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8劳动法
❶ 2018年劳动法
如果你在所有工作单位的累计工作年限不满10年,那么2018年你有5天年假,最版后一个工作日在权8月7日及以后的,今年的年休假是3天,最后一个工作日在8月7日以前的,今年的年休假是2天。如果这2天年休假没有休,当单位不让你休的,那么单位应当按照3倍工资折算,即需要支付你2x3=6天的工资。如果是你不愿休的,那么单位应当按照1倍工资折算,即需要支付你2天的工资。
❷ 2018年劳动法产假国家规定一天
劳动法对于产假的规定有:
1、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3、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4、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❸ 2018新劳动法辞退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版关系的权,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❹ 关于劳动法
1是否属于工伤?属于单位应当承担医疗费用。不属于自费。
2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只要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支付补偿金。
3从18年9月到20年8月,工龄不足两年,补偿2个月工资完全合法。
4若还有不了解,劳动仲裁热线12333。
❺ 2018劳动法辞退新规
2018劳动法辞退新规:1、劳动者可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2018年2月1日后,我国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即劳动者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后可以选择按月、分期或一次性领取的方式领取企业年金。注: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作为劳动者的遗产来继承。2、增加对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的处罚规定。在我国,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项规定已被列为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2018年劳动法增加了对不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的惩罚规定:①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将对用人单位处以应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②对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负责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③未缴纳的社会保险,用人单位需要将其补足。3、缺席扣除工资应当与缺席时间相对应。以往用人单位的惩罚措施中总有一些不太公平的规定,比如,迟到半小时将扣除半天工资。2018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缺席扣除的工资应当与劳动者缺席的时间相对应。例如,迟到1小时只能扣除1小时的工资。4、明确的带薪年假。2018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可以享有的带薪年假。①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可以享受5天带薪年假;②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可以享受10天带薪年假;③工作满20年的,可以享受15天带薪年假。5、非自身原因导致离职的,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主动离职的,是不可以主张经济赔偿金的,但是如果是非自身原因导致的离职,那么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①用人单位以威胁、欺诈的手段导致劳动者提出离职有些非正规用人单位为了辞退劳动者就使用威胁、欺诈劳动者等手段使得劳动者主动提起离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依然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②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不合法导致劳动者提出离职。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法而提出离职的,劳动者也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❻ 2018年新劳动法辞退补偿规定
法律分析:新劳动法辞退补偿规定为: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❼ 2018劳动法新规现在可以实行了吗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2018年新修订的法律条款将更加侧重于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具体情形。
1、劳动者可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
2018年2月1日后,我国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即劳动者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后可以选择按月、分期或一次性领取的方式领取企业年金。
注: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作为劳动者的遗产来继承。
2、增加对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的处罚规定。
在我国,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项规定已被列为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2018年劳动法增加了对不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的惩罚规定:
①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将对用人单位处以应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②对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负责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③未缴纳的社会保险,用人单位需要将其补足。
3、缺席扣除工资应当与缺席时间相对应。
以往用人单位的惩罚措施中总有一些不太公平的规定,比如,迟到半小时将扣除半天工资。2018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缺席扣除的工资应当与劳动者缺席的时间相对应。例如,迟到1小时只能扣除1小时的工资。
4、明确的带薪年假。
2018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可以享有的带薪年假。
①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可以享受5天带薪年假;
②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可以享受10天带薪年假;
③工作满20年的,可以享受15天带薪年假。
5、非自身原因导致离职的,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主动离职的,是不可以主张经济赔偿金的,但是如果是非自身原因导致的离职,那么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①用人单位以威胁、欺诈的手段导致劳动者提出离职
有些非正规用人单位为了辞退劳动者就使用威胁、欺诈劳动者等手段使得劳动者主动提起离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依然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②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不合法导致劳动者提出离职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法而提出离职的,劳动者也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❽ 2018劳动法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可能目前工厂活不多,老板不想减少人员,等版有活了在干,因权为现在人也不好找。也有故意减少工资,让你们自己走。
你好,辞职是没有赔偿的。劳动法规定公司,或则用人单位解雇是有赔偿。
不满半年,半个月工资。
满一年一个月,以此类推。
希望能帮到你,有问题再问我。
❾ 劳动法问题
实习期与试用期区别很大
首先要明确,实习期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
实习以实务回操作能力培养答为主,实习单位可以支付适当劳动补贴
但不是工资性质,同时也不能要求缴纳所谓法定社保五险一金
同样也不存在辞职一说,根据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协议处理相关管理及费用
不能起诉解决,当然如果欠付约定的劳动补贴的,可以由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协调解决
❿ 2018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法定节假日不是劳动法规定的,而是由国务院下发文件规定的。
现行的全年法定节假日是11天: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拓展资料:
2018年法定节假日共有十一天。2018年法定节假日安排如下:元旦1天:元旦是1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星期一),12月30日至1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2日(星期二)正常上班,春节3天:春节是2月16日(星期五)。
根据规定春节法定放假时间是初一到初三,调休7天。2018年春节放假安排: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清明节1天:4月5日为法定节假日,星期四4月6日(星期五)4月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五一劳动节1天: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星期二),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28日(星期六)上班。端午节1天:6月18日为法定节假日(星期一),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共3天。
中秋节1天:9月24日为法定节假日(星期一),9月22日至9月24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3天:10月1日(星期一)、10月2日(星期二)、10月3日(星期三)为法定节假日,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9月29号(星期六)、9月30号(星期天)公休调至10月4号(星期四),10月5号(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