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规22条规定

行政法规22条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2-19 19:36:39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条规定 怎么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1)行政法规22条规定扩展阅读:

政府采购的法律责任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政府采购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一、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1、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2、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3、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

4、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5、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6、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

7、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与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2、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3、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

4、开标前泄露标底的。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影响中标、成交结果或者可能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未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的,终止采购活动。

2、中标、成交供应商已经确定但采购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销合同,从合格的中标、成交候选人中另行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

3、采购合同已经履行的,给采购人、供应商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因违法给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违反政府采购法规定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采购人的法律责任

1、采购人对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预算向其支付资金,由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分。

2、采购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果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三、采购代理机构的法律责任

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政府采购业务中有违法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以罚款,可以依法取消其代理采购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是关于供应商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第二十二条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第七十七条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
(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三)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四)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五)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六)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供应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项情形之一的,中标、成交无效。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条规定怎么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回:(一)具有独答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二十二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政府采购法》第抄二十二条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二条 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E.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具体内容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二条 供应商参加政版府采购活动应权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F.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是什么内容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十二条 供应商参加政版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权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G. 谁能讲讲《政府采购法》第22条的详细条款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对供应商准入条件作出的六项规定,只要能够得到真正执行,是完全能够保证供应商行为能力和采购质量的。从我们日常监管的统计数据来看,凡是采购文件只规定了法定基本准入条件(没有自行增设限定条款),采购公告又在财政部指定媒体向全国广泛发布的项目,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没有少于8家的。参与者众多,也就基本上不会出现少于三家而流标的情形,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同时,竞争充分,采购质量也完全得到了保障。由此可见,供应商不足三家,不是法律规定有缺陷、不可操作,而是部门利益、权力意识在作祟。我们要做的不是降低依法行政水准,违法作数量上的迁就(二家),给自身带来法律风险;恰恰相反,而且要反思该不该取消那些增设的不适当限制条款,反思我们是否实践了《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降低门槛、鼓励竞争的立法原旨,是否做到了依法采购。其实很多时候,擅自增设准入条件、人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也极易违反国务院第303号令《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带来废标风险,反而得不偿失。对于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而言,我们要做的,一是加强宣传,提高采购机构依法采购意识,消除采购人不必要的顾虑,促进实施阳光政府采购;二是从严把关,通过采购文件备案,对超出法定条件增设的限制性条款从严审查,凡是不合理的、甚至带有明显不正当目的的限制条件,一律取消,保障充分竞争,降低监管风险。至于采购人对于供应商履约能力和采购质量的担忧,完全可以通过细化采购文件、提高编制质量、强化合同责任以及严管重罚等进行制约和保障。

H.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8)行政法规22条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

持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的人,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发给中国的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条机动车的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由交通主管部门对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实行资格管理,其中专门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实行资格管理。

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学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驶技能的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任何国家机关以及驾驶培训和考试主管部门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热点内容
青州法律援助处 发布:2025-09-26 22:24:52 浏览:26
中央12CCTv社会与法一线 发布:2025-09-26 22:11:54 浏览:293
古代刑法轻重排序 发布:2025-09-26 21:59:30 浏览:69
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 发布:2025-09-26 21:59:27 浏览:335
2016年社会保障法实施细则 发布:2025-09-26 21:38:01 浏览:165
李荣凯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26 20:59:49 浏览:782
新劳动法关于病假休息规定 发布:2025-09-26 20:34:35 浏览:874
返中条例 发布:2025-09-26 20:33:52 浏览:144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再见爱人下 发布:2025-09-26 20:20:05 浏览:457
合同法中国人大 发布:2025-09-26 20:17:43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