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让企业成为弱

劳动法让企业成为弱

发布时间: 2021-11-30 03:36:24

⑴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公司是有利还是有弊

国家对劳动的立法是应该偏向劳动者,还是应该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并重平等保护,一直是立法的难题,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终于,《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颁布、于2008年1月1日实行,这无疑是给劳动者的福音,但是,《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的同时不免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现在网络上很多类似“劳动合同法究竟保护了谁?”的帖子满天飞,但我相信,08年后新版劳动法出台,利还是要大于弊的。


准确的说,《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并重规范基础上,又特别提出了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可以说,相对于《劳动法》来说,《劳动合同法》作了“有限度的让步”。从这层意义上讲,《劳动合同法》还是要偏向于劳动者的。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用工不合理现象,如试用期过长、过分压低试用期劳动报酬,甚至不过工作实际表现的好坏就随意解除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等,而针对这些情况,《劳动合同法》都做出了有利于劳动者的决策,例如对各种类型的工作人员都约定了试用期。对试用期附加了约定,即换一次岗位就约定一个试用期,即便是一个员工在同一个单位内部进行调整,每调整一次,就约定一个试用期,试用期内用工单位或者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无效的。还有一个地方的有明显的加强,那就是维护劳动者利益和稳定劳动关系的书面合同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即只要用工行为已经存在,即被视为劳动关系成立,这时,劳动者就应该享有法律规定的相应权利。又如,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这部分劳动者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努力工作,单位就没有理由解聘。即便是岗位调整,单位也会慎重对待。关键岗位员工,即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等重要职位,企业离不开这些人才,劳动合同到期了会续订,达到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后,只要劳动者同意,企业会主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类似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可见一斑。


在劳动合同解除的环节上,针对《劳动法》实施以来,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弱势劳动者屡屡遭受侵权的状况,《劳动合同法》强化了对部分弱势员工的强制保护。比如,在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不难看出,法律对年龄较大、再就业困难和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劳动者,给予了更加强化的保护,充分体现了《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


类似的条款都很清晰,很明显,新的劳动法偏向于对劳动权益的保护。《劳动合同法》的成果暂且不论,从出发点上,它是为劳动者谋福利,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显性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这部法律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人单位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的宗旨之一就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是需要维权的。用人单位利用新的劳动合同法完全可以实现劳资共赢,加强了对用人单位的保护力度。具体的体现是满足了用人单位灵活用工的需要,可以劳务派遣,也可以非全日制用工,鼓励用人单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各项技能,通过公费专项培训的劳动者,如果辞职,要想单位支付一定的违约金。对高收入的劳动者,单位如果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计发基数和计发年限得到了调整,目的是降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解雇成本。新的劳动合同法增加了用人单位保护自己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条款。按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中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义务,违犯规定的劳动者要向遭受损失的用人单位支付一定数量的违约金。这种方式使企业在用人制度方面更加灵活。那么,说完新立法的优点,我们再来谈缺点。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与其它任何的事物一样,存在着两面性,有其有利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不利的一面。《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条件后,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对此,华为的做法是,拿出10亿的赔偿,这样,这些工作满8年的员工可以得到少则几万元、多至十几万元的赔偿。但同时这些员工自身的身份也改变了,他们是重签1至3年劳动合同的新员工。他们到明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执行后,将无缘享受与华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无缘成为华为的终身员工。若让华为的这一杀手锏取得成功,无疑会给全社会树立起一个应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样板。倘若社会上更多的企业予以效仿,势必会伤害老员工的权益,使新的劳动合同法明年开始执行时,其保护老员工权益的条款,在这些企业中形同虚设。《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实施,恰似“潘多拉魔盒”,让一些企业与单位的“恶行”一下子“释发出来”,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灾祸”,加剧了就业的难度,让一些在岗职工“提前”失去了岗位。而这种现象的发生无疑是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即一定程度上,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反应过于偏激也会带来不好的反响。


就《劳动合同法》本身而言,条款中也存在弊端。第一,新劳动合同发中对劳动关系的涵义和劳动者主体认定不够清楚。虽然《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对于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却没有能够给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劳务关系等概念的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区分,这些问题不能因为本法的颁布而得到妥善的解决。第二,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操作性不强、标准不够科学。虽然劳动合同期限为劳动合同必备的条款,但是,本法却规定劳动者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以此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得对劳动者设定违约金或者追究赔偿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期限条款实际上就成为约束用人单位的单方条款,对于劳动者确没有约束力。


到现在,《劳动合同法》已经出台实行了数个年头,社会各界对其也是褒贬不一。它在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上得到的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但由此伴生的制度不完善、并没有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等问题也层出不穷,现状虽是如此,但是若是多考虑劳资双方的意见,尽可能考虑好各方的利益,弊端一定可以最小化。


最后,本人综合一下对于企业和劳动者有了劳动合同法对双方的权利都是一种约束,对于双方的义务都是一种保护,相信我们的劳动合同法会越来越完善,利远大于弊端。不管是企业和劳动者都要遵守这个法律,合理运用这个法律,规避工作做到位,要懂法而守法,遵守道德底线,为社会和谐多做贡献。

⑵ 为什么小私企往往不按劳动法出牌

首先就是这些中小型的企业,数目实在是太多,国家对这方面的管控没有内办法细致到每一个容这样的企业身上,自然也就无法对他作出选细致的排查和要求。

其次就是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用工,在维权方面十分艰难,毕竟他们这样的人群虽然基数很大,但是大多数这样的年轻人对于劳动法的认识比较片面,也比较匮乏,所以往往在自己吃亏之前无法保留有效的证据和一些比较有用的资料,往往在被企业扫地出门之后,无法用有效的法律上可行的证据去检举这些企业,从而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些中小型企业实际上是在做某些劳动法律的空子,利用这些法律中可能会让年轻人搞不清楚的一些条例,用来让这些年轻人混淆,从而在自己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持续为这些小型企业工作。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了却从来执行不下去,几乎高达99.9%的企业都无视该法律,而劳动者则大

梁慧星说过,目前的劳动法并不适合当今中国社会。

⑷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不执行劳动法呢

因为严格执行劳动法对于一些用人单位来说压力太大,但这并不可以成为回违反劳动法的合法理由答。存在违反劳动法的情形,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⑸ 感觉企业违反了劳动法,作为员工该怎么办呢

企业文化根深蒂固,老一辈人都是经历了国家困难的,是他们建设了自己的工厂,对工厂有很深的感情。现在企业业文化根深蒂固,老一辈人都是经历了国家困难的,是他们建设了自己的工厂,对工厂有很深的感情。现在企业里也很时的加班我也都没有调休,也没有填加班单,觉得填了也休不掉。现在公司突然出了这样一个制度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我认为,凡事都离不开礼,更离不开法。当单位违反了劳动法规,损害了职工利益,自己既亏理又违法,这个时候,唯一的处理方式是与员工和谈冷处理。我认为,凡事都离不开礼,更离不开法。当单位违反了劳动法规,损害了职工利益,自己既亏理又违法,这个时候,唯一的处理方式是与员工和谈冷处理。集证据,工资条,合同,照片,录像,录音,工作签到表,职工通讯录,工作中的很多东西都能够成为有力的证据。誓旦旦地拿出企业的一份规章制度,振振有词地答辩说根据本厂第几条第几款第几项之规定,对员工作出开除的处理决定。


⑹ 为什么企业不遵守劳动法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二条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第九十七条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第一百零一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纵横法律网 田树森律师

⑺ 劳动法对私人企业有作用吗怎么才能很老板抗衡搞得员工苦不堪言。

当然有用,劳动法是趋向于保护弱势群体的部门法。不知道你具体设计的是什么

⑻ 为什么很多企业不遵守劳动法

一、因为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住员工,他们认为自己会比员工高人一等,只要是公司的规定,那么员工都必须选择接受。

其实996工作制就是一个典型的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但是还是由企业的高管在公共的场所声称996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模式。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宣传方式会让其他的小企业学习,好一点的企业在九九六的基础之上,会给予不同程度的加班工资和福利待遇。但是其他的小企业只是免费的996工作制,这会让更多的求职者苦不堪言。大规模的劳动违法行为泛滥,也就让大家适应和默认了这种违法行为。

⑼ 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都不按劳动法规定劳动法是否没用

劳动法有用。

不按照抄劳动法执行的大多都是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工厂的生产规模小,员工数量也比较少。所以当工厂接到比较大的订单时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迫于无奈只能让员工加班加点赶工期,完成任务。而这就很容易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其次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保险。每个员工都缴纳保险,这对于一个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很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便选择违反劳动法规定,不为员工买保险。

(9)劳动法让企业成为弱扩展阅读:

劳动法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注意在计算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时间时,不应扣除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医疗期时间。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⑽ 劳动法为什么这么不给弱势职工撑腰

一、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 《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者的义务。 第三条“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三、劳动法也规定了企业的权利。例如: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南昌大学法律硕士培养方案 发布:2025-09-18 04:49:17 浏览:135
无锡法院苗 发布:2025-09-18 04:48:31 浏览:686
江津法院电话 发布:2025-09-18 04:20:31 浏览:52
2016年劳动法产检规定 发布:2025-09-18 03:43:42 浏览:631
国网公司规章制度以什么为主 发布:2025-09-18 03:31:02 浏览:359
论民法基本原则论文 发布:2025-09-18 03:31:01 浏览:3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共 发布:2025-09-18 03:27:23 浏览:847
法学宣在线 发布:2025-09-18 03:27:15 浏览:463
脑控刑法 发布:2025-09-18 03:24:13 浏览:99
刑法分论框架 发布:2025-09-18 03:22:07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