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国际经济法中的过失免责

国际经济法中的过失免责

发布时间: 2021-01-20 23:16:44

㈠ 一般过失能免责吗

只要是刑法中没有规定的过失犯罪
且危害结果不大的是可以免则的

㈡ 国际经济法问题。违约救济之损害赔偿

可以的,请看下面的参考资料:

违约的救济方法(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一方违约致使一方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法律所给予的补偿办法。各国法律对于不同的违约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救济办法。各国有关违约的救济办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实际履行。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二是指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实际履行之诉,由执行机关运用国家的强制力,使债务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2)损害赔偿。各国法律都认为,损害赔偿是对违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救济办法。但对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损害赔偿的方法及损害赔偿的计算,也各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关于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大陆法认为,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必须要有损害的事实;必须有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损害发生的原因与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英美法不同于大陆法。根据英美法的解释,只要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对方就可以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而不以违约一方有无过失为条件,也不以是否发生实际损害为前提。关于损害赔偿的方法,德国法对损害赔偿是以回复原状为原则,而以金钱赔偿为例外。法国法与德国法不同,法国法以金钱赔偿为原则,而以回复原状为例外。英美法对损害赔偿采取金钱赔偿的方法。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德国民法典认为,应包括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和所得利息两个方面。法国法也有类似的规定。英美法认为,计算损害的基本原则,是使由于债务人违约而蒙受损害的一方,在经济上能处于该合同得到履行时同等的地位。(3)解除合同。罗马法原则上不承认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有权解除合同。但在买卖法中,则允许卖方在买方未于一定期限内支付价金时,可以解除合同。这项原则后来被法国法所接受。《法国民法典》第1184条规定,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其所订立的债务时,应视为有解除条件的约定。德国法也认为,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英美法同大陆法有所不同。英国法把违约分为违反条件和违反担保2种情况;美国则把违约区别为重大违约与轻微违约。按英美法的规定,只有在违反条件或重大违约时,才发生解除合同的问题。如果一方仅仅是违反担保或轻微违约,对方只能请求损害赔偿,不能解除合同。在中国,违约致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时,才成为解除合同的理由。(4)禁令。这是英美法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救济方法。是指由法院作出禁止,强制执行合同所规定的某项消极义务。即由法院判令被告不能做某种行为。禁令是衡平法上的一种救济方法,英美法院仅在2种情况下才会给予这种救济,一是采取一般损害赔偿的救济方法不足补偿债权人所受的损失;二是禁令必须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5)违约金。这是违约补救的最常用办法之一。但各国规定有所不同。大陆法认为违约金具有两重性,即惩罚性和赔偿性,英美法认为,对于违约只能赔偿,而不能予以惩罚。在数额上,法国及日本等国认为,法院对于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金额原则上不得予以增减。德国及瑞士等国法律却规定,违约金过高者,法院得斟酌予以减少。

㈢ 国际经济法中的逾期违反合同的含义是什么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而逾期的含义是,超过规定的时限,逾期违约的含义我理解是超过合同所约定履行义务的时间而造成违约的情形。

㈣ 国际经济法 处理

1.合同不成立。因为合同得成立需要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而承诺必须符合镜子原则,即与要约条件完全一致,不能有任何实质性变更或修改。案例中将发货时间进行了修改,显然不是合格的承诺,而是构成了反要约,所以合同不成立。
2.(1)构成不可抗力。因为对于发生地震缔约方无法控制,在缔约合同时显然无法预知,并且对于这种障碍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克服或避免后果。
(2)是否能够直接解除合同要看受理案件的法院是否支持实际履行(specific performance),如果支持,就必须实际履行而不得采取其他金钱赔偿等其它方式,反之则可以。(这个答案拿不准)
3,(1)可以,因为信用证业务是纯正的单据业务,实际中货物的履行问题不影响信用证货款的支付,只要符合单证相符原则。
(2)不可以,银行已经合格的履行了自己的审单义务,无任何过错,实际履行的准概况不影响信用证的流程。
4.(1)违反了不歧视原则。

(2)为保护本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可以实施相关的卫生及动植物检疫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必须符合GATT第20条序言的规定,即“不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的要求前提下”。换言之,GATT第20条并不反对一定程度的歧视的存在,但是这种歧视必须不是“无端的、不正当的或对贸易造成变相限制的”。
5.(1)是卖方,即中国甲公司。
(2)可以,因为信用证支付的基本原则就是单证相符单单相符原则,实际中有任何不相符,都可以拒绝收单付款。
(3)卖方违约,故买方可以选择要求卖方实际履行、要求卖方损害赔偿、要求减价等等。
6.(1)承运人要承担责任,因为承运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存在巨大的过失,不能免责。
(2)这要看托运时是否存在明显的过失。就题目中已知信息来看,不存在什么过失,应该不负责。

你这题目有点多啊,错的我都想上课了。

㈤ 国际经济法中有不可抗力导致买卖合同中一方无法继续履行,可以免除责任。到底什么情况可以归因不可抗力

一般有概括式、列举式和综合式三种规定方法。概括式对不可抗力范围只作笼统规定专;列举式是将不可属抗力事件逐一列出;综合式,即列举式与综合式相结合,对经常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如战争、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雨、雪灾等)列出的同时,再加上“以及双方同意的其他不可抗力事件”的文句。综合式的规定方法,,既明确、具体,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㈥ 缔约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缔约过失可以免责吗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专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属另一方依赖利益的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这个定义中,要注意的是,缔约过失,发生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而且另一方的损失属于依赖利益的损失。 例如,A与B,协商签订买卖某商品的合同,在这个过程中,A已经基于依赖,而开始生产相关产品。但在双方约定的正式签订买卖合同时,B已现在不需要了为由,不订立合同。此时,即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㈦ 急!!!求,航海过失免责英国和美国的案例,可追加分值。

某船运载一批马口铁,驾驶员不慎与码头围墙相撞而导致船舶必须入坞修理。当对该轮进行检查时,又发现其推进器轴有毛病。为了方便修理时进出,船员打开舱口并移动了第5货舱的部分货物。修理期间,舱盖一直开着,期间曾降过几阵雨,因此该轮抵达目的港货物已锈损,据此,货主诉至法院并要求承运人予以赔偿;而承运人辩称,打开舱口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修理工人进出以便修理船舶,货损属于管船过失所致。 试问:该案属于管船过失还是管货过失?承运人应否赔偿?为什么?
本案原告——货方Gosse公司在1925年2月6日将5808箱铁皮装上被告——承运人Canadian公司的“Canadian Highlander”轮,该船始发地为英国的Swansea港,目的港是加拿大的温哥华。该船途经利物浦时在大雨中卸下了木材并又装运了一些新的货物。随后该船撞击到了德国Brunswick码头,致使装铁皮的货舱受损,需要进行修理。修理过程中,由于船员和修理人员的疏忽没能用防水帆布罩盖紧货舱,使雨水注入货舱。该轮最后到达温哥华时,货物已因淡水的侵袭而损失惨重。因此货方根据英国1924年的《海上货物运输法》向船方提起赔偿诉讼,要求船方承担货物损失的责任。
这两个案例讲的是同一个问题,都是管船过失的问题。在第二个案例中,货方认为根据《海上货物运输法》的规定,承运人应当适当和谨慎地装载、操作、积载、运送、保管、照顾和卸载所承运的货物。显然本案船方由于疏忽没有能够谨慎地保管和照顾货物,致使货物受到雨水的侵蚀,因此应当承担责任。

船方则认为根据《海上货物运输法》的规定,“船长、船员、引水员或承运人的雇用人在驾驶或管理船舶中的行为、疏忽或者不履行职贵,由此造成的货物的灭失或损害,承运人不负责任。”本案是由于船员的疏忽,在修理船舶过程中,没能及时盖打开的紧防水布,致使雨水进入货舱所导致的损失,因此船方可以根据航海过失免责条款免除责任。

本案一共经过三审,最后,法院判决船方败诉。理由是:首先,因为修理过程涉及的人员复杂,不仅仅包括船员和其雇用人员,还有码头的修理工、油漆工和其他人员,不能简单的引用航海过失免责条款;其次,防水舱布是否盖紧不会影响船舶的安全问题,也不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不应被认为是船舶管理过程中造成的货损,而本案中的船员没有能够做到谨慎地管理货物,因此应该承担货物损失的责任,不能免责。

律师点评

“Canadian Highlander”轮案是一起典型的关于承运人航海过失免责的纠纷案。海上律师团队认为,处理这一类型的案件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什么是航海过失免责的问题。

英国《海上货物运输法》中有关承运人航海过失免责的规定与《海牙规则》及我国《海商法》有的规定相同。根据规定,航海过失免责指的是“船长、船员、引水员或承运人的雇用人在驾驶或管理船舶中的行为、疏忽或者不履行职责,由此造成的货物的灭失或损害,承运人不负责任。”

由此可见,航海过失免责包括驾驶船舶的过失和管理船舶的过失。

“驾驶上的过失”指船舶开航后,船长、船员在船舶驾驶上的判断或操作上的错误,如船舶碰撞、触礁、搁浅等责任事故,均属驾驶上的过失。

“管理船舶的过失”指在航行中,船长、船员对船舶缺少应有的注意,例如,听任污水管闭塞,阀门开启,以致海水进舱等均属管理船舶的过失。

承运人对其代理人或受雇人的航海和管船过失的免责,从形式上看,直接违背了当事人对违约或损害后果存在过失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民事责任原则,也违背了本人应当承担其代理人代理行为所产生后果的一般民法规则;雇主是否应承担其受雇人执行职务时所引起的责任,各国立法态度不一,但雇主完全不承担雇佣责任并非任何一国的立法取向。近年来,国际上有关是否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根据各国海商法协会于1990年巴黎会议及国际专题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发表的意见显示,英国、中国、荷兰、丹麦等国主张保留航海过失免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等国则主张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由此可见,航运发达国家一般主张仍保留航海过失免责。

代表货主利益的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主张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的理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海上风险己大大减小,保险业的发展也使得船舶所有人的风险得以有效分散。主张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的美国率先在其1999年的《海上货物运输法》中取消航海过失免责。为了避免过于受到航行发达国家的非议,该法将举证责任置于索赔一方。

而我国坚持承运人对相关人航海与管船过失免责,主要是因为它是海商法在民法之外独立发展起来的特殊的责任制度,优先于一般民法责任原则的适用。这种坚持也与我国发展海运的政策有关,让巨额投资航运的承运人独自承担其无法控制的其代理人或受雇人航海过失的风险,也未必公平。

本案中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管理船舶的过失”与“管理货物的过失”很容易混淆,但其责任确定完全不同。前者承运人可以免责,后者则不能。一般认为,若船员缺乏对船舶照料而间接引起的货物灭损为管船过失,若船员缺乏对货物照料而直接引起的货物灭损为管货过失,即以行为的对象和目的作为区分这两种过失的标准。

由于法律后果完全不同的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的界线实难把握,举证也极困难,承运人可援用的主要是航海过失免责的法律规定;从货方立场出发,则一般会极力证明货物灭损系船方管货过失所造成,以求获偿。本案纠纷产生的根源也即在此。

一般而言,法院在分不清案中的“过失”属于可以免责的“管船过失”还是属于不能免责的“管货过失”时,一般均将其认定为“管货过失”而判承运人不能免责。本案中,货损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防水舱布没有盖紧致使雨水注入货舱,正如法官在判决中所说的,“防水舱布是否盖紧不会影响船舶的安全问题,也不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不应被认为是船舶管理过程中因为过失造成的货损。”因此本案中的船方不能援引航海过失免责条款而免除责任。

㈧ 关于重大过失免责问题

此类案件判断的核心在于,需结合你们公司的实际情况看邮件通知是否是平内时你们公司容所使用的通知方式。如果是,则你免责。反之则可能承担责任。
如为了规避风险不确定邮件通知是否必然可以送达到对方的,建议结合其他通知方式作为补充。

㈨ 国际经济法海牙规则上,火灾,但由于承运人的实际过失或私谋所引起的除外,怎么理解

就是由承运人承担。
《海牙规则》不论承运人或船舶,对由于下列原因引起内或造成的灭失或损坏容,都不负责:(b) 火灾,但由于承运人的实际过失或私谋所引起的除外
就是一般情况下在承运人的船舶上因火灾造成货物的损害或者灭失的不负责,除非是承运人的实际果实或者私谋引起的火灾。从而给货主造成的损失就要负责。

热点内容
广州经济律师 发布:2025-08-24 13:16:30 浏览:770
柏乡县律师 发布:2025-08-24 13:00:55 浏览:207
房子婚前买的离婚有份吗新婚姻法 发布:2025-08-24 13:00:19 浏览:230
大厂法院吴冰 发布:2025-08-24 12:57:51 浏览:366
免费法律服务热线电话 发布:2025-08-24 12:55:25 浏览:428
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试点 发布:2025-08-24 12:45:36 浏览:511
新民法总则生效时间 发布:2025-08-24 12:29:58 浏览:525
怎样考中级经济法 发布:2025-08-24 12:29:13 浏览:478
国际经济法许可协议的范围 发布:2025-08-24 12:29:07 浏览:687
劳动法执法互联网专车 发布:2025-08-24 12:29:07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