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感悟
A. 如何理解正当程序法律原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门课里的)
正当程序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同样源于它从根本上承载了现代行政程序的基本价值追求——程序正义, 是确保程序正义在行政权力的运行中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 所谓行政法上之正当程序原则或简称"行政正当原则", 即行政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根据前述行政程序正当性的三项最低要求——程序中立性、程序参与性和程序公开性, 行政正当原则可具体导出避免偏私、行政参与和行政公开三项基本内容。
1、避免偏私原则
避免偏私原则, 即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进行过程中应当在参与者各方之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 不得受各种利益或偏私的影响。它是程序中立性这一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要求在行政程序中的具体体现。中立性原则是现代程序的基本原则, 其本意是要求纠纷的裁判者应当在对抗的双方当事人之间保持一种超然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使当事人受到同样的对待。因而最初只是司法程序的一个基本原则, 后来才移用到行政程序中来的。程序中立的实质是要求行政主体排除利益的干扰, 居于客观的立场, 从而做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正决定。可以说, 其核心要求是"避免偏私"。显然,这样的要求, 无论对于司法性程序还是对于非司法性的程序都是适用的。
2、行政参与原则
参与原则是指受行政权力运行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参与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 表达自己的意见, 并对行政权力运行结果的形成发挥有效作用。参与原则是现代社会中民主参与理论发达的产物。长期以来, 议会制度及其与此相关联的选举、罢免等制度是民主的标志,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形式。然而, 这种代议民主制毕竟是一种间接民主制,是对民主妥协的结果, 在其实际运行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直接民主制无疑成了民主制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行政参与即公民直接参与行政权的运作过程, 正是直接民主制的重要体现。同时, 随着20 世纪后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张,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行政而非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政府的行政权力控制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因而, 从法律上保证公民积极地参与行政过程, 也是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行政参与的核心是公平听证, 即"被听取意见的权利"。
3、行政公开原则
"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公开原则的主旨在于让民众亲眼见到正义的实现过程。因此公开原则长期以来就一直被视为是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和要求。行政公开即行政的公开化, 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 应当依法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 以使其知悉并有效参与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如果说参与原则是使相对人实现"为"的权利的话, 公开原则便是满足相对人"知"的权利。"知"是"为"的前提,"为"是"知"的目的, 两者具有紧密联系。
B.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讲什么内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重在为学生系统讲授中国当前依法行政背景下行专政法的基属本原理、规范与实践。让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和了解中国行政法对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熟悉我国现有的行政法规范体系,掌握最基本的行政法学原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规范去解决基本的行政法案件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理性。
C.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主讲老师是谁
《行政法来与行政诉讼法》课程自主讲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咨询监督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规划咨询小组成员、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律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海关与外汇法律研究所秘书长等。
D. 1.为什么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2个课程放在一起
因为内容少、简单。
其实民法和民事诉讼法这两个课程也应该放在一起学的,还不是因为怕大家挂科
E.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一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一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特征、行政法的渊源、中国行政法的历史与理论基础嬗变、行政法的法律原则。
F.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六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六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争议法的一般原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内容、行政复议制度的比较视角、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困境与发展。
G.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二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二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组织法基本原理、行政主体理论、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编制、公务员制度、公物法。
H.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小论文)怎么写
就用下边论文的格式
[摘要]
[关键词]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分析
三、我国行政主体在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行政主体的改革设想
。
[参考文献]
[1] 江永清.《行政处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35-51页
[2] 江永清.《行政处罚法适用手册》.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63-82页
[3] 徐继敏.《行政处罚法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1996年:109-133页
[4] 马怀德.《中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26-48页
[5] 皮纯协.《行政处罚法原理与运作》.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年:94-107页
[6] 应松年、马怀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1996年:94-106页
[7]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92-117页
[8] 雷新华.《论依法行政与行政监督》载《行政法研究》.2001年,第7期:29页
[9] 庞京城.《论行政监督》载《海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32-34页
[10] 石东坡 《论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完善》载《云南行政学院报》.2001年,第1期:45-46页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刘春萍老师的精心指导,刘老师从开题的论证直到最后论文的撰写都给予了特别细致、耐心的指导,使本人得以顺利的完成此论文。在次,我对刘老师在次论文撰写期间给予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I.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七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七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诉讼的目的与特征、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
J. 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何意义在线等高分!!!
要是考公务员,很多题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有40-50分。学的好等于给你们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