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知识图表
Ⅰ 行政法相关知识
应为A
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处罚具体是由某区工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根据《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答》
"第十五条 对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机关、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
....."
之规定某区工商局为被申请人(某区工商局属于该条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主要是关于各级人民政府的)
Ⅱ 行政法学的行政法常识
概念: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规范、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的理念、价值、原则以及行政法产生发展历史规律的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
行政法是宪法统领下的三大部门法之一。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作用:
(1)为行政立法提供立法理念、立法价值观与立法基本原则。A、行政法学关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观念,可帮助摆正行政立法重心;B、行政法学研究可在一定范围填补行政立法空白;C、行政法学界的某些评论,往往是某一行政立法制定、修改的前奏。
(2)为行政执法提供统一的法律规范,为行政执法活动的有序进行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法律实施中,对法学术语、同一规范有不同的解释,往往会造成行政执法不统一的结果,行政法学对行政规范的阐释,科学界定行政规范的含义,有利于执法统一。
(3)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抵制违法行政提供理论依据和法律保障。“徒法不足以自行”,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可以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最大限度的保护相对人权益。
(4)为行政审判和对行政权实施严格的司法监督、司法救济提供法律准则和学理上的支持。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行政法学研究成果可以为执法提供学理上的、大家公认的准则,对处理疑难案件作用不可低估。 渊源:即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解释,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
特点: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3、行政法规范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易变性;
4、行政法渊源、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
5、行政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交织在一起。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往往同时在一个法规中出现。
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
概念: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要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它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政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公职人员在处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务时应予以回避。2)、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3)、做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内涵:(1)职权法定,授权行政;(2)于法有据,越权无效;(3)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必须在法律授权和委托的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这里所讲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
辨析: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只能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职权,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
2、行政合理性原则
概念: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凡法律没有详细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处理具体事件时,可以根据其合理的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但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精神和公平正义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行政合理性原则也正是基于自由裁量权而产生的。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范明示或默示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决定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法律虽然赋予行政机关以自由裁量权,但为了防止这一权力的滥用,法律同时必须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内涵:(1)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行政权力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公平、适度、具有可行性;(4)违反合理性原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立法: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行政立法具有立法的性质,是一种从属性立法行为,又具有行政的性质,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分类: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Ⅲ 请用行政法的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急急急,求大神帮助啊~
你是哪个班的?我已经告诉你们辅导员罗志光了。
Ⅳ 请结合有关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分析以下案例。
本题涉及的行政法律原则主要是信赖保护原则,即政府有义务保证自内己抽象行政行容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公信力,如果行政相对人基于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作为,而因为政府行政行为的变更导致其可预期利益受到损害,政府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题中提到的是政府许以奖励的许诺而又不兑现的现象,是典型的损害政府公信力的行为。对此,小杨等三人可以向该市政府提出复议申请,或者向其上级机关——省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如果复议不奏效,则可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Ⅳ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一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一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特征、行政法的渊源、中国行政法的历史与理论基础嬗变、行政法的法律原则。
Ⅵ 关于行政法方面的知识,请指点一下
行政征收就是行政主体没收你的所有权,
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没收你的使用权,但保留内你的所有权。
行政没收容是行政处罚中的具体措施。
行政征购是行政主体因为自身的需要,与商家签订的民事意义上的政府采购合同。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有一定的强制力。你说的是行政强制执行吗?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有一定的强制力。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暂扣啊,冻结财产啊,为了保证行政执行的顺利,为了防止相对人转移财产而采取的保障手段,方式。
Ⅶ 行政法知识
具体违反的是派出所,为什么不
Ⅷ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六章的知识点有哪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门课程第六章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行政争议法的一般原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内容、行政复议制度的比较视角、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困境与发展。
Ⅸ 行政法该如何学习
(一) 首先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在这里面包含的重要知识点有:
1、行政主体,区分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主体、公务员的概念,分清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的区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
2、行政行为,了解行政行为的几种分类,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与羁束行政行为,应申请的行政行为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及特殊行政行为中的行政终局裁决行为、国家行为,其中,最主要的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在抽象行政行为中涉及到行政立法,了解行政立法的几种分类,掌握区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各自的制定范围权限、效力等级,在具体行政行为中涉及到行政处理行为和行政处罚及行政合同,其中行政处理行为具体包含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裁决,在行政处罚中着重理解一事不再罚的原则,重点掌握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处罚程序、处罚的适用、管辖。
(二)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对行政行为不服的救济措施:
1、行政复议,应掌握复议的适用范围及排除范围,管辖,主体,重点掌握特殊管辖及复议中被申请人的确定,申请复议的期限,复议的审理及审理的特殊规则,在审理中可以审查的3种规定及相对人要求附带解决行政机关的侵权事宜,另外应掌握复议过程中的不停止执行规则及证据规则,最后了解复议的决定,如:维持、撤销、履行、变更、确认,
2、行政诉讼,诉讼的适用范围,重点记忆几中排除适用的行为,如:国家行为、刑事司法行为、行政终局裁决行为等;管辖,重点掌握特殊管辖如:经复议的管辖、不动产的管辖、限制人身自由的管辖等;诉讼参加人的规定,针对原告的确定应参照《行政诉讼解释的若干规定》,对于被告的确定应掌握几种特殊的规定,如:行政机关组建机构的被告的确定、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被告的确定等,在诉讼程序中应结合民诉进行比较记忆,找出其特殊的规定,在执行程序中应区分诉讼的执行和非诉讼的执行。
(三) 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权的赔偿问题即国家赔偿,包含三部分:
1、行政赔偿,2、刑事赔偿,3、诉讼损害赔偿,掌握其赔偿的范围及赔偿主体的确定,区分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的程序,如:行政赔偿中的先行处理程序、刑事赔偿的处理前置程序等。了解赔偿的方式和标准。
从以上要点来看,其实行政法并不难学,只要我们从中理出头绪,了解行政法的框架,然后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填充, 从而做到胸有成竹。
Ⅹ 列举几个有关行政法的内容
关于行政法的内容,关于行政法的内容,你直接买一本行政法它上面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