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第227条
㈠ 民事诉讼法227条许可之诉的诉求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第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天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案外人对原判决、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认为驳回裁定错误的,应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2、申请执行人对中止执行裁定不服的,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许可诉讼。
因此:
1、对于案外人提出的执行异议,法院首先应当进行审查,然后根据书面异议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如果认为提出异议的理由不成立,应当裁定驳回申请,继续执行。如果认为提出异议的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执行。
2、申请执行人对中止执行裁定不服的,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如果执行根据是人民法院自己制作的法律文书,就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中止执行的裁定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申请执行人即应当在中止执行裁定生效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此时间为除斥期间。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五项
第二百二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版法律规定的诉讼程权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这第五项属于兜底条款。也就是说,二审法院认为违反了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都在这里面包含。这也给法律留下了一个口子,避免因为法律规定过于具体而导致现实问题。
㈢ 民事诉讼法227条是什么
对案外人异议的规定,是指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㈣ 民事诉讼法第227条中原判决、裁定指的到底是哪个
这个原判决是最初的案件判决,就是正在执行的生效判决。
不是对执行提出异议之后对异议作出的判决。因为这时候还没有提出执行异议之诉。
㈤ 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三款与民事诉讼法227条之间有何关系
56条第三款是第三人诉讼;
227条是执行异议诉讼;
法律是对同一类案件做了两种救济途径的规定;由权利人选择.
㈥ 依据民诉法第227条的规定,明明写出来了“当事人”可以提出执行异议啊,怎么辅导材料都说不是呢
一、当事人,这里是指诉讼当事人,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原告和被提起诉讼的被专告双方。
二、刑事属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法定代表人、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
㈦ 民诉法227条 中止执行后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回自收到书面异答议之日起十五天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
㈧ 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三款
刑事诉讼法第227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版的诉讼权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