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四川省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法

四川省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法

发布时间: 2022-05-31 22:25:05

① 成都市噪音扰民标准

法律分析: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工业、商业、交通与居民混合区,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工业集中区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交通干线两侧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② 噪声污染防治法

你好,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www.govyi.com) 收集整理 我要投稿 打印本法规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广东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69号,81901,,法律法规

[发布单位]:81901

[发布文号]:广东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69号

[发布日期]:1998-01-02

[生效日期]:1998-01-02

[失效日期]:0000-00-00

[发布单位]:81901

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69号)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已由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1997年12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1月2日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制定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政策和措施。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划定本辖区内各类标准适用区,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划出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专项经费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同级财政主管部门监督使用。

第四条 省、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公安、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对工业产品、设备的标准中规定的噪声限值实施监督管理。

铁路、民航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渔政监督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对火车、航空器、船舶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工商、建设、文化等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 5427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来了,其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到了下午或者晚上的时候,路上都会有很多的爷爷奶奶在跳广场舞,跳广场舞其实是可以的,但是广场舞的声特别大,这样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他们的睡眠,影响到你正常生活。大家可能看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来了,其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具体内容是:“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不听相关单位的劝阻调解,将被执法部门或执法机构处以警告,并责令改正。”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④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噪音扰民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⑤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所定义的问题

社会生活噪声区别于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等噪声
这是一种区分
所以说,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即不包括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

⑥ 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必要的对策和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村镇建设规划时应当合理地划分功能区和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噪声污染,保障生活环境的安静。《条例》还具体规定了环境噪声标准和环境噪声监测、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以及法律责任。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⑦ 社会生活噪声如何处理

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在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应按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的污染设施的情况。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核发营业执照。

(7)四川省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法扩展阅读

社会生活噪声的危害

1、噪声致聋。噪声致聋可分为急性的爆震性聋和慢性噪声性聋,前者是指突然的强烈噪声和冲击波可以震破鼓膜(耳分外耳、中耳、内耳,鼓膜为中耳内的膜状结构)和损伤内耳听神经末梢。患者会感到内耳嗡嗡作响,听力明显下降或消失,更多见的是慢性噪声聋。

2、噪声可致癌。美国西雅图肿瘤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有关噪声致癌的动物试验。他们把试验用大白鼠分成两组:一组在无噪声干扰环境中饲养,另一组在噪声环境中饲养。3个月后发现,不受噪声干扰的白鼠患癌率仅为7%,而持续受噪声干扰的白鼠患癌率高达60%。

⑧ 关于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

一、新《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噪音扰民的规定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这就直接把很简单的、常见的噪音扰民的情况直接归入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

2、根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规定,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但实际上超标的情况十分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的污染形形色色,如果是重大的污染环境的案件,一旦是触犯了刑法,可以直接用刑罚的手段去解决,直接去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轻微的污染环境的情况,这种情况一直有我们的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处理。

3、以前,经常把一些噪音绕民大额行为当成是一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依靠当事人的内心确信去解决这些问题,效果十分的差。尤其是在学生的考场的周围、小区的周边、公园等一些场所,经常会出现这些问题。现在如果有人制造了噪音对人的生活造成了侵犯,就是违法行为,就执法人员就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实施处罚。这种规定,将会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护人们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噪音扰民标准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1、0类50分贝40分贝。

2、1类55分贝45分贝

3、2类60分贝50分贝

4、3类65分贝55分贝。

5、4类70分贝55分贝。

【法律依据】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⑨ 攀枝花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攀枝花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第三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应当遵循统筹规划、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负责。第五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和改革、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县(区)人民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本辖区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工作。

鼓励业主通过制定管理规约等多种形式,约定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噪声管理的权利和义务,由业主共同遵守。

物业服务企业对本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管理规约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劝阻无效的,及时向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安和其他负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回复。第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八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本区域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征求市民意见,依法、合理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后实施;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第九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其附近的广场、公园、交通要道、商业区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组织开展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和声环境质量报告。显示设施应标明区域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第十条新建噪声敏感建筑物以及噪声敏感建筑物的改建、扩建部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使用降噪产品和材料;噪声敏感建筑物对外部环境噪声的隔声质量及其配套的供水、电梯、通风、地下车库等公用设施的隔声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十一条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高考、中考期间在噪声敏感集中区域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第三章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第十二条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工业企业,应当通过合理布局固定设备、使用低噪声设备、调整作业时间、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并按照规定配置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减振等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确保排放符合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十三条工业企业应当在使用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固定设备三个月前,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所拥有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种类、数量和在正常情况下所发出的噪声值、使用时间和防治噪声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并提供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料。第十四条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禁止从事金属加工、石材加工、木材加工、车辆修理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第四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第十五条进行建筑施工作业的,不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十六条禁止在环境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夜间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必须夜间施工作业的除外。

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必须夜间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作业前五个工作日向工程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出具夜间施工证明。

施工单位取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出具的夜间施工证明后,应当将夜间作业项目、预计施工时间等在施工前向附近居民公告。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于开工前,在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设置公告栏,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公示施工单位名称、施工时间、施工范围和内容、噪声污染防治主要措施、施工现场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投诉渠道等。

热点内容
纪律处分条例原则 发布:2025-05-07 13:22:12 浏览:281
川大非法学 发布:2025-05-07 13:15:42 浏览:825
起诉对方失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7 13:15:07 浏览:598
公证法属于诉讼法吗 发布:2025-05-07 13:11:51 浏览:146
李理律师 发布:2025-05-07 13:10:35 浏览:57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二款 发布:2025-05-07 13:00:59 浏览:858
剧说法治李 发布:2025-05-07 12:58:45 浏览:677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07 12:58:33 浏览:799
武汉律师收债 发布:2025-05-07 12:51:28 浏览:106
区法院政审 发布:2025-05-07 12:46:03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