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司97条
A. 合同法第97 条
第九十七条 解除的效力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B.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97条分段计算经济补偿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是:2008年以后“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内动合同,且容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开始计算次数。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是:2008年以后计算经济补偿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包括新规定的经济补偿、加付赔偿金、双倍工资。2008年以前仍执行《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C. 劳动合同法第97条问题
原劳动协定是否是合同的一部分,这要看合同里是否规定,如果没有规定,就不属于合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应该赔偿
D. 新劳动法第97条之规定
如你所述,劳动局之所以支持你的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是因为公司裁员解除合同违法,与《 劳动法》第九十七条以及《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无关。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本单位工作年限没奶奶两个月本人工资。
E. 劳动合同法97条最后一段的理解
第九十七条第三款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 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这个条款存在一些疑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关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规定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原因就在于《劳动合同法》与 《劳动法》中相关规定的不同。根据现有规定,解除或者终止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订立的劳动合同,从横向看,有的情形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有的情形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从纵向看,有的情形依照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依照 《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则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关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从 《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2项关于用人单位依照该法第36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中可以看出, 《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一方主动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劳动者一方主动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经济补偿没有法律依据。而 《劳动法》第28条并没有像 《劳动合同法》这样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一方主动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才支付经济补偿。
第二,关于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是否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依照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但是 《劳动法》对于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并没有作出规定。实践当中,有的地方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多数地方并没有这种规定。
第三,关于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47条细化了经济补偿的标准,并对高收入劳动者的经济补偿作了 “双封顶”,即: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这里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只是规定工作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的经济补偿,对于协商一致的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照1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但除了经济性裁员经济补偿不封顶之外,其他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不管劳动者的收入高低都有最多支付12个月经济补偿的封顶,同时规定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企业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第四, 《劳动合同法》新增加了两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即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劳动者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应当指出,实践当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计算经济补偿的工资标准往往认识不一,容易产生劳动争议。笔者认为,计算经济补偿的工资标准应当按劳动者实际应当得到的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F.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问题
根据你的叙述,从98年11月到2007年4月之前,都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你和单位都是事实劳动关系。但那些都是《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了,所以你不能得到双倍工资的赔偿。
你今年12月底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可以主张单位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经济补偿金的数额为你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由于你和单位在今年4月续签了合同,那么这份合同就要遵循《劳动合同法》的管理。你可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数额为:10个月的月工资。另外,如果是12月底才解除,那么你2008年11月底到12月底这一个月的工作时间不满6个月算,还可以多得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所以总的来说,你可以得到10个月的月工资+半个月工资的总和的经济补偿。
另外,你说你今年4月续签的是2年的合同,但12月底就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你们单位如果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你可以主张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所以你一定要弄清楚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G. 如何理解新劳动法第97条,存续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97条,不是关于存续劳动合同的规定,条文:“第九十七条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解析:
1、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如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第二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三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赔偿,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什么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四条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一般可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比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赔偿劳动者因合同无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H. 对于法律的追溯性,劳动合同法第97条和劳动合法发实施条例第25条之间是否存在抵触情况
没有抵触,劳动合同法第97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5条是统一的,97条的后面专门有规定是按照当时的规定执行。25条作为解释和细则,更深入,更有利于劳动者索赔,保障劳动者权益,是更好的补充。
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你的情况应该是实际的工作时间是2年,应该是2个月的工资补偿的两倍即4个月工资作为对你的赔偿。
I.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补偿年限分段计算问题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专本法第十四条属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J. 《劳动合同法》第97条该如何理解该款的规定呢是应该要分段计算,还是要有等新的实施细则或司法解释
好可惜啊,现在才看来到这个问题自。答案是:公司的做法不影响经济补偿计算年限,因你的劳动合同本来就是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订立的,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解除的话,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这种施行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年限也是2008年1月1日分段计算,2008年1月1日前没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话之前就没有补偿了。公司的做法是多此一举。
另,经济补偿只有960*3*1=2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