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诉讼法鉴定
⑴ 民事诉讼法的鉴定问题
可以,但原告必须举证证明鉴定依据不足,因为鉴定结论是一个证据,既然这个证据对原告不利,那么推翻这个证据的举证责任就落在了原告身上,在举证期限内,原告必须举证才能重新鉴定,同时,重新鉴定也有相应的规定程序,在程序上也不能出现问题。总之,这个时候,原告相当不利。
是的,一审没有申请鉴定,二审不予审理此项内容,可以另案起诉。
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2)新民事诉讼法鉴定扩展阅读:
司法鉴定的步骤:
1、委托阶段。这是司法鉴定程序开启阶段。委托人应向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司法鉴定委托书,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委托人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要求出具委托书。
委托人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材料要真实、完整、充分;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否则,鉴定出的结论会被法庭和其他当事人质疑甚至被重新鉴定。
2、受理阶段。在这一阶段,司法鉴定机构要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审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否属于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2)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是否合法;
(3)鉴定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充分。对符合上述要求的鉴定委托,予以受理,作出受理的决定并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
3、鉴定阶段。该阶段中,司法鉴定机构指定或者选择本机构中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二名司法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名;对不同的鉴定事项有不同的鉴定方式。
4、补充鉴定阶段。这个阶段的发生是根据委托人的请求进行的,主要原因是:委托人增加新的鉴定要求的;委托人发现委托的鉴定事项有遗漏的;委托人在鉴定过程中又提供或者补充了新的鉴定材料的;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
⑶ 民事诉讼法对鉴定的有关规定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鉴定的相关规定,如符合法定条件,可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
第二十九条 原告或者第三人有证据或者有正当理由表明被告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可能有错误,在举证期限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部门或者鉴定人不具有相应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式解决。
第三十一条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委托或者指定的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
(一)鉴定的内容;
(二)鉴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
(三)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四)鉴定的过程;
(五)明确的鉴定结论;
(六)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七)鉴定人及鉴定部门签名盖章。
前款内容欠缺或者鉴定结论不明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部门予以说明、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⑷ 新民事诉讼法解读先完成鉴定,后下判决是哪条规定的
法律没有这样具体规定,但依据法理,鉴定意见仅仅是服务于法院判决的,故先鉴定后才有判决。
⑸ 民事诉讼法司法鉴定是否强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显然,依据该条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不与对方当事人协商的前提下,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的做法是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鉴定规定的。
具体原因如下:
1、不管是作为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还是作为实体法的民法,对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应予以保护。因此,原告不与对方协商鉴定机构并自行委托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书,剥夺了对方当事人选定鉴定机构发表意见的权利,且该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委托,未经过法院指定,其鉴定的程序正当性大大降低。
2、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机构,其送鉴材料未经对方进行质证,难免当事人冒用顶替,弄虚作假,其送鉴材料的真实性无法确定,继而依据未经质证的送鉴材料作出的鉴定意见的采信度大大降低。
当然,不排除当事人在不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自行委托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意见书,被对方当事人对该鉴定意见认可的情形,此时,应视为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在双方当事人对该鉴定意见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形下,法院可以采纳该意见书。
希望,我的解答能给你提供些许参考~~
⑹ 民事诉讼法重新鉴定的规定是怎样的
《司法鉴定通则》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证明委托鉴定的可以是个人(当事人),并不是必须由办案单位委托。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不违反法律。
⑺ 民事诉讼法64关于重新鉴定
司法鉴定来机构【释义】:司源法鉴定机构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接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通则》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证明委托鉴定的可以是个人(当事人),并不是必须由办案单位委托。律师事务所委托鉴定不违反法律。 “该鉴定是由理争律师事务所委托的,而不是由办案部门委托的”,不符合重新鉴定的法定条件。
⑻ 民诉法新解释庭审结束后是否可申请鉴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