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员工借调协议的劳动法
⑴ 借用劳动是否合法
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这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只是强调借调期间的劳动合同条款可作相应变更。
借调,一般是指一个单位借用另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改变其隶属关系。通常情况下,在借调期间,劳动者劳动关系、薪资福利仍属借出单位,并享有借出单位提供的员工应享有待遇;个别情况下,如借调合同约定,其薪金与福利依用人单位调整;或由用人单位将薪酬支付给借出单位进行发放;或由用人单位与借出单位协商解决。
在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约定的借调期间,并且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在存续期间,那么劳动者仍属于原用人单位的员工,借调单位不需要与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1)关于员工借调协议的劳动法扩展阅读: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借调没有明确规定,但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
如果母公司指向派员工到子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完成任务后就回母公司工作,这种情况下,建议一切都不变,仍有原单位工资上保险,可考虑两公司间签订一个借调协议或由母公司发一个借调通知,明确关系。
借调关系涉及借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当事人,通常三方签订借调合同。借调关系其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与用工分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而与借出单位继续存在劳动关系。借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通过借调合同明确责任、义务。
⑵ 劳动法对借调人员有哪些规定
借调人员仍属于原单位的人员,工资待遇有原来的单位支付。但可以另行协议,协议的内容看实际情况定。
⑶ 关于总公司借调分公司员工,但并未签署劳动合同是否犯法
两个公司就不属于借调,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⑷ 关于借调人员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
企业员工借调(有时候也叫企业借用)是指用人单位、借用单位与劳动者三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保留劳动关系,劳动者在借用单位实际提供劳动并领取报酬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存在关联关系或合作关系的公司之间。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禁止此种用工形式,还针对此种用工形式规定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主体。如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第74条规定: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那么借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哪些法律问题呢?
如劳动者工资由谁来支付?
劳动者虽然被借调至外单位工作,但其劳动关系仍在原用人单位,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工资支付的主体问题作出变更,那么仍应当由原用人单位支付。
劳动者在借调期间的社保由谁承担。
该问题同上,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虽然被借调至外单位工作,但其劳动关系仍在原用人单位。并且根据(劳部发[1995]309号)第74条规定: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
综上,在借调关系产生期间,并未就“借调关系”代替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的社保、工资及其他问题原则上仍按照劳动关系来处理。
⑸ 员工借调期间劳动关系如何处理
职工借调,劳动关系依然是你用人单位,你去借调的单位,只是暂时管理,
⑹ 劳动法中员工借调的社保应如何缴纳
劳动法中员抄工借调的社保缴纳方式是:
一、是由单位代交。即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这样,单位缴纳一部分,个人交纳一部分,按照个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资收入,按一定比例缴纳。个人部分将按照个人的上年月平工资8%交纳养老保险,2%交纳医疗保险,0.5-1%交纳失业保险。
二、是个人以自由职业者身份交纳社会保险。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数百至数千,当地各有规定),按一定比例交纳,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
我国的社会保险目前尚处于地区统筹阶段,地区不同,基数和比例都有差别。
⑺ 劳动法规定借调10年以上职工怎样安排
您好:
你这是借调,人事关系还是在原单位,借调单位不管你的安排,还是原单位管。你去原单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