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211条和217条

刑事诉讼法211条和217条

发布时间: 2021-03-04 18:54:07

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7条求解释。 很着急。谢谢

这条是关于抗诉的规定。简单来讲,就是检察院有抗诉权。

刑法问题!

18(B),无期徒刑可以适用假释,但是不得少于12年,而且不得适用于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可以保外就医。但是病好之后是要回监狱继续服刑的。这与假释是不一样的!
19(A)追诉时效按照法定刑的最高限。无期、死刑是20年。
20(A)只是简单的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本题属于后者)。
21(D)刑法第217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2(A)客体错误是指比如杀人却杀了狗。
因果关系错误:A为了使B溺死,而将B推下井里,但井中并没有水,结果B摔死在井中. 其中B的死和A的设想是不一致的,不存在认识上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与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称为因果关系错误.但是因为行为人主观上仍是故意,所以定故意杀人罪是没有问题的.
手段错误:A使用的犯罪手段会出现危害后果,但是他自己却以为不会出现危害后果;B使用的手段不可能导致危害后果,但是他自己以为会出现危害后果的.
23(A)
24(C)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其他的是故意伤害。
25(C)
立功根据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
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悔罪
第一,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及作案过程。犯罪分子如果真心悔罪,就应该如实供述犯罪的目的、起因、犯罪的事实及作案过程,不得有半点隐瞒。特别是在主要事实、重点环节上不得避重就轻,有半点敷衍塞责,否则,就不是真心悔罪的表现。

第二,主动交代作案工具去向或物证。属普通刑事犯罪的,应主动交代作案工具藏匿何处,或协助办案人员及时查找其作案工具。属侵财性和贪贿犯罪的,应主动提供书证、物证等。此外,还应交代清楚作案工具及证据的来源等,使案件的相关证据形成完整的锁链。

第三,主动交代与本案有牵连的人和事。实践中,无论是普通刑事犯罪还是侵财性和贪贿犯罪,替他人顶罪或不揭露他人罪行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主动交代与本案有牵连的人和事,不仅是完整办理本案的需要,也是对本案准确定性的需要,同时又是使违法必究得到落实的具体体现。

第四,积极退赔赃款赃物。以获取钱财为目的侵财性犯罪,积极主动地退还赃款赃物,是具有悔罪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暴力损害、报复他人为主要目的伤害性犯罪,积极地赔偿被害人的医疗费、精神损伤费、误工费等,应视为积极悔罪的表现。

第五,深刻认识所犯罪行的危害性。一是充分认识所犯罪行给他人及家庭造成的痛苦,诚恳地向被害人及家庭赔礼道歉;二是深刻认识所犯罪行的根源,自己行为属于违反哪些法律法规,检讨自己抵牾法律及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三是深刻认识所犯罪行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经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通过这些反省,使犯罪分子的思想和灵魂受到一次全面的洗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再危害社会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26(B)主观因素以外的原因(这是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未遂比照既遂从轻处罚。
27(B)《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注意:虚报注册资本罪《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成立的条件是数额巨大!
28(B)
29(B)
30(A)如果根据“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依法罪”的那么就是依法罪。
注意区分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两者的区别是主体不同。
31,(ABE)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对犯罪有着非常准确的定义。第十三条是任何学刑法的人都应该熟背的!并且我个人建议你最好把前十三条全熟背。如果有能力刑法总论和刑诉法最好全能熟背!
32,(ABCDE)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是: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他人的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一种危险,包括自然灾害等非人为的损害。
(2)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要保护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不能等于更不能大于所要保护的利益。
(3)对行为的限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必须是不得已的,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而采取的。而正当防卫则无此要求。
(4)行为针对的对象不同 。正当防卫要求打击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而紧急避险则可以是无辜的第三者,二者损害的对象是有原则区别的。
(5)正当防卫可以是任何人,但紧急避险对于某些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则不行(如消防警察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场)。
33,(BCD)根据刑法分则之规定,以下案件告诉才处理。
(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4)(普通)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般的刑事案件需要有检察院主动提起公诉,被害人没有权力决定是否起诉。但是为了节省诉讼资源,对于一些相对轻微的刑事案件《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有当事人决定是否起诉,这类案件称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34(ABCDE),注意法定的应当从轻情节与可以从轻情节。这两个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必须从轻,后者是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从轻也可以不从轻甚至还可能加重处罚(如犯罪未遂中,可以从轻但是某些犯罪虽然未遂但是手段残忍,社会危害程度极大,也会加重处罚的)。
35(ACDE)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我需要说一下,关于律师的一些问题,比如被告人告诉其委托的律师一些警方没有掌握的证据,而律师不向警方提供或者说律师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去教其当事人一些东西,是合法合理的。

Ⅲ 下月开始实施的民事诉讼法217条,能产生一些效果吗

这是一条非常好的规定,特别是针对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有非常的回限制作用。如果答被执行人提供了财产收入状况,但是实际状况并非如此,比如其有可以履行的财产收入而故意隐瞒。法院可以据此认定其拒不履行,严重者转作刑事案件处理;轻者可以对其罚款拘留。
当事人的申报就好比证据,无论申请执行人还是法院发现与其申报不服,对其处罚就有了依据。这就改变了过去对类似情况无法处罚的问题。无疑这是立法的巨大进步。
但是,由于我国并无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信用制度也没有建立,想要掌握当事人真实的财产信息还有诸多障碍。但是,这个进步作用的凸显既需要实践的检验,更需要司法实践执行经验的积累。无疑,这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一个思路和非常好的一项举措。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百四十二条和一百四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4)刑事诉讼法211条和217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百四十二条的释义:

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关于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规定。根据本款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必须是为了侦查犯罪的需要。所谓“侦查犯罪的需要”包含三方面意思:

1.所要查询、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必须与犯罪嫌疑人及犯罪有关,即属于犯罪嫌疑人或者与其涉嫌的犯罪有牵连的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这些财产或被用于犯罪,或为犯罪所得。通过查询这些财产的情况,可以查明案情,查清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或者无罪、罪轻的事实;

2.通过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防止赃款转移,挽回和减少损失;

3.发现新的犯罪线索,扩大侦查战果。由于查询、冻结措施涉及公民个人隐私,涉及企业的正常经营,为防止滥用查询、冻结权力,本款明确规定,在侦查中,只有具有侦查权的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依照规定才能进行查询、冻结。“依照规定”是指依照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及司法机关与有关部门的联合通知。

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是侦查犯罪的重要措施,是打击犯罪,特别是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款还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这是法律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设定的义务,当有侦查权的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依照规定采取查询、冻结措施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这里的“配合”主要是指应当为查询、冻结工作提供方便,提供协助,履行冻结手续,不得以保密为由阻碍。

第二款是关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不得重复冻结的规定。根据本款规定,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经被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冻结的,其他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得对同一犯罪嫌疑人的同一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再次冻结,这是禁止性规范,侦查机关应当严格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百四十三条的释义:

本条是关于决定不起诉案件的处理程序的规定。

不起诉的决定必须经过公开宣布的程序,不能以送达代替向被不起诉人宣布不起诉的决定。公开宣布的地点、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确定,但必须有被不起诉人在场。同时,检察机关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

被不起诉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不起诉的决定,一经宣布,立即生效,被不起诉人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无罪的。对被羁押的被不起诉人,应当立即释放。

Ⅳ 刑法问题

选D。根据来刑法263条规定:抢源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
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的主要原因,因此选D不选A.

Ⅵ 刑诉二审抗诉,是向原审法院提出,还是向上一级提出

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Ⅶ 刑事诉讼法202条和168条有什么不同

168是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必须查明的事项,202是法院审理案件审限的规定。版
第一百六十八权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第二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Ⅷ 刑事诉讼法107条和110条的区别

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回立案侦查。控告答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由此可知,两条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

(8)刑事诉讼法211条和217条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第107条释义: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应的法定程序在当事人以及其他与该诉讼行为有关的参与人共同见证的情况的,就当事人相关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的程序就叫做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110条释义:诉讼和仲裁都是解决纠纷两个法律途径,为了保证诉讼仲裁的顺利开展,国家有一系列的诉讼仲裁法规,保障了诉讼仲裁的运行,其中也规范了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维护司法的威严和公正。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网络

Ⅸ 刑事判决下来,执行局会通知当地派出所捉人吗

一、刑事判决由哪个机关执行

刑事执行的依据是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8条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是指以下几种:

(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诉期满而没有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

(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即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和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4)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生效判决和裁定因内容不同,执行主体也不相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9条、第211条、第219条和第220条的规定,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和裁定,以及无罪或免除刑罚的判决,均由人民法院自己执行。《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第217条和第218条的规定,暂予监外执行、徒刑缓刑、假释以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和裁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在交付有关部门执行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案件的性质和刑罚的不同,把判决或裁定交付法律所规定的有关部门执行。

热点内容
20天能背下经济法吗 发布:2025-09-23 05:55:25 浏览:346
刑法二题 发布:2025-09-23 05:53:54 浏览:305
省级条例 发布:2025-09-23 05:49:36 浏览:842
企业法律援助工作站简介 发布:2025-09-23 05:42:24 浏览:751
巴克与法官 发布:2025-09-23 05:26:42 浏览:773
行政法上的行政的特征和分类 发布:2025-09-23 05:04:51 浏览:364
司法社区梦 发布:2025-09-23 05:02:34 浏览:957
经济法地位和体系 发布:2025-09-23 04:58:13 浏览:399
公司工伤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23 04:36:43 浏览:840
农大经济法在线作业2 发布:2025-09-23 04:29:34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