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182条
① 刑事诉讼法182条讲的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三款:
1、是关于审判程序的规定,不清楚回是什么案情,更不能判答断判用什么刑罚。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② 《刑事诉讼法》 第182条 第183条
183条的规定:判决与裁抄定属于不同种的法律判断,判决多就实体问题作出裁判,故法律规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长于裁定,故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举例:如“判决宣告无罪”和“裁定终止审理”,裁定多就程序问题提出,在执行阶段也可以采用裁定对实体问题进行处理!
182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代人的两个5日(俗称“5+5”)是针对其抗诉申请权而言的,其申请的对象是检察院,而不是法院,抗诉本身在刑事诉讼中仅能由检察院向法院提出,请注意这里是三个主体,勿要混淆!
一句话概括吧:抗诉申请权的行使期限与抗诉的提出期限是两码事!!!
对于您补充的提问,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被害人及其法代人仅能就判决提出抗诉申请,至于裁定则按照一般规定(即183条)处理!
③ 刑事诉讼法182条
首先,楼主要明白什么是抗诉权。抗诉权的主体是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本法条说明我国的抗诉权是属于人民检察院,对错误的判决或者是裁定都是有权利主动的去提出抗诉的
其次,刑诉法182条,个人认为是181条的继续,是对检察院抗诉权的补充,在被动的情况下发动的,是由被害人提出的,在一审中,检察院是代表公诉方的,维护的被害人的利益,如果在一审中有裁定有错误,自然启动的是181条,检察院自身的抗诉权,无需被害人提出的,而182条是针对被害人对一审的判决是否认可,然后请求(注意是请求,被害人本身是没有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启动其自身的抗诉权的权利。
我也是去理解了下,互相进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三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第三款是关于人民法院通知开庭的程序方面的规定,根据该款规定,法院在确定开庭时间后,应提前三天通知相关诉讼当事人;如果是公开开庭的,还应提前三天进行开庭公告。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批三款的具体条文内容为: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三款的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专当确定属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该一百八十二条共有四款,每一自然段分别为一款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三款是什么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182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专一审的判决的属,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⑦ 是《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的规定吗咋感觉这是胡说八道呀
是的,不是胡说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法182条第一款
第一百八抄十二条人民法院决袭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