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双职工女方怀孕
1. 劳动法对怀孕妇女有什么保护
一、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即使存在女职工存在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或者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或者用人单位经营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等等法定情况的,只要女职工是在“三期”期间,用人单位均不得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说用人单位将“三期”女职工辞退的,那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将会依法确认为无效行为。
二、劳动强度和禁忌劳动的限制
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2、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三、加班及夜班的限制在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用人单位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女职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四、产假的规定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晚育(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胎)增加15天,生育后3个月内办理《独生子子证》增加35天,如难产再增加30日,多胞胎每多生育一婴儿增加15天。人工流产的休假:怀孕不满3个月人工流产的,休假15天;怀孕3个月以上人工流产的,休假42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几个月以上的女职员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几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7... ... . .
4. 劳动法女职工怀孕问题
现在都有法可依,不兴以前那一套,都是明文规定的,可以看看。
1.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允许加班,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二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允许延长工作时间和其他加班。
2. 怀孕期间公司不允许辞退孕妇,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3.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4.孕妇在产假期间是享有工资待遇的,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其中产假工资是要按照我们正常每天的工资,乘以休息产假天数决定的。
怀孕女职工有哪些假期
1.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2.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3.产假,领生育津贴。
4.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从怀孕期间到生宝宝这段时间都可以享有自己的假期,以上内容已详细介绍女职工有哪些假期,希望各位女性朋友要牢记,保护自己的权利。关于“怀孕几个月的女职工有哪些权利?”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阅读过此篇都应对孕妇应享有的权利有所了解。
5. 2016新劳动法有规定女职工怀孕几个月可以不安排上夜班吗
怀孕的妇女怀孕期间是不可以安排上夜班的,不论是否几个月,如果公司强制安排夜班,是可以直接去劳动局投诉的。
6. 双职工,妻子怀孕,单位裁员对丈夫有影响吗
只要你不被裁就没什么影响 ...影响不到你老公吧
7. 劳动法关于怀孕的规定
请假条后补是没有关系的,虽然于程序不合,但是情况特殊者是可以原谅的。 好像没有听说过五金,只有五险一金,你说的是这个吗?如果是这个,那么在你和公司有劳动关系的时候,公司有义务帮你缴纳(法律规定),除非公司已经跟你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