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双倍工资赔偿时限

劳动法双倍工资赔偿时限

发布时间: 2021-03-09 20:14:58

劳动法:申请双倍工资的时效有多久

最近工伤了,看了劳动法,才知道有这个双倍工资的概念,所以想理赔工伤赔偿同时一起申请这个,只是不知道法律还支不支持?因为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权利!回答: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两部法律。应是劳动合同法有这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限是一年。
如果超过一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不受理的。你说“在单位工作了两年多了”,看来是超过时效了。
“因为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权利!”不能成为你超时限的抗辩理由。你不会获得支持。补充: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两部法律。应是劳动合同法有这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限是一年。
如果超过一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不受理的。你说“在单位工作了两年多了”,看来是超过时效了。
“因为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权利!”不能成为你超时限的抗辩理由。你不会获得支持。补充:
你在申请工伤待遇时也可以提出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要求双倍工资的请求,这是你的权利,但是本律师认为,你难以获得支持。追问:
呵呵呵。这好办,你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咨询一下,你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另外,“止纷定争”也只是说“把工伤赔偿和单位违法应当补偿的一起要”,没有说你一定会得到支持。
本律师再顺便告诉你一个法律常识,无论你是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还是通过诉讼解决纠纷,一定要注意法定时效,超过时效了,你的权利就得不到保护了。

Ⅱ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期限有多长

  • 目前的用工实践中,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最终导致“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二是在应当按照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规定的三种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由于用人单位工作疏漏,在劳动者未提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已经实际履行;

  • 对第一种情形, 《实施条例》第7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 《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 根据这一规定,一旦出现用人单位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就视为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应该支付前11个月的双倍工资,且立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 如此时用人单位仍不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或不补偿前11个月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根据 《劳动法》第98条之规定,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在第二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由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则适用 《劳动合同法》第82条2款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但第82条2款没有确定两倍工资的支付期限,笔者认为,从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这个期限,应从双方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起,直至双方将劳动合同期限变更为无固定期限时止。

Ⅲ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赔付双倍工资的时效性是多久,按照劳动法条例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赔付双倍工资的时效性是多久,按照劳动法条例

回答你的提问: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次日为仲裁时效的起算日

一,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1,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2,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次日为仲裁时效的起算日。

二,本案中,2010年10月14日起计算你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至2011年10月14日止你的仲裁时效终止。

综上所述,现在你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因不属于劳动报酬争议,提出辞职要求赔偿双倍工资及经济补偿金,不符合法律规定,承担败诉的结果。

Ⅳ 关于要求补尝双倍工资,劳动法有没有时限为一年的规定

请问你在07年至10年期间,公司都一直没有和你签订劳动合同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关于双倍工资的时效是这样的:
按照以前的观点,你是过时效了,因为你可以主张的双倍工资期间应该是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而你于2010年才提起劳动仲裁,显然已经过了一年的时效。
但这是去年经济不景气,劳仲委偏向单位时的观点;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转好,风向标有所改变,目前在双倍工资时效的问题上又传出这样一种观点:
即只要是自始至终未签过劳动合同的,那么就从离职之日起往前推11个月来要求双倍工资,对你而言,即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若按这种观点,你的时效未过

Ⅳ 劳动法的双倍工资赔偿1年诉讼时效是怎么算的

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诉讼时效就应当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具体到本案而言,2016年11月合同结束后,你不能要求2015年12月之前11个月的双倍工资,因为已经超过仲裁时效,得不到法律支持。

(5)劳动法双倍工资赔偿时限扩展阅读:

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二、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Ⅵ 劳动法双倍工资起诉时效

申请抄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关系到劳动者的主张能够支持多少,但目前司法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显得比较混乱,存在三种不同的起算方法:
一、逐月分别计算仲裁时效法,以深圳、上海为代表。
二、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法,以成都为代表。
三、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或从一年届满之次日起计算法,以江苏、佛山为代表。

Ⅶ 关于劳动法赔偿双倍工资问题 立案后一般多久开庭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就应当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内的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仲裁时效,及时提起仲裁有利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Ⅷ 申请双倍工资赔偿及时效可依据劳动法哪款来写

双倍工资是劳动合同法第82条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仲裁时效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Ⅸ 关于新劳动法 赔偿双倍工资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就应当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内的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倍工资适用仲裁时效,及时提起仲裁有利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哈密宏建公司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06:59:36 浏览:600
法学院故事 发布:2025-09-22 06:35:11 浏览:29
旅行社违反条例要负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2 06:30:43 浏览:597
行政处罚法律责任名词解释 发布:2025-09-22 06:30:42 浏览:622
行政法令 发布:2025-09-22 06:30:40 浏览:217
中国刑法重刑 发布:2025-09-22 06:29:57 浏览:150
道德实证 发布:2025-09-22 06:27:06 浏览:262
劳动法试用期员工提前3天 发布:2025-09-22 06:15:52 浏览:275
法院比组织部好 发布:2025-09-22 06:05:43 浏览:654
新中国民法 发布:2025-09-22 05:31:30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