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第25条
1. 行政诉讼法第25条中的厉害关系人怎么理解
行政行为影响到的相关人,比如具体行政行为损害了其利益、增加了其义务的,在行政诉讼法解释(2000)8号里面说到了
2. 行政诉讼法2017修订的内容有哪些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做了修改。
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具体修正内容如下:
第二十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资料:
行政诉讼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以后的产物。现代国家的行政法,同刑法、民法不同,大多数国家的许多行政法律文件中,都既规定了实体法规范,又同时规定了相应的程序法规范。而在刑法领域和民法领域中,实体法同程序法已基本分开,形成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民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
中国行政诉讼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法典中比较集中地规定的一些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和分散规定在其他许多法律、法规中的行政诉讼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部重要的基本法律。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3. 拘留和拘役的区别是什么
3、适用的机关、法律依据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法庭适用,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则由警方或检方适用。依据的法律不同,拘役的适用以刑法为依据;刑事拘留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和逮捕拘留条例为依据;行政拘留的适用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依据;民事拘留的适用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
4、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刑事拘留的期限最多延长至30日;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民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4. 行政诉讼被告可以是
B不作为行政诉讼对来象,源这个是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没有为什么。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更多公考资讯请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网http://www.ahrcw.com
5. 未婚生子女方可以给孩子上户口吗需要哪些手续
未婚生子,女方是可以给孩子上户口。
《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所以非婚生的孩子同样可以上户口。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2. 办理手续:在当地的街道和村委会开证明然后在出生医院开出生证明,再去派出所上户口。
3. 而在非婚生子女上户口的问题上,具体解决方法各地方各有不同。有部分地区,非婚生子女上户 口时除了出身证明以外,需要进行身份公证。在公证处取得身份公正后再去户口所在地上户口。
4. 在需要生育证的地区,父母要先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计生办缴纳一定数额的社会抚养费(计划 外生育罚款)、落实计划生育措施;之后才可以凭计生部门开出的证明到公安机关上户口。
5.《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 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 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 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5)行政诉讼法第25条扩展阅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第二条第一点:
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6. 共同被告的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版公民、法权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这是对行政诉讼参与人身上的确定
7. 什么叫仲裁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需要双方自愿,是一种特殊调解,是自愿型公断。
仲裁机构是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双方民事争议,作出仲裁裁决的机构。分为国内仲裁机构和国际仲裁机构,国际仲裁机构又分为全国性的仲裁机构和国际性或地域性的仲裁机构。
8. 监狱、拘留所和看守所有什么区别
1、职能不同:
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管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拘留所,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将特定的人短时间拘禁留置的场所。拘禁的人犯包括:被刑事拘留的人。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依法限制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防止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避侦査、审判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
监狱的职能是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2、性质界定不同:
拘留所羁押的是受行政拘留处罚的人,所以拘留所是国家行政羁押机关;而看守所羁押的是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及余刑在一年以下的已决犯,所以看守所具有刑事羁押机关的性质。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犯罪,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3、羁押对象不同:
拘留所羁押的对象是治安拘留的人以及法院决定司法拘留的人;看守所羁押的对象是依法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余刑在一年以下的已决犯;监狱则羁押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8)行政诉讼法第25条扩展阅读:
一、看守所的管理:
看守所以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置,由本级公安机关管辖。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安全厅(局)根据需要,可以设置看守所。铁道、交通、林业、民航等系统相当于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可以设置看守所。
看守所对犯罪嫌疑人的武装警戒和押解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下简称武警)担任。看守所对执行任务的武警实行业务指导。看守所的监管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二、各时期饿监狱:
1、封建制国家监狱:刑罚观念及刑罚执行以威吓为目的的,监狱制度和监狱管理残酷、黑暗。
2、资本主义国家监狱:前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监狱目的的以报应为目的,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刑罚理论的发展,逐渐转变为以矫正和教育为目的的。
3、社会主义国家监狱:是以把犯罪的公民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为目的。
4、在资本主义国家监狱后期,监狱逐渐向罪行法定、罪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化靠拢。
我国当前的监狱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监狱体制,贯彻的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特点。
9.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二项第一款的规定
修改后的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内律另有规定的容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修改前的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10.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这个“相对人”是指哪个
指的是执法对象。或者说是处罚对象。