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劳动合同没有约定试用期

劳动法劳动合同没有约定试用期

发布时间: 2021-12-07 20:39:36

『壹』 公司劳动合同上面,没有规定多久是试用期,按照劳动法多久是试用期

劳动合同上没有约定试用期,应视为没有试用期。
至于有关试用期的规定,请参阅《劳动合同法》的如下规定: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贰』 劳动合同中未约定试用期

可以这么认为。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叁』 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如果来签订三年以上固定自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劳动法劳动合同没有约定试用期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肆』 新劳动法对试用期的规定

试用期为三个月,劳动合同应签订三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伍』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试用期吗

先向你详细介绍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的劳动合同的要点,然后再谈谈试用期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是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按照劳动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于劳动者在该单位第一个工作日之前签订。
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统一印制的劳动合同范本。
劳动合同范本完全遵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注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对劳动者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纪律,劳动合同期限和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项内容都有严格的约定。
劳动合同范本的部分条款留有填空之处,需要当事人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劳动合同范本没有涵盖的特定条款,可由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予以补充。
劳动合同经双方同意签字后,用人单位应在30日之内将其送到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进行鉴证。经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审核,如果所有条款(包括双方约定填写和补充的条款)符合法律规定,即在劳动合同上加盖“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合同鉴证专用章”。至此,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的劳动合同才算完成。
用人单位自行印制的劳动合同,往往会忽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甚至为了规避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对有关劳动者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护,参加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要么不予约定,要么模棱两可,解释权归单位所有,对单位如何有利就如何解释。
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时,需要向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劳动合同。社会保障部门对单位自行印制的劳动合同,或者虽然是范本的劳动合同但未经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鉴证盖章的不予认可,这些劳动合同不能作为参加社会保险的依据。
现在谈谈试用期问题。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了相互了解,决定去留,而约定的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劳动法规规定:依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6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满6个月的,应约定试用期。满6个月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满1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满3年及其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的益处在于: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不违约,也就不存在违约责任和支付违约金。
鉴于以上劳动法规的规定,试用期也要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满6个月的)。
要是不签该咋办?先与单位沟通,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单位实在不把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里,也就是要在试用期满3个月之后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问题也不大,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权衡利弊并作出决定(利:公司较为正规,工作还算对口。弊:有无支付违约金之类对你不利的)。

『陆』 哪些人订立劳动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

(1)已经过本企业试用期的员工不能再次安排试用期。
已经过本企业试用期的员工,无论是续签、重签劳动合同,还是转岗、换岗、升职,甚而以各种原因离开本企业后再次加入,只要是同一个人,同一家企业,就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这一点,《劳动合同法》与原来的法律规定明显不同。早年出台的《劳动法》第21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一般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职工可以约定。1996年《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劳动部办公厅1991年《关于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再规定试用期问题的请示》规定,企业与劳动合同制工人续订劳动合同时,工人改变工种的,应重新订明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规定试用期。可见,根据原来的法律,一个企业是可以对同一位员工多次约定试用期的,如果岗位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新岗位重签或续签劳动合同时,可以再次约定试用期,对于离职以后再次被录用的劳动者,如果岗位与原来不同,当然可以再次约定试用期,即使是岗位相同,一般也被认可为再次就业形成新的劳动关系而再次约定试用期。而新的《劳动合同法》则完全杜绝了这些可能性。
(2)形式上是本企业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而实质上工龄在法律上被认定连续的劳动者不能再次安排试用期。
这种情形常见于原国有企业的固定职工转为劳动合同制度而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因合并、分立、出售、重组成立新的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企业改名、改制成立新企业中的老员工等。总之,无论企业的名称、性质、资产如何变化,只要是按法律规定承继了原来的员工,这些员工虽然名义上是第一次与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其实质是原劳动关系的延续,新企业无论与员工重签还是续签劳动合同,都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3)政策性安置的员工,如退伍军人等,不能再次安排试用期。
根据《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第9条的规定,“原是城镇户口的退伍义务兵,服役前没有参加工作的,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实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办法,各接收单位必须妥善安排”;1960年《劳动部复关于退伍军人参加工作后的工龄和试用期间题》中指出,“退伍军人……他们退伍后直接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不需要试用期;如果退伍后即还乡,又被企业吸收参加工作的,根据我部1959年12月5日发各地试行的《关于劳动力招收和调配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一般应是合同工,也不需要试用期”;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志愿兵、义务兵退出现役到地方工作后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第3条规定:志愿兵转业、义务兵退伍后,无论分配到何单位、从事何种工作,均不实行学徒期、熟练期、试用期的待遇。各个地方政府也大多有类似的规定。
因此,退伍兵的就业安置是不能约定试用期的。但是,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政策是专门针对城镇户口的退伍军人在由政府安置工作时制定,而农村退伍军人适
用军地两用人才开发的规定,不适用就业安置政策。
当前在城镇,经济性代偿安置已经非常普遍,即退伍军人领取一定的补助金后自主择业,国家不再一包到底。那么,对于那些以自主择业形式进入劳动力市场,与用人单位按市场选择达成聘用意向的退伍军人,包括不享受就业安置的农村退伍军人被单位聘用后的试用期问题应当如何理解呢?从1960年的劳动部复函来看,目前这个历经岁月仍未失效的规定,对他们也不
应当约定试用期。但是,那个复函中对于“合同工”的理解显然已经同现行法律相违背(作者无法查知这一规定是否已被宣布失效),但是无论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还是上级法优于下级法的原则(《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位阶明显高于1960年和1987年的两个规定),我们都可以认为1960年的规定中关于“合同工”的定义已经失去法律效力。同时,从退伍军人就业安置政策层面上理解,退伍军人既然已经享受了经济性补助,国家就已经完成了安置义务,对退伍军人就应当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对待。农村退伍军人因为不享受就业安置,本身不应该享受试用期豁免。但是,几乎所有的法律法规对这方面的规定都是模糊的,从上文国务院的通知就可以看出,并没有明确排除享受了经济性安置的退伍军人再享受试用期豁免。在实践中,即使享受了经济性安置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仍然会积极为退伍军人联系就业。这些由政策出面联系安排的工作,尤其是安排到政府机构、公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退伍军人,一般都会享受到试用期豁免和较长首次合同期等优待。有些地方政府对就业于接受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位的退休军人,更是明确地做了类似规定。但是,大量进入公开劳动力市场的退伍军人,尤其是农村退伍军人,通常都被作为普通劳动者一般对待了,从法律明确规定上来看,也并不违法,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分配”去的。当然,以上讨论都只适于退伍后初次就业,失业政策安置权利后再次就业的退伍军人则应当是普通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律所有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4)其他不适用试用期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以及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这些是原来的法律没有的规定。
第一,坚守“试用一次”。
且口使员工的岗位发生跨度极大的变化,只要是已经符合转正条件,即所谓的正式员工,用人单位都不能再次设置试用期。
第二,以调岗和考核加强“正式”期限之内的“试用”约束。
应对如本案例这类情形需要调整员工工作岗位的,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变更劳动合同;其次,按照新岗位的职位要求和考核标准来约束员工,当员工考核不合格时,可以对其调岗或培训。当员工再次出现不符合职位要求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不在试用期内,也可以以此手段达到强化考核、灵活进出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柒』 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如果签订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7)劳动法劳动合同没有约定试用期扩展阅读:

在用工过程中,滥用试用期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包括什么样的劳动岗位需要约定试用期,约定多长的试用期,以什么作为参照设定试用期等,实践中比较混乱。

用人单位通常不管是什么性质、多长期限的工作岗位,也不管有没有必要约定试用期,一律约定试用期,只要期限不超过劳动法规定的六个月即可,用足法律规定的上限。有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其中半年为试用期。

有的生产经营季节性强的用人单位甚至将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合二为一,一般长,试用期到了,劳动合同也到期了;有的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往往被不止一次约定试用期,换一个岗位约定一次试用期。

『捌』 关于劳动法的这个问题有点迷惑,未签劳动合同,没有约定试用期限

【1】只有签劳动合同,才谈有没有试用期。你没签劳动合同就不用谈什么试用期。
【2】按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获得每月支付的2倍工资。(最多是11个月)
至于“公司想辞退劳动者,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并且不补偿劳动者。立即辞退,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是第40条指有劳动合同的说的,指那些不服从分配的人。”与你没关系。

热点内容
qq飞车官方条例 发布:2025-09-16 22:12:52 浏览:454
招募法律服务志愿者 发布:2025-09-16 22:08:03 浏览:195
做实思想道德 发布:2025-09-16 21:59:41 浏览:704
上海律师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16 21:29:15 浏览:888
民诉讼法200 发布:2025-09-16 21:23:12 浏览:916
合同法249条 发布:2025-09-16 21:20:51 浏览:760
法官官职大吗 发布:2025-09-16 21:19:55 浏览:943
国家对开发区条例 发布:2025-09-16 21:19:52 浏览:869
法规先锋 发布:2025-09-16 21:15:15 浏览:157
民事法律责任的主要特点 发布:2025-09-16 21:12:50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