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犯罪
⑴ 司考经济法知识点预习:商业贿赂行为和贿赂犯罪的区别
您好,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贿赂,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受这些机关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的行为。
商业贿赂既有刑法上贿赂犯罪行为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个性。贿赂罪构成的主观故意方面和给付(或获得)财产的客观行为方面对于商业贿赂的构成也是必需的要件。但商业贿赂行为在行为主体、目的、侵害客体和法律的制裁等方面与贿赂罪(包括一般贿赂罪和商业贿赂罪)仍然是有所区别的。
商业贿赂行为与一般贿赂罪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主体的差别。
一般贿赂罪的行贿人是不特定的,受贿人是特定的,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由国家机关、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构成。相反,商业贿赂的受贿人是不特定的,行贿人是特定的,即必须是经营者或者能够代表经营者的代表人或代理人。
第二,行贿者的目的不同。
一般行贿罪中行贿人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追逐非法经济利益这种通常的目的外,“买官卖官”属于具有政治利益的贿赂,“晋级加薪”、“工作调动”等属于个人生活利益的贿赂。但在商业贿赂中,行贿人的目的是明确的经营利益或可能带来经营利益的交易机会。
第三,侵害的客体不同。
一般贿赂罪侵害了国家廉洁制度;而商业贿赂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前者的社会危害性大于后者,因此刑法规定对一般贿赂罪的处罚的后果重于商业贿赂罪。第四,法律规范和制裁的重心不同,商业贿赂行为中的商业行贿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的重点;而《刑法》对受贿人的制裁远远重于行贿人,行贿人通常可能因指正受贿人而被免于刑事处罚。
⑵ 国家有哪些法律分为几大类详细点 谢谢!!!
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宪法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宪法是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渊源。宪法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基本规范组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其它附属的宪法性文件,主要包括: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国籍法、国旗法、国徽法、保护公民权利法及其他宪法性法律文件。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非基本法律、专门法)两类。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一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3、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就有关执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问题,以及依据全国人大的特别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4、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指依法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
5、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规章。内容限于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适用范围是该民族自治地方。
7、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同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但特别行政区享有一般地方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依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享有的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的形式,是我国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国法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8、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指我国与外国缔结、参加、签订、加入、承认的双边、多边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性质的文件(国际条约的名称,除条约外还有公约、协议、协定、议定书、宪章、盟约、换文和联合宣言等)。这些文件的内容除我国在缔结时宣布持保留意见不受其约束的以外,都与国内法具有一样的约束力,所以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⑶ 哪些罪名是经济法中的刑事犯罪
大的有以下几大类。具体每一大类内有很多细的,你可能看一下《刑法》
危害国专家安全属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走私罪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金融诈骗罪
危害税收征管罪
侵犯知识产权罪
扰乱市场秩序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财产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扰乱公共秩序罪
妨害司法罪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妨害文物管理罪
危害公共卫生罪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
贪污贿赂罪
渎职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⑷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
主要区别于违反行政法和民事法,触犯的法律不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一般意义上民事违法涉及到民众个人利益,行政违法大多是公安部门提请。
拓展资料
区分实质行政违法与形式行政违法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首先,从法律效力看,实质违法一般属无效行为,从该行为发生之时即没有法律效力,而形式违法一般属可撤销行为,它经有效补救可转化为有效行为;其次,
从法律后果看,实质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惩罚性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而形式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担补救性行政责任(如撤销违法)。
简单的说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一、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民事法律法规。
二、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三、违法结果不同:违反行政法的结果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违反民事法律的后果是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酒驾就是抓到要拘留。
民事违法---借钱不还
行政诉讼---对公安行政拘留不负,以公安局为被告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借钱不还,以借款人为被告提起诉讼
⑸ 请问经济犯罪侦查这个专业能报考法学类的公务员么
您好,中公教育来为您服自务。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二级目录:司法学
安全防范技术;毒品犯罪矫治;毒品犯罪心理矫治;法律事务;行政执行;监所管理;监狱管理;监狱行政管理;监狱学;矫正教育;戒毒康复;劳教管理;社区矫正;涉毒人员矫治;司法;司法行政事务;司法警务;司法信息安全;司法学;刑事司法;刑事侦查技术;刑事执行;狱内侦查;侦查;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罪犯心理矫治。
二级目录:法学
法律;法律史;法律事务;法律学;法学;法学理论;国际法;国际经济法;海商法;行政法;行政法律事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经济法;经济法律事务;经济法学;律师;民商法;民族法学;商法;涉外经济法;涉外经济与法律;诉讼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书记官。
以上是中公教育为考生提供的司法学和法学的二级目录,二级目录下设有具体专业,广大考生参考一下。中公教育整理了公务员考试的相关信息,广大考生可以访问并查看信息!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⑹ 骗婚算不算经济法犯罪
骗婚,算经济法犯罪。
骗婚,是指利用大年龄青年急于完婚的心理,骗取彩礼、借钱等手段然后逃之夭夭,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
对于以婚姻为诱饵的诈骗,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
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 是刑法 还是经济法
《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洗然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因此,《反洗钱法》主要是预防洗钱活动,而制裁和打击洗钱犯罪则由《刑法》作出规定。本法所称“反洗钱”仅限于对洗钱活动的预防。实施预防、监控的行为主体既包括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也包括国务院各相关部门;预防、监控的对象为“洗钱活动”,即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本法第二条规定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活动;预防、监控的内容,既包括反洗钱义务主体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根据本法建立并实施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也包括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依法负责洗钱监管职责的其他部门进行的监督管理、调查和国际合作。
所以,刑法和经济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同(刑事,经济),调整方式也不同(强制,刑罚;经济、行政)。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就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这两个法的部门也有一定的交叉,经济领域的一些行为,如果产生严重的社会损害,触犯刑律,也会为刑法所调整。供参考。
⑻ 父亲犯经济法 会连累自己子女名下的财产吗会没收子女的财产吗
经济犯罪会罚款或没收财产。子女名下的财产不会没收。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子女名下的财产是父亲转移的,也会没收。
⑼ 我国的基本法律有哪些
我国基本法律包括有: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婚回姻法、刑法、刑事答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
(9)经济法犯罪扩展阅读: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