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评罗翔
㈠ 罗翔在法律界处于什么水平
中高水平。
罗翔,男,湖南耒阳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
1999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刑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刑法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0年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访问学者;2013至2014年期间,在美国杜克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相关报道
罗翔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3月9日,他受邀把自己的刑法课“搬”上bilibili,两天之后涨粉百万。截至2020年10月25日,罗翔bilibili粉丝数已达1000万。截至2021年7月3日,罗翔哔哩哔哩粉丝数已达1500万 。
罗翔老师的著作《圆圈正义》入选了知识服务平台“得到”APP于2019年世界读书日前公布的年度书单。
2021年1月,《刑法学讲义》入选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单“年度通识写作”
㈡ 罗翔老师百大UP主颁奖现场致辞出金句,罗翔在B站为何那么火
罗翔老师的爆火是其个人能力与平台和社会媒介环境多方面作用之下的结果。
首先是能力,罗翔老师本人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在中国政法大学担任教授,是我国法学界的人才之一。过硬的法学知识是罗翔老师能够在B站爆火的基础。不仅是知识储备能力,罗翔老师讲课的能力在众多高校讲师和B站主播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法律是一门极其枯燥无趣的课程,严谨的逻辑思维、让人背到头秃的众多法律条文和数不清的案例使得很多学生感到学法的困难。
知识、能力与满满的正能量构成了罗翔的个人魅力,除此之外传播平台也为他的走红提供了机会。B站网友们的各种剪辑,比如罗翔和德云社的法律相声等二次创作的作品增加了罗翔老师在网络上的曝光率,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样一位可爱的老师,借助B站和其他平台,罗翔的影响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㈢ 罗翔是谁
罗翔,199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罗翔于1995年—1999年本科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2年硕士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刑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2005年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执教;2009年—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2013年—2014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做访问学者。
罗翔的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在中国政法大学2010—2011学年度“中伦·榜样法大”奖学金评优颁奖典礼上,罗翔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榜样是可以复制的;榜样不是永恒的,需要不断地努力进取,需要怀着感恩和谦卑的心灵;真正的榜样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那是与生俱来的道德良心和感恩之心。”
㈣ 罗翔事件是什么事
其实罗翔事件,起因就是上面这张图,他在微博上发表了这样一条读书心得“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耀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
本来看起来这是很正常的分享,然而,当他发这条微博的时候,刚好的我们的抗疫表彰大会正在进行,而那时这个大会又刚好在热搜上,所以微博上的很多网友认为,这个罗翔老师此时发这种东西,就是故意在阴阳怪气的映射抗疫英雄。
面对微博网友这样的指责,罗翔老师觉得自己很无辜,于是他出来解释,称自己并没有看热搜,发这行字只是为了自省,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联想,然而面对这种解释,微博网友还是不买账,这些微博网友还是坚持认为罗翔老师此时发这种文字,就是歪屁股,就是心怀不满,就是居心叵测。
因为质疑的声音很多,所以罗翔也发完称面对这样的的捕风捉影很生气失望,所以暂时退出微博。
㈤ 罗翔老师的热度为什么一直都居高不下
罗翔是厚大法考的一位老师,他之所以火起来的原因是因为他十分的幽默风趣,将刑法讲的特别通俗易懂有意思。
3月9日,罗翔入驻B站仅两天,粉丝破百万,如今已超400万。另一个标志是,有人已经蠢蠢欲动,想把他与张文宏强组“CP”了。比起火爆本身更重要的,是罗翔及他的内容在当代中文互联网中的稀缺性价值。针对罗翔的批评声也有,其中一个有意思的意见说,“没有人真的想学习刑法会去看罗翔的视频,因为看他的视频你只会记住段子和鸡汤”。这批评也是思考罗翔价值的关键——观看这些视频的大众,真的有学习刑法的必要吗?
他既让法学生看到了专业课堂的另一种形式,更满足了外行网友对犯罪刑法的猎奇心理。一直被认为严肃深厚的法学头一回被说出相声感,穿透学术界的次元壁火速出圈,各行各业的学生纷纷前来拜访,甚至像追剧一样“磕上头”不能自已。
㈥ 罗翔:我们要约束自己内心的张三,罗翔老师为何受到网友热捧
罗翔在B站当中拥有着众多粉丝,同样他在讲述法律的时候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而罗翔老师也表示我们要约束自己内心中的张三,可以说罗翔老师在讲述一例案件的时候,经常喜欢用张三作为这个关键的主角名字。其实罗翔老师受到很多网友追捧的主要原因便是,他在讲述法律的时候用了一种非常非常些幽默的方式,并且让这个法律变得通俗易懂,能够让大众更加了解这一法律。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法律虽然说在我们身边,但是每个人都认为法律离我们非常远,并且高不可攀。因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他的威严,同样有一部分普通人在接触到法律的过程当中,因为对于其中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不会正当的运用法律。
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有很多人他们都是繁忙,对于一些法律知识完全不清楚,这不仅会让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同样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因为不懂法律而造成无意当中伤害别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积极去了解法律,同样将这些法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不仅可以约束自己,同样也可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有秩序。
㈦ 如何评价罗翔学术水平业务能力
罗翔学术水平业务能力挺高的。
罗翔,1977年出生,湖南耒阳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2019年2月,罗翔讲课的相关视频上传量突破100个,除了科技类视频,还有不少标题冠以“法律段子”和“趣味教学”的生活类视频。
2021年1月16日,应邀参加2020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3月,加盟腾讯视频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五季》半决赛;8月,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三季》。
罗翔是普法“段子手”,刑法“小王子”,被称为“bilibili男神”。罗翔具有深厚的法学素养,非同凡流的认知水平,以及博大的人间情怀。“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这就是罗翔。
更为难得的是,他讲课,真性情、有个性,风趣幽默、生动形象,能把法律讲成“相声”和“段子”;“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
㈧ “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反而是稀缺的例外”,你觉得罗翔这一观点如何
自从罗翔老师的刑法课火了之后,罗老师可算是享受了一把网红的待遇,而后作客《十三邀》和脱口秀反跨年晚会,罗翔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今的罗老师可以说是学术界最火的教授了,君不见,这一次罗老师又因为一句话上了热搜。答者作为一个法律人,而罗翔老师恰恰是我的刑法启蒙老师,必须站出来说一句,罗翔老师是我见过的最睿智、最通透的老师,他阅历丰富,饱读群书,他能透过知识本身传达他的朴素的人文情怀。我认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用来形容罗翔老师的话非常贴近:“罗翔深谙人性的有限性、法律的有限性与启蒙的有限性,他在诠释刑法的背后,有很厚的人文价值尺度。” 譬如此次的“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反而是稀缺的例外”就令人印象深刻。
1、人世间的悲喜并不相同,更不相通。
所谓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意思是你眼中珍贵的蜜糖,却有可能是别人的砒霜。同一个东西,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是不一样的,自然他们背后所代表的价值也不同。所以你经历的痛彻心扉的故事在别人眼中很可能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感到的幸福和快乐也有可能让别人感到痛苦。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没有走过别人走过的路,所以不要强求别人理解你,更不要将质问挂在嘴边。亲人如此、恋人如此、朋友如此、陌生人更是如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必须理解你的,没有误解你就已经值得感激了。
㈨ 如何评价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是一个有着极其高的法学素养、讲课风格幽默以及很有情怀的人。
01. 极高的法学素养罗翔教授有着极高的法学素养,法学理论知识储备很多。自从罗翔教授在B站上面大火之后,有很多学生都慕名而来听他讲课。而罗翔教授总是可以侃侃而谈,什么东西都可以展开话题进行深入讲解,足以见他的理论功底是很好的,一点儿也不会被众人所“吓到”。
综上所述,我认为罗翔教授是一个有着法学素养、讲课风格幽默和很有情怀的人。
㈩ 如何评价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
毫无疑问,罗翔教授的业务能力和学术可以说是顶级,毕竟那是中国政法大学啊。
罗翔老师的深厚学识再加上幽默玩梗。
不仅在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将法制精神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就像罗翔的讲课视频中说的那样:
“如果能够成为一束光,就能照亮周边的人,而周边的人被照亮,你自己也被照亮。我们无法成为伟大的人,我们只能心怀伟大的爱做细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