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薪的劳动法

薪的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0-12-19 20:01:18

劳动法中有没有对薪资调整应知会本人做规定

1、薪资调整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需要双方的协商同意,如专果是降低薪水,单位是要属负举证责任证明的,否则单位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2、如果是提高薪资,对劳动者来说是好事。在发生调薪后,自己对照自己的劳动合同,看看公司对自己的调薪是不是是否符合劳动合同中约定或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调薪条款

② 劳动法中什么人能上一薪

《劳动法》中没有对此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专、四十八条和《劳动属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和水平。

用人单位工资分配办法,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依法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不同,劳动者个人工资,应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参照当地同岗位工种工资水平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协商确定。

③ 劳动法中关于薪酬的规定 完整的。谢谢哦!!

劳动法中关于薪酬的规定如下:

  1.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2.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4.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5.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法(labour 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④ 关于劳动法规定的有薪假是怎样的规定法

法定节来假日、婚假、源丧假等法律规定的有薪假,用人单位是需要按正常出勤计发劳动者工资的。

法律依据:《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⑤ 劳动法有没有无薪放假规定

劳动法规来没有无薪放自假的规定。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放假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超过一个月的,应当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发放生活费。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劳部发〔1994〕489号
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⑥ 劳动法对三薪的规定是什么

就是法定节假日加班支付三倍工资。规定在《劳动法》的第44条,如下:
第四十四条有下内列情形之容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⑦ 劳动法事假扣薪标准

按劳动部《《关于试行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几项规定的意见》(劳动部中劳薪字1959第7号)文件规定,事假期间不发工资。实行月工资制的,事假期间应当扣发的工资,为月正常劳动时间工资/21.75天。

附:劳动部《关于试行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几项规定的意见》(劳动部中劳薪字1959第7号)

二、关于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1、企业中的工人,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不同,进行加班加点工作的时候,可以享受加班加点工资的待遇,因此,在一般事假期间,一律不发给工资。

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7)薪的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1] 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⑧ 十三薪是劳动法规定必须给的吗

不是的,劳动法对此没有规定,不给是不犯法的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还要为劳动者提供各项社会福利,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金,其中工伤、生育险由公司全额缴纳。对于十三薪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具体的分配方式和工资,是根据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特点自主确定的。

拓展资料

十三薪:即双薪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实行“双薪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后,个人因此而取得的“双薪”,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双薪制”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其雇员多发放一个月工资的形式。双薪制是一种奖励员工的形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12+1的方法,即到年底企业多发给员工一个月的工资。这种是以时间为衡量指标的,只要你做满了一年,就可以拿到双薪。还有一种方法是12+2。即当员工为公司服务了一整年,有多发2个月的薪水作为奖励。这种是非常灵活的做法,它一般有公司营业指标、客户指标和个人指标三方面来衡量。

⑨ 劳动法里面哪条规定了企业不能让职工放无薪假期

劳动法第四条就规定了这样的内容,不是直接规定的,而是作为原则规定的。意内义是明确的。

中华容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各地的工资支付条例中一般有解释性的规定,如江苏省的《工资支付条例》:
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歇业,在劳动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劳动者生活费。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热点内容
克拉玛依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17 21:35:31 浏览:447
道德之源 发布:2025-05-17 21:30:45 浏览:86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哪个老师讲的好 发布:2025-05-17 21:21:50 浏览:67
辩护律师电视剧 发布:2025-05-17 21:14:28 浏览:771
73条例 发布:2025-05-17 21:11:20 浏览:478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教育 发布:2025-05-17 21:06:16 浏览:761
最高院刑事诉讼法司法结社 发布:2025-05-17 21:00:24 浏览:645
结构初步设计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7 20:40:23 浏览:167
经济法专业考研最易的学校 发布:2025-05-17 20:37:51 浏览:607
成人本科可以考司法考试 发布:2025-05-17 20:36:28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