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合同签订地

合同法合同签订地

发布时间: 2021-01-18 21:53:14

A. 合同的签订地应该以什么为准

现实困惑

服装经营者王某与服装生产厂家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王某将货款交付后厂家3日后交付货物。该买卖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但约定了管辖法院为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该合同厂家的负责人签字之后,邮寄到王某处王某才签字,合同一式两份,每人保留一份。在销售过程中,王某发现厂家提供的服装有大量的瑕疵,顾客买后大部分都选择了退货,导致店内人气骤降。生气之余,王某决定起诉服装销售厂家,向哪个法院起诉取决于合同的签订地,王某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签订地,而双方签订的地点又不一致,该合同签订地是哪里呢?一般合同的签订地应该以什么为准呢?

律师答疑

该案中合同签订地点应为王某处,王某在自己所在地法院进行起诉即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四条规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王某与厂家在合同中没有约定签订地,并且二者签订地点不在同一处,而王某是最后签字的一方,所以根据以上法律解释,签订地点应当在王某处。依据合同约定,由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管辖,即王某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四条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法理荟萃

依据合同法自愿原则,合同签订地点以合同约定为准,如果没有约定,以最后签字地为准,不仅体现了约定优先和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还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司法活动。

B. 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原则,不损害公益。

C. 合同法有关名片可否能签订合同的

如有名片+合同加盖公司章,没问题;
如以个人名义签约,仅个人签字,回要求公司付款答,只有个人名片是不够的。需公司给个人开具授权委托书,明确个人代表公司签约,由公司履行合同义务,并加盖公章。附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如是公司法人,则可省去授权委托书,但要以公司名义签约,同时附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名片(假如是真实的)只能说明曾在此公司任职,不代表享有任何的公司授权。

D. 合同法中合同订立的程序有哪些

合同订立分为两个阶段:(一)要约。要约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或报价等。根据《专合同法》第14条规属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就是一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对要约人的约束力和对受要约人均具有约束力。(二)承诺。承诺又称为接受或接盘。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1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

E. 合同签订地与合同成立地有什么区别

签订地是双方约定的,成立地是非约定的。

F. 合同签订地点方面的法律咨询

这个公司对此地址没有土地证,也没有土地使用权,临时建筑地址和1-3排土地证内没关系容
已经很明确了,1-3排不包含这个临时建筑。以登记为准,谁也改变不了。
就算有租赁合同,也是以实际租赁的临时建筑房屋为准,随时就有被拆的可能,怎么会被支持呢?

G. 合同上争议解决方式所在地是在甲方还是乙方所在地

一是按合同约定地或方式来确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或仲裁的管辖地;

二是没有约定的,一般是被告就原告原则,也可以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标的物所在为诉讼地。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四条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7)合同法合同签订地扩展阅读:

合同的含义

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然人或法人)关于建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此类合同是产生债的一种最为普遍和重要的根据,故又称债权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规定的经济合同,属于债权合同的范围。合同有时也泛指发生一定权利、义务的协议。又称契约。如买卖合同、师徒合同、劳动合同以及工厂与车间订立的承包合同等。

合同的法律特征

①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②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④合同是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而达成的协议,故应为合法行为。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热点内容
违反大气法等相关法律责任有 发布:2025-08-22 16:52:35 浏览:35
运动会法学院口号 发布:2025-08-22 16:44:38 浏览:767
践行井冈山精神谱写法律服务 发布:2025-08-22 16:44:29 浏览:9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条例 发布:2025-08-22 16:44:28 浏览:493
上饶市物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22 16:31:06 浏览:292
擎雨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22 16:19:49 浏览:444
地方规章的上位法 发布:2025-08-22 16:12:32 浏览:241
论平台在行政法上的主体地位 发布:2025-08-22 16:12:29 浏览:853
公民法律知识体系简读 发布:2025-08-22 15:54:37 浏览:579
律师分几种类型 发布:2025-08-22 15:54:17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