸ヨ祫鐨;3銆佺疮璁″伐浣滄弧1骞翠笉婊10骞寸殑鑱屽伐锛岃风梾鍋囩疮璁2涓鏈堜互涓婄殑;4銆佺疮璁″伐浣滄弧10骞翠笉婊20骞寸殑鑱屽伐锛岃风梾鍋囩疮璁3涓鏈堜互涓婄殑;5銆佺疮璁″伐浣滄弧20骞翠互涓婄殑鑱屽伐锛岃风梾鍋囩疮璁4涓鏈堜互涓婄殑銆
鐢ㄤ汉鍗曚綅搴斿綋鏍规嵁鐢熶骇銆佸伐浣滃叿浣撴儏鍐碉紝骞惰冭檻鑱屽伐鏈浜烘剰鎰匡紝缁熺瑰畨鎺掕亴宸ュ勾浼戝亣锛屽彲浠ラ泦涓瀹夋帓锛屼篃鍙浠ュ垎娈靛畨鎺掞紝浣嗕竴鑸搴斿湪1涓骞村害鍐呭畨鎺掋
鍦ㄧ幇瀹炵敓娲讳腑锛屾垜浠閮藉彧搴旇ョ煡閬撲笉鍚岀殑浼戝亣鏂瑰紡鏈変笉鍚岀殑璁$畻鍏寮忥紝姣斿傝村勾绾х殑钖璧勬槸鎸夌収鍥藉惰勫畾鐨勬爣鍑嗚繘琛岃$畻锛岃屼竴浜涘叾浠栫殑鍋囨湡姣斿傝翠骇鍋囧崟娌℃湁缁熶竴鐨勬爣鍑嗙殑锛屽叕鍙稿彲浠ヨ嚜宸辫勫畾鎬庝箞缁欎骇鍋囩殑宸ヨ祫锛屽疄闄呰繍鐢ㄧ殑鏃跺欓渶瑕佺粨鍚堝叿浣撶殑鍔冲姩娉曡勫畾鐨勫唴瀹硅繘琛岃$畻銆

鎴戝浗銆婂姵鍔ㄦ硶銆嬪逛簬甯﹁柂浼戝亣鍙鍚﹀嚭鍗栥佽浆璁╂病鏈夋槑纭瑙勫畾銆備竴鑸璁や负锛屽甫钖浼戝亣鍏锋湁浜鸿韩灞炴т笉鍙浠ュ嚭鍗栥佽浆璁┿傚彲甯﹁柂浼戝亣鏈熼棿涓婄彮锛屽簲鍔犱粯鎶ラ叕銆傘婂姵鍔ㄦ硶銆嬬鍥涘崄鍥涙潯銆佸浗鍔¢櫌鍙戝竷鐨勩婅亴宸ュ甫钖骞翠紤鍋囨潯渚嬨(鍥藉姟闄浠ょ514鍙)绗浜旀潯绗涓夋捐勫畾锛屾硶瀹氫紤鍋囨棩瀹夋帓鍔冲姩鑰呭伐浣滅殑锛屽簲鏀浠樹笉浣庝簬宸ヨ祫鐨勭櫨鍒嗕箣涓夌櫨鐨勫伐璧勬姤閰銆傜‘鍥犲伐浣滈渶瑕佸崟浣嶄笉鑳藉畨鎺掕亴宸ヤ紤骞翠紤鍋囩殑锛屽硅亴宸ュ簲浼戞湭浼戠殑骞翠紤鍋囧ぉ鏁帮紝鍗曚綅搴斿綋鎸夌収璇ヨ亴宸ユ棩宸ヨ祫鏀跺叆鐨300%鏀浠樺勾浼戝亣宸ヨ祫鎶ラ叕銆傚甫钖骞翠紤鍋囦笉鍙杞璁╋紝浣嗕紤鍋囧伐浜哄彲浠ユ浛鐝銆傘婂姵鍔ㄦ硶銆嬪规浛鐝娌℃湁鍏蜂綋瑙勫畾锛岃嚜宸辩殑宸ヤ綔涓鑸搴旂敱鑷宸辨潵骞诧紝浣嗙粡鍗曚綅棰嗗煎悓鎰忥紝鏍规嵁浼佷笟鍐呴儴鐨勮勫畾锛屼紤鍋囧伐浜猴紝鍙浠ラ《宀椼佹浛鐝銆傚彲浠ュ湪甯﹁柂骞翠紤鍋囨湡闂撮《鏇垮埆浜虹殑宸ヤ綔锛屽畬鎴愯椤舵浛浜哄矖浣嶄笂鐨勫伐浣滐紝涓嶇畻琚椤舵浛浜鸿宸ワ紝涓嶇粰椤舵浛浜哄姞鐝璐广

甯屾湜浠ヤ笂鍐呭硅兘瀵规偍鏈夋墍甯鍔╋紝濡傛灉杩樻湁闂棰樿峰挩璇涓撲笟寰嬪笀銆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戯細
銆婅亴宸ュ甫钖骞翠紤鍋囨潯渚嬨嬬浜屾潯 鏈哄叧銆佸洟浣撱佷紒涓氥佷簨涓氬崟浣嶃佹皯鍔為潪浼佷笟鍗曚綅銆佹湁闆囧伐鐨勪釜浣撳伐鍟嗘埛绛夊崟浣嶇殑鑱屽伐杩炵画宸ヤ綔1骞翠互涓婄殑锛屼韩鍙楀甫钖骞翠紤鍋(浠ヤ笅绠绉板勾浼戝亣)銆傚崟浣嶅簲褰撲繚璇佽亴宸ヤ韩鍙楀勾浼戝亣銆傝亴宸ュ湪骞翠紤鍋囨湡闂翠韩鍙椾笌姝e父宸ヤ綔鏈熼棿鐩稿悓鐨勫伐璧勬敹鍏ャ
绗涓夋潯 鑱屽伐绱璁″伐浣滃凡婊1骞翠笉婊10骞寸殑锛屽勾浼戝亣5澶╋紱宸叉弧10骞翠笉婊20骞寸殑锛屽勾浼戝亣10澶╋紱宸叉弧20骞寸殑锛屽勾浼戝亣15澶┿
鍥藉舵硶瀹氫紤鍋囨棩銆佷紤鎭鏃ヤ笉璁″叆骞翠紤鍋囩殑鍋囨湡銆
绗鍥涙潯 鑱屽伐鏈変笅鍒楁儏褰涔嬩竴鐨勶紝涓嶄韩鍙楀綋骞寸殑骞翠紤鍋囷細
(涓)鑱屽伐渚濇硶浜鍙楀瘨鏆戝亣锛屽叾浼戝亣澶╂暟澶氫簬骞翠紤鍋囧ぉ鏁扮殑锛
(浜)鑱屽伐璇蜂簨鍋囩疮璁20澶╀互涓婁笖鍗曚綅鎸夌収瑙勫畾涓嶆墸宸ヨ祫鐨勶紱
(涓)绱璁″伐浣滄弧1骞翠笉婊10骞寸殑鑱屽伐锛岃风梾鍋囩疮璁2涓鏈堜互涓婄殑锛
(鍥)绱璁″伐浣滄弧10骞翠笉婊20骞寸殑鑱屽伐锛岃风梾鍋囩疮璁3涓鏈堜互涓婄殑锛
(浜)绱璁″伐浣滄弧20骞翠互涓婄殑鑱屽伐锛岃风梾鍋囩疮璁4涓鏈堜互涓婄殑銆
绗浜旀潯 鍗曚綅鏍规嵁鐢熶骇銆佸伐浣滅殑鍏蜂綋鎯呭喌锛屽苟鑰冭檻鑱屽伐鏈浜烘剰鎰匡紝缁熺瑰畨鎺掕亴宸ュ勾浼戝亣銆
骞翠紤鍋囧湪1涓骞村害鍐呭彲浠ラ泦涓瀹夋帓锛屼篃鍙浠ュ垎娈靛畨鎺掞紝涓鑸涓嶈法骞村害瀹夋帓銆傚崟浣嶅洜鐢熶骇銆佸伐浣滅壒鐐圭‘鏈夊繀瑕佽法骞村害瀹夋帓鑱屽伐骞翠紤鍋囩殑锛屽彲浠ヨ法1涓骞村害瀹夋帓銆
鍗曚綅纭鍥犲伐浣滈渶瑕佷笉鑳藉畨鎺掕亴宸ヤ紤骞翠紤鍋囩殑锛岀粡鑱屽伐鏈浜哄悓鎰忥紝鍙浠ヤ笉瀹夋帓鑱屽伐浼戝勾浼戝亣銆傚硅亴宸ュ簲浼戞湭浼戠殑骞翠紤鍋囧ぉ鏁帮紝鍗曚綅搴斿綋鎸夌収璇ヨ亴宸ユ棩宸ヨ祫鏀跺叆鐨300%鏀浠樺勾浼戝亣宸ヨ祫鎶ラ叕銆

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如下:
1.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有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 年假的具体天数根据累计工作年限确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
-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年休假5天;
- 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年休假10天;
- 累计工作已满20年以上的职工,年休假15天。
3. 以下情况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
- 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
-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
-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
-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
4. 关于年终奖的性质和发放对象:
- 年终奖属于奖金的一种,也是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
- 年终奖的发放范围通常是发放时在册的全体员工。对于年前离职的员工,根据部分单位或公司制定的内部《年终奖评审发放办法》,可能无法享受年终奖。
综上所述,劳动者每年都享有法定的带薪年假,而年终奖的发放则需根据单位的内部规定。在法定假期期间工作的劳动者,通常需要发放加班薪资。

㈢ 2018关于病假、事假、婚假、产假、年假等规定天数和待遇

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人们对于假期的规划和期待日益增长,特别是临近春节的假期安排。企业通常给予员工5至15天的年假,具体天数根据企业规定而定。本文将详细介绍20个常见的节假日规定,覆盖法定节假日、个人病假、事假、婚假、产假、年假等,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和行使自己的法定假日权利。

一、休息日与休假节日

正常工作日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为每周休息日,双休日不计薪,全年共计104天。法定休假日共有11天,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中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和年休假期间享受正常工资待遇。

二、事假

事假的天数由各企业自行规定。《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在事假期间,如无正当理由未提供劳动或中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支付工资。对于事假累计20天的情况,应考虑职工的平均工作天数,以避免对工资产生不利影响。在不超出应享年休假天数的情况下,年休假期间仍享受正常工资。

三、病假

病假期间,根据《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用人单位应按照工资分配制度、劳动合同或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此外,用人单位还需承担应由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与住房公积金。

四、婚假与产假

婚假为13天,包含国家法定休假日,假期内照发工资和福利。产假为128天,也包含国家法定休假日,假期内照发工资和福利。《江苏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明确了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产假期间本人原工资照发,生育津贴形式的补偿。

五、孕期产前检查假与哺乳假

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夜班劳动,可申请休产前假六十天,工资不低于原工资的80%。《江苏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两次哺乳时间,工资照发。

六、痛经假与丧假

月经过多或因痛经不能坚持工作的女职工,经医疗单位证明,可获得一天的公假。《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直系亲属死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

七、带薪年休假

连续工作满一年的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工作年限不同而不同,最长可达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年休假天数。单位因工作需要确需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经过职工同意。

八、工伤假与探亲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探亲假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30%的部分由职工自理。

九、路程假与社会活动假

职工参加社会活动占用工作时间的,工资照发,包括选举、政府会议、劳动模范大会等。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按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或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

十、公司经营性放假与甲类传染病假

公司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歇业,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在隔离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视同正常出勤支付劳动者薪水。

十一、独生子女护理假

部分地区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的老年人在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一定时间的护理假,最长可达每年20天。具体天数根据各地方政策而定。

以上内容概括了2018年关于病假、事假、婚假、产假、年假等规定的天数和待遇,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行使自己的法定假日权利。请注意,具体政策可能会随时间和地区变化,请参照最新官方规定执行。

㈣ 新劳动法10年以上20年以下工龄可以几天年假

10天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4)2018劳动法年假部分扩展阅读: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五条依法应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单位应当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数少于年休假天数的,所在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其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工作人员因承担野外地质勘查、野外测绘、远洋科学考察、极地科学考察以及其他特殊工作任务,所在单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第七条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应当征求工作人员本人的意见。

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报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外,其余部分应当由所在单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经费按现行经费渠道解决。实行工资统发的单位,应当纳入工资统发。

第八条工作人员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

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之和。其中,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不含根据住房、用车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员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

第九条机关、事业单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员未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一)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

(二)请事假累计已超过本人应休年休假天数,但不足20天的。

第十条机关、事业单位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工作人员本人意愿,统筹安排,保证工作人员享受年休假。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年休假管理,严格考勤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当依据职权,主动对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年休假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机关、事业单位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又不按本办法规定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工作人员加付赔偿金。

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责令支付;属于其他事业单位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或工作人员本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一条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第十三条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享受年休假。

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条例及本办法的情况。

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条例及本办法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

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

对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㈤ 劳动法关于年假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解答

《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而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可依法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㈥ 劳动法的年假是怎么算的

年休假计算: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新入职之前连续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在新用人单位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新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年假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除以365天)乘以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此外,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劳动法的年假是怎么算的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热点内容
美国移民律师 发布:2025-05-25 02:49:12 浏览:60
依法治国保证的是什么 发布:2025-05-25 02:37:13 浏览:892
当婚姻遇上婚姻法 发布:2025-05-25 02:20:46 浏览:945
司法之都 发布:2025-05-25 02:17:14 浏览:591
服务协议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02:17:09 浏览:391
劳动法员工事假工资 发布:2025-05-25 02:08:58 浏览:34
民事诉讼法是公法 发布:2025-05-25 02:07:34 浏览:315
婚姻法第二第二十三条 发布:2025-05-25 02:03:56 浏览:491
2012年司法考试成绩查询 发布:2025-05-25 01:56:46 浏览:712
保密法实施条例学习 发布:2025-05-25 01:54:26 浏览: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