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中调解方面说法
A. 行政诉讼能否调解结案
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这是原则,但也有例外,就是牵扯到赔偿、补偿以及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前提是原告要同意才行,这是《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明文规定的。
除了赔偿、补偿和自由裁量,其他类型的事项为什么不能调解呢?因为行政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原则是:法无规定不可为。
各个行政机关做什么,必须以现有法律法规为边界,否则就会导致公权力过于膨胀,侵犯到个人领域的私权。
也就是说,除了三种可以变动商量的案件,其他事项都规定的死死的,不能随意变动和改变,任何变化都活让法的尊严受到破坏。
与此相近的,是诉讼法对法院的约束,在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程序,法院也无权处理,比如行政诉讼案件以诉前调解的形式受理,要经过行政庭调解过后才决定是否立案,哪怕这个案件不属于调解的案件呢。
诉前调解是近几年法院缓解民事案件数量过多的举措,但现在放到行政诉讼中又是什么逻辑呢?
B.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原则适用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回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答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C. 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是B,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主要解决的是对于行政机关的行内政行为撤销,因容此,不适用调解;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倒置的,由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详细法律规定见于《行政诉讼法》。
D. 2014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中关于调解制度的内容在哪一条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调解制度,是第60条。
《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条 人民法回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答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E.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的调解行为是什么意思
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的调解行为,意思是行政机关主持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或者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
《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下列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F. 依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一律不适用调解 为什么是错的没搞懂。。麻烦高手解答
依我的理解 行政诉讼是不适用调解的 因为行政机会的行为要么合法 要么违法 而且权力机关要是允许调解的话 他们的责任会大大的降低吧 但是在行政诉讼案件的具体赔偿当中 是允许调解的 所以这句话太绝对了 应该是不正确的 这是我个人理解哈
G.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请解释。
A是正确的,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不得以调节方式结案。人民法院当然可以以调节方式结案,但是对于行政案件是不能的,所以B中的说法就错误了。
H. 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有哪三种例外情况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专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属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I. 行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吗
不可以,但行政赔偿部分可以调解。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专审理行政案件,不属适用调解。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条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都明确规定,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被告有权提供不予赔偿或者减少赔偿额方面的证据。
(9)行政诉讼法中调解方面说法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胜诉权。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即法律有规定的诉讼期限从其规定。中国行政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有5天、10 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