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视角酒托

行政法视角酒托

发布时间: 2021-03-03 17:53:32

『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六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六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争议法的一般原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内容、行政复议制度的比较视角、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困境与发展。

『贰』 从公民权利的视角 看待行政法立法的意义

一、从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关系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看,行政关系的影响都比民事关系、刑事关系的影响更为深远,由此可以说,调整行政关系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行政法,地位相当显著。同时,由于行政法对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调整直接涉及国家权力的确定、行使,直接或间接涉及公民权利的行使和保障,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实施法。

1、行政法是实施有关现代国家机构之间关系的宪法规范的主要法律,具有保障和监督对社会有广泛影响的行政管理的作用,这一点,民法刑法等无法与之相比。

2、行政法是实施宪法确定的各项国家政策的主要法律,民法、刑法等往往是实施宪法确定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国家政策。正因行政法往往较全面地推行宪法确定的各项基本国策,所以又有“小宪法”之称。

三、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代国家的行政机关已经越来越多地“干预”民事活动,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也逐渐扩及某些传统上认为应属民法调整的领域,现在许多国家普遍建立了行政裁决制度,使得行政法也可以调整如民事纠纷、合同纠纷等应属民法调整范围的社会关系了。也就是说,行政法正在不断地影响着其他部门法。综上所述,可以断言,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部门法。

『叁』 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

(一)关于行政法概念的几种观点

由于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人们对行政的涵义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对行政法的理解也就必然多种多样。因此,关于行政法的概念的表述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在对行政法概念的众多表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政法是规定主权行使限度与行使方式的法。

(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特定行政内容的法。

(3)行政法是控制政府权力的法。

(4)行政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法。

(5)行政法是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6)行政法是执行机关适用的法。

(二)行政法的涵义

对行政法可作如下表述:行政法是法的一个独立部门,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产生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一表述包括以下两层涵义:

1、行政法是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是法的-个独立部门

(三)行政法的特征

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其他普通部门法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显著的不同。

1、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

(1)行政法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技术性较强。

(2)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命令、服从性。

(3)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易于变动。

2、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1)行政法律规范数量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没有统一完整的法 典。

(3)行政法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相互交织,往往共存于同一 法律文件之中。

(四)行政法调整对象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任何-个部门法律,都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

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一般是行政机关)在实施国家行政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简单地说,即国家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关系是社会关系,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它的个性是通过它的特征反映出来的。行政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从主体上看,在行政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即必有一方是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机关或得到授权的其他组织。否则,就不属于行政关系。

第二,从内容上看,行政关系的内容都与国家行政权力直接有关。或者说,国家行政权是行政关系的核心。行政关系共实就是国家行政权实施所引起的关系。

第三,从内容处分上看,当事人对行政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不能自由处分。

第四,从双方当事人所处的地位上看,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享有很大的优益权。行政主体的这种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行政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大多取决于行政主体的单方行为,无须以双方协商一致为产生前提。(2为保证行政关系的实现,行政主体可以对相对人采取直接的强制措施,如行政强制执行,而相对人不具有这种手段。(3)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权过程中享有不少行政特权,而这是相对人所没有的。

第五,从解决争议的方式上看,行政主体有处理行政争议的权力这与民事关系明显不同。在民事关系中,争议双方当事人,无论那--方都无权单方处理纠纷,只能求助于第三者来解决。而行政关系不同,虽然行政主体是争议的-方当事人,但它有单方处理的权力;即使有的争议需法院作最终裁决,但行政主体也往往有先置处理权。就是说,行政关系的特征允许行政主体在-定范围内"自己做自己的法官"。

(五)现代行政法本质上是平衡法

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作为行政法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拥有国家权力,是管理者;其相对一方则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拥有国家权力,是被管理者。这就决定了行政法的本质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对行政法主体双方地位的不同规定而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行政法发展到今天,一方面,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已有效地控制了行政专横,保障了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这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要求适当扩大行政权、约束公民权。因此,适应这一社会趋势,现代行政法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跳出了"管理法"或"控权法"的窠臼,向着"平衡法"的方向发展。其特征是行政权既受到控制,又受到保障;公民权既受到保护,又受到约束;行政权与公民权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

与现代行政法实质上是平衡法相适应,现代行政法存在的理论基础应是"平衡论",即在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关系中,二者的权利义务在总体上应当是平衡的,而这一平衡是通过立法、执法和救济三个动态环节来不断调整和实现的。立法是公平分配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过程;执法是着重保障行政权,要求公民服从的过程,但也应掺入民主与公正的机制与因素;救济是着重保障公民权、审查行政行为的过程,但也应注意维护行政权的合法行使,防止公民权滥用。上述立法--执法--救济的整个发展过程,实质上是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在权利义务关系上既对立又统一、既冲突又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正是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在执法和救济两个具体环节上的差异性和不对等性,保证了其在行政法总体状态上的对等性和平衡性;也正是这种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在发展规律,构成了现代行政法发展的动力和现代行政法学研究的核心。80年代以来我国行政法治和行政法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重要行政法律的颁布,充分证明"平衡论''的思想确实贯穿于我国行政法治和行政法学的发展过程以及上述法律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内容之中。

平衡理论的主要内涵。平衡论最基本的主张是:现代行政法的目的、功能以及整个制度设置应该是平衡行政权与公民权以及相应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等社会多元利益。它包括两方面的意涵:一是立法上权利义务的公平配置;二是以利益衡量方法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的解释与适用过程。根据平衡论的观点: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是行政法所调整的一对基本矛盾。在总体上实现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平衡,对于实现行政机关与公民义务的平衡,两者各自权利义务之间的平衡,乃至各方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综合体现)的平衡,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

1、行政法的价值导向:平衡论认为,涉入行政法领域的社会多元利益、价值都应当得到尊重和协调。主张在价值冲突中诉诸中庸、平和的制度性解决方案。

2、行政法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平衡理论认为,行政法学应当转移以法院或行政机关为中心的视角,直接以行政机关与公民的关系切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当强调行政权与公民权的配置,而以立法控制或司法审查作为一种宪政视野下的制度性保障。

3、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平衡论主张,从调整对象的角度界定,行政法的概念应当表述为,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4、行政法关系:平衡理论认为,行政法和民法一样,均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并且两者调整的状态都应当是一种平等、平衡关系。平衡理论认为,无论在哪个具体的行政法关系中,行政法的权利义务结构都是不对等的,但这种不对等是必要的。

5、行政法治原则:平衡理论认为,权力和权利既然是法律授予的,就应当得到同等保护,都需要激励;同时,权利和权力一样,都有被滥用的可能,因此应当同等地受到法律的制约。

6、行政程序法 平衡论认为行政程序法的功能在于通过规范行政行为的空间和时间的表现形式,制约行政权力的行使,因而其规范应主要限定为行政机关的义务性规范,将更多的程序性权利机制赋予行政相对方。在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上,主张协调、兼顾公正与效率,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

7、行政法体系 平衡论倡导在行政法律制度的层面上建立一种"行政权--公民权"之间的协调模式,认为行政法律制度应当分为两大类: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的制度和抑制行政权违法行使、滥用的制度。

『肆』 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是什么

宪法是我复国的根本大法。任何法制律与之抵触,均示为无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 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和原则的总称
民法与行政法所处范围不同~

『伍』 行政法角度,中国的行政法治之路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

首先、我国行政法律、法规以及现行规章多为实体之规定而少程序之规定,对公民义务性规定甚至于权利性规定不少却缺少公民权利受到侵犯后怎样予以救济的法律规定。由宪法到各具体法律规范,我国公民享有若干权利,但这些规定大多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这些权利的救济往往因为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而陷入真空,如受教育权被侵犯后怎样予以救济,我国各部教育法规都没有明确的司法或行政救济条文,仅规定学生有权进行申诉,但是申诉之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受理部门及程序,根本解决不了受教育权被侵犯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大量受教育权诉讼案件的发生就是最好的明证。在该领域之内,一旦WTO成员方公民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接受教育并发生受教育权被侵犯之时,我国政府该如何应对,毕竟我国受教育权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之规定与WTO规则之规定差距甚大啊。同时与我国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关于保障个人受教育权的规定也不一致。
其次法律、法规特别是行政规章之间冲突严重。“2003年10月22日的《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法与法撞车我们该听谁的’再一次讲述了‘艾滋病疑似患者申请结婚登记’使婚姻登记机关无所适从的故事。涉及到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与《婚姻法》、《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互相之间关于结婚登记必要条件之间的冲突;同年10月9日,重庆一名在校大学生申请登记在让重庆教委尴尬为难之时也揭示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婚姻登记条例》、《婚姻法》之间的冲突。”而涉及入世的法律法规冲突特别是行政规章的冲突早在我国的《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五部分“与贸易有关的只是产权制度”第251条表A、表B,特别是表B第二部分加入时就废止的四部部门规章,己说明我国目前的法规、规章冲突严重,急需清理。

『陆』 酒托诈骗属于犯罪吗

酒托诈骗属于犯罪,情节较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进行处罚,情节较重的则要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6)行政法视角酒托扩展阅读:

案例:三亚旅游警察打掉一"美女酒托团伙"抓获7人

满怀期待地赴“美女”之约,却没想到掉进桃色陷阱,不仅“女朋友”没交成,还落得人财两空,近日,三亚警方成功打掉一“酒托”诈骗团伙,抓获7名涉案人员。

9月3日,三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接到市民杨先生报警称:他通过社交软件在网上认识一名自称医院护士的女孩“娜娜”,通过在网上短暂的交流,娜娜表现出了有意与杨先生交往的想法,并主动提出见面。

据悉,9月1日下午,杨先生和娜娜相约在三亚某医院,见面后娜娜提出到对面的“海鲜大咖餐厅”吃饭,杨先生欣然应允。刚落座,娜娜就点了海鲜等菜品和酒水,海鲜的量少且不新鲜,结帐时竟要1100元。

杨先生当时觉得消费过高离谱,于是与店家交涉,不料冲出3名男子,指着杨先生大骂,质问威胁其是不是来“捣乱”和吃“霸王餐”的。面对店家威胁,杨先生把身上仅有的300元现金交出来后才得以脱身,过后回想起觉得自己被骗了才选择报警。

旅游警察支队民警通过大量调查,发现此案属于有组织的团伙作案,且人员相对固定,分工明确。在了解违法人员作案特点和活动规律后。

9月4日,警方将违法行为人韩某庆(男,23岁)、李某(男,35)、于某(男,24岁)、王某(男,27岁)、杨某(女,29)、张某(女,27岁)、郭某宝(女,21岁)等7人当场抓获,现场缴获收费单据、低档红酒与勾兑红酒用的饮料等一批涉案物品。

经查,韩某庆等人为了谋取暴利,以海鲜大咖餐厅名义租下铺面,并通过网上招聘方式将郭某、杨某、张某聘为“酒托女”,再让“酒托女”假冒不同职业,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招揽客人到店里用餐,按客人消费总额30%分成。

3名男子李某、于某、王某负责看场,如果客人不愿付账,就会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客人掏钱。

经询问,韩某庆等人如实陈述了利用“酒托女”来招揽客人诈骗他人钱财的违法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之相关规定,旅游警察支队依法对上述7人分别处行政拘留15日处罚。

旅游警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如此案的诈骗金额、情节标准以及造成后果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条件,会将该案从行政转为刑事案件,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旅游警察提醒,网上交友要谨慎,跟陌生网友见面,如果对方要求指定地点消费,需引起警惕,消费前要先看菜单,切不可为了面子盲目点菜,最好能索要消费单据并妥善保存,遇到可疑情况要确保自身安全,择机报警。

『柒』 行政法如何保护公民权利

行政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通过赋予行政机关合法权限并监督其行使,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实现;

二、是通过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为的监督权(如检举权、控告权),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要求听证权),特别是对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提起复议权、诉讼权和要求赔偿权,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7)行政法视角酒托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捌』 法律真的就酒托,饭托没办法吗

酒托、饭托涉嫌欺诈、强迫交易罪等,就进行报警,报警后只能刑事拘留和罚款。

对于酒托识别,教你几个办法

1、正经的女孩,一般都比较矜持,绝少在短时间内就要求见面。若是刚建立联系一两天左右就要求见面的,十有八九是托。

2、酒托吧托饭托,都声称自己不爱上网;因为没有大把时间来陪您聊天;即便陪您聊天了,那也是“键盘手”,和宰您的托儿是两个人。

3、先找你要手机号;但不会主动给你;你若不给,她会气急败坏[因为电话号码是可以google的]

4、在她指定的地点见面;若要求去别的地方,都以种种理由推辞,比如人太多,比如路太远。

5、等你到了地点,对方迟迟不现身;她正在暗中观察你,是否为警察之类的人等等;

6、她会在电话里详细的问你的穿着,颜色,是否戴眼镜。但不会告诉你她的穿戴情况;

7、你看到的女孩,和照片上的差别会很大;

8、你若选择星巴克、一茶一坐或者上岛这类地方来吃饭聊天,她会以种种理由拒绝;

9、她会邀请你走一走;一路上陪你聊天;让你放松警觉性;

10、走出几步路,看到一个咖啡吧,酒吧或者小店,就声称进去坐一坐;

11、绝大多数人这个时候会想,能消费掉多少钱啊?不就是坐一坐么?

12、你看了单会发现,这里的东西怎么这么贵?

13、mm会热情的邀请你来点吃的喝的,建议你,让mm先点,理由见后。

14、服务员会莫名其妙自行拿来一堆小吃、水果放在桌上;聪明的托,会在这个时候要求拿掉几样,以争取你的信任,放松戒心。

15、服务员会要求你先买单

16、第一次买单,不会有很多钱;几百块?但戏肉应该在后面。

17、随着聊天的进展,mm会很快点第二批,第三批东西,或者叫几个所谓的朋友一起来玩;

18、不论你是否买单,mm都快要找借口走了。

19、报警没用,警察叔叔没空管这种事情。

20、不要慌,这个时候,人身安全比钱重要。

『玖』 酒托犯法吗

属于诈骗行为,可以报警处理。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回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答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情节较轻的,按治安处罚,情节较重的会转为形式的诈骗罪。

-----------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拾』 酒托是否违法 怎么处理

酒托,其行为涉嫌诈骗,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给予治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协议写好用相机照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3 11:40:33 浏览:961
印章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3 11:02:29 浏览:541
梁园区法院长 发布:2025-09-23 11:01:53 浏览:448
何华为法院 发布:2025-09-23 10:59:25 浏览:217
犹太人经商法则女人 发布:2025-09-23 10:51:01 浏览:925
法治与利益调整 发布:2025-09-23 10:51:00 浏览:756
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发布:2025-09-23 10:47:36 浏览:528
社会和谐道德 发布:2025-09-23 10:47:36 浏览:5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文 发布:2025-09-23 10:43:00 浏览:683
法硕非法学专业排名 发布:2025-09-23 10:42:59 浏览: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