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未成年证人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未成年证人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1-12-01 09:17:27

⑴ 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保护人中关于讯问未成年人时,监护人到场的问题,请问哪一个是

刑事诉讼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均有关于讯问未成年人时,监护人到场的问题。回另外刑诉法是一般法答,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特殊法,但是按现时的法律规定,刑诉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规定更加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六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⑵ 《刑事诉讼法》中讯问未成年人时的问题

无论是讯问还是询问,《刑诉法》规定均是“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十四条 二款

“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第九十八条 二款

“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应当“的说法在未成年人可以保护法里找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五十六条第一款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询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2)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未成年证人的规定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六十六条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承办。

第二百六十七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二百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百六十九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第二百七十条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刑事诉讼法——人大网

⑶ 询问未成年人证人或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时,应该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还是可以通知

《刑事诉讼法》第98条第二款规定:“询问不满十八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笔者注:也是法定监护人)到场。”对于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则没有进行规定,且其规定是“可以”。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6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修改和增加了对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的询问主体和程序问题,且其规定是“应当”。从法理上看,《刑事诉讼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均是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处于同一效力阶位的法律,根据“对于同一效力阶位的法律、法条发生竞合、冲突时,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适用”的法理原则,对于询问、讯问未成年人应否通知监护人到场,毫无疑问应当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⑷ 请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谁到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条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民法通则》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⑸ 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进行询问时有哪些特殊规定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一条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审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他宣读。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2、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七十五条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5)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未成年证人的规定扩展阅读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二条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三条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以及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联系和配合,加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以应犯罪嫌疑人家属、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要求,告知其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进展情况,并对有关情况予以说明和解释。

⑹ 公安机关询问未满18岁的嫌疑人、证人,是否要通知其监护人到场

不一定是要监护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讯问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其他成年人到场。

无论是否是监护人,讯问未成年时总要有合适的成年人到场。

(6)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未成年证人的规定扩展阅读:

监护人和法定代理人是有区别的:

《民法通则》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参考资料: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⑺ 刑事诉讼法第98条第2款规定,询问不满18岁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表人到场。但未成年保护法第56

我觉得答案是“应当”。
我认为两部法律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版从法律效力上而权言不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对于位阶相同的两部法律中矛盾的条款,可以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是79年颁布,96年修正的。
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07年颁布的。
因此优先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而不是《刑事诉讼法》。(法律依据:《立法法》83条)
我觉得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解释有些勉强:
因为《刑事诉讼法》已经写明是不满18岁的特定主体,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是针对这一类特定主体,所以都是特别法。如果说《刑事诉讼法》这一条没有特别注明是未满18岁而是说所有的证人,那可以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排除《刑事诉讼法》的适用。

⑻ 《刑事诉讼法》及《程序规定》对讯问证人,被害人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一)《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岁得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询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二)第九十八条第二款:询问不满十八岁得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五十六条第一款: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询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热点内容
银行司法金融 发布:2025-09-18 01:07:56 浏览:716
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 发布:2025-09-18 01:07:55 浏览:928
法律硕士自主划线吗 发布:2025-09-18 01:01:29 浏览:24
重庆情踪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8 00:55:28 浏览:357
我国劳动法生效的时间是 发布:2025-09-18 00:48:19 浏览:214
法院执行一般多久 发布:2025-09-18 00:30:45 浏览:550
重庆烂尾楼处条例 发布:2025-09-18 00:29:57 浏览:65
石河子法律援助的电话 发布:2025-09-18 00:28:16 浏览:678
惠州市惠阳法院 发布:2025-09-18 00:01:53 浏览:186
法官妇女节 发布:2025-09-18 00:01:53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