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溯及既往吗
❶ 刑法不能溯及既往我明白了,谢谢。但是刑事诉讼法是否溯及既往呢着实没有查到相关规定。
你看看《刑法》第12条、第88条规定“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逃避侦查审判的”、“应该立案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的限制”,“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再看《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参照赔偿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赔偿。”就明白了。(得有证书)
❷ 为什么民法没有溯及力,刑法追求从旧兼从轻原则
我国《立法法》第84条
明确规定了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司法原则,同时也作版出了法律不溯及既往的例外权规定,其法理基础在于,为了矫正法律体系中已经不合时宜的或者错误的规
范,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需对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进行例外规定。
这种例外包括补缺例外、持续性例外和从宽例外三种情形。补缺例外,是指在旧法没有规定而新法有规定的情形下,新法的规定弥补已有立法空白,使其所规范的法律行为有明确的规范依据,因此,尽管引起纠纷的行为或
者事件发生在新法公布之前,但由于法院不得以没有规定不予受理或者以无法律依据为由而拒绝裁判,又因为新法的规定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为规范当事人的法律
行为或者事件,应参照新法的规定进行裁判。持续性例外,是指引起纠纷的行为为持续性法律行为、且该法律行为持续至新法实施之后的,应适用新法的规
定。从宽例外,是指当新的法律规定认定某种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而旧法认定无效时,作为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一种例外,新法可以溯及既往。
个人认为,法的溯及力应当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溯及或不溯及,都要服务于公民权利的保护,服务于法治的完善。
❸ 法不溯及既往的概念
法律不能对生效前发生的行为、事件作出评判,就是说a法律生效前发生的纠纷只能适用当时生效的b法律,不能用以后生效的a法律。但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适用范围有很大限制,首先,原则上,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不适用此原则。一般是实体法(民法、刑法等)适用此原则。其次,我国实体法(民事法院及刑法在某些方面)也突破了“法不溯及既往”,具体看法律颁布时附则里写明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❹ 刑事诉讼法
全国2008年4月历年自考真题刑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
A.打击敌人 B.惩罚犯罪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2.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
A.组成 B.结构
C.内容 D.组成和结构
3.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从刑法理论上看比较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A.自然犯 B.行政犯
C.基本犯 D.国事犯
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A.犯罪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客观要件
6.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针对该犯罪的()
A.实行犯而言的 B.教唆犯而言的
C.帮助犯而言的 D.胁从犯而言的
7.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
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
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8.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 B.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 D.打击敌人与保护人民
9.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
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 B.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
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A.被判处管制的 B.被判处罚金的
C.被判处拘役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
11.参加恐怖组织后又杀人的,应定()
A.参加恐怖组织罪 B.故意杀人罪
C.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故意杀人罪中的重罪 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
1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方面()
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B.只能是直接故意
C.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1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不包括()
A.超过有效期的药 B.变质的药
C.被污染的药 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药
14.金融凭证诈骗罪中的“金融凭证”不包括()
A.支票 B.银行存单
C.委托收款凭证 D.汇款凭证
15.行为人为索取赌债而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非法拘禁罪 D.赌博罪
16.关于侮辱罪和诽谤罪,正确的说法是()
A.都可以采用暴力手段 B.都必须捏造事实
C.都要求情节特别严重 D.都是针对特定的人
17.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的对象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B.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C.遗弃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D.遗弃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18.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B.可以由证人构成
C.作伪证的目的是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D.可以由鉴定人构成
19.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属于()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军人违反职责罪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
20.招摇撞骗罪中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冒充()
A.警察 B.军人
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法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
E.刑罚与民愤相适应
22.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双重性
C.全面性 D.局限
......
......
❺ 刑诉法有没有溯及力
法律规定,法不溯及既往,只对法律颁布以后出现的问题有效。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在刑法中,新法颁布后对之前发生的刑事案件处理是依照“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❻ 刑诉法有没有溯及力
刑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❼ 刑事诉讼法有溯及力吗,刑事诉讼法溯及力是怎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刑事诉讼法》没有溯及力。
一般来说,一部法律文件是否具有溯及力,会在该法律文件的结尾处明确规定。如果没有规定,就没有溯及力。大多数法律文件,都是没有法律溯及力的。
❽ 共同犯罪中,前案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对后案是否有溯及力
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综上,前案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属于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对后案具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