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规定
简易程序就是简化了的普通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二审是一般都在中级人民法院,所以不适用简易程序
㈡ 为什么民事诉讼法要有简易程序
一、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回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答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
2、意义 :
(1) 有利于实现两便原则。
(2) 有利于迅速及时地解决民事纠纷。
(3) 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简易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基本范围:“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反向排除:(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2)发回重审的案件以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
(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㈢ 民事诉讼中如何适用简易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版事案件,权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据此,适用简易程序的确需要原被告双方的一致同意,但还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方可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简易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一种,人民法院只能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方能适用简易程序。同时,在四级法院中,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法庭能够适用简易程序。而且,只适用于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另外,《简易程序规定》第一条还明确规定了不能适用简易程序的几种案件:
1、起诉时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2、发回重审的(发回重审的视为一审,可以上诉)。
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㈣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适用条件有哪些
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版案件所适用的一种权独立的第一审诉程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7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以及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以上是简易程序适用的积极条件,简易程序还存在消极条件,即不得使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的规定,以下五种情况不可适用简易程序:(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二)发回重审的;(三)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四)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
㈤ 民事诉讼法中不适宜简易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这是因为,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适版用公告送达的方权式,即需要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与开庭传票,一次公告就需要六十天,而我们整个简易程序的审限才三个月并且不得延长,因此种类案件不适合用简易程序。
2、发回重审的。发回重审的案件往往在事实认定或者诉讼程序方面存在错误,为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不适宜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该类诉讼因涉及到人数众多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因此,不适宜适用程序较为简化的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应当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案件,其生效裁判均确有错误或者生效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法,此时,从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保证案件公正审判的角度,不得再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依法应当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属于非诉讼案件,而适用简易程序只能审理诉讼案件,因此,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㈥ 在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在什么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简易程序是普通程序的简化,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简易程序未作规定的,适用普通程序的规定。已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可以根据需要转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是与普通程序并存的独立的第一审程序,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简易程序的特点
简易程序有以下特点:
1.起诉方式简便。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2.受理程序简便。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法院请求解决纠纷,人民法院可以及时审查,当即受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3.人民法院可以简便、灵活的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
4.审判组织简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5.庭审程序简便,不受普通程序中关于开庭审理阶段和顺序的限制。
6.审理期限短。简易程序的审限为3个月,且不得延长。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适用简易程序的法院,仅限于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
2.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仅限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
三、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三类案件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2.发回重审和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
3.已经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
此外应注意的是,适用简易程序判决结案的,同样应当公开宣判。人民法庭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必须加盖基层人民法院的印章。
简易程序中应注意的重点法条:
《民事诉讼法》第142、143、146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9至171条、174条
㈦ 民事诉讼法的简易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四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内义务关系明确容、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 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第一百四十四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
第一百四十五条 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㈧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中的“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是如何定义的
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内
1.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容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2.可能判处免予刑事处分的案件;
3.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4.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此外,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人员出席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